Browsing by Author "劉育欣"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公益創投模式建構之研究(2015) 劉育欣; Liu, Yu-Hsin研究目的 公益創投的浮現與蓬勃發展,為社會企業開啟創價契機。公益創投歷經十餘年的發展,從美國擴散到歐陸和亞洲,各國政策從補助走向投資,策略從捐贈到創業,主題從非營利組織到社會企業,至今依然欠缺明確模式。基於此,本研究旨在建構公益創投模式,研究目的有三項:首先,本研究希望透過檢視公益創投浮現、發展趨力到各國現況,完整梳理整體發展軌跡;其次,本研究將從所有權觀點出發,探討社會企業組織型態和雙重底線目標,以及公益創投的運作與治理,分析公益創投策略;第三,具體建構公益創投模式,除給予公益創投學理定位,開拓具前瞻性研究領域,也盼藉此提供政策制定者和實務單位參考。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與德惠法為主要研究方法。深度訪談分成二階段進行,共計17位受訪者,第一階段計訪談7位,受訪者以曾接受政府補助社會企業為主,第二階段則訪談公益創投與社會實務工作者,以及重要部會主官員。德惠法共進行二回合往返調查,研究工具係以文獻和訪談結果為基礎,依組織型態和雙重底線目標設計而成,專家小組成員計17位,背景為公益創投和社會企業實務工作者。 研究發現 整體言之,公益創投在社會與經濟光譜兩端游移,而政策尚缺乏定位,社會企業和公益創投對彼此的認知存在落差,雖不免增加合作的成本,卻也顯現台灣公益創投仍有多元發展空間。在目標與策略方面,公益創投對公司型社會企業投資策略著重於市場開發,而非營利組織型社會企業則重視個別發展需求。在企業治理方面,組織型態差異可能增加投資成本,可設立責信機制有效監督,董理事會則應保持多元與參與的態度,融合不同專業人才。本研究提出四項公益創投原則,分別是:1.責信是公益創投和社會企業平衡的理性選擇;2.不同組織型態的合作可能增加成本;3.公益創投的介入關係著成本考量;4.合適的制度設計可望降低資訊與認知風險。在公益創投原則基礎上,本研究建構四種公益創投模式,分別是準創投型、影響力投資型、使命投資型和能力建構型。Item 台灣社區大學文憑制度規劃研究(2009) 劉育欣社區大學的成立,無異為台灣終身學習社會注入新的活力。社區大學打破一般大眾對高等教育的看法,強調知識的解放與公民社會的催生。社區大學的成立即將邁入第九年,在這九年中,社區大學的經營與發展並非順暢無阻,社區大學創立之初衷即是為了解放高等教育,然而社區大學並無獨立之法源依據,僅能依附在終身學習法裡,使各社區大學因缺乏完整規範,造成文憑制度上面有許多分歧,雖然目前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辦法已實施,但詳細觀之仍有不足之處。 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大學文憑規劃方式,首先探討社區大學運作機制與困境,並歸納國內外類似機構,分析各項機構之特點。其次根據文獻探討結果設計問卷,以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社大學員、社大教師與社大行政人員為研究對象,進行實地調查,經分析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如下,最後提出一般大專院校與社區大學合作芻議。 一、結論 (一)社大授予正式學分證書與結業證書有其必要性。 (二)社大學位授予有其必要性。 (三)社大若要授予學位,課程、師資與法制層面均須有所改變。 二、建議 (一)政府部門 1.社區大學法源依據不足。 2.師資與課程問題需解決。 3.學位授予有其必要性,若社大最終無法實行授予的可能性,應建立大學歷認證方法或其他替代方案。 二、社大部分 1.社區大學學位授予須有更完整配套措施,應在課程規劃與師資結構方面有所規劃。 2.重新定位社區大學角色。Item 社會企業政策支持系統之初探(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2013-09-01) 鄭勝分; 劉育欣Item 社會企業與弱勢就業--策略與挑戰(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2012-12-01) 鄭勝分; 劉育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