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吳國誠"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兒童自我調整的發展與身體活動效應:動作模仿的表現與學習(2008) 吳國誠; Wu Kuo Cheng本研究探討發展階段與高低身體活動量兒童在動作模仿中,動作表現、學習與自我調整策略的差異。以立意取樣選取9歲與12歲組共122名學童依身體活動量分為高、低身體活動量組,各取12名合計48名,進行模仿手語工作,模仿過程全程錄影,並於24小時後進行保留測驗,並以系統觀察法因素分析手段分析影片資料。高、低身體活動量兒童在手語動作能力、自我調整策略及動作能力保留測驗上分別以2 (年齡) × 2 (身體活動) 單變項變異數分析 (ANOVA)、2 (年齡) × 2 (身體活動)多變項變異數分析 (MANOVA),及獨立樣本t考驗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 12歲者在手語動作表現 ( p< .05, η2 = .15) 及保留測驗 ( p < .05, η2 = .13) 上顯著高於9歲者,(二) 高身體活動量者在手語動作表現 ( p < .05, η2 = .09) 及保留測驗 ( p < .05, η2 = .02) 上顯著高於低身體活動量者,(三) 在低身體活動量中9歲的自我調整組合策略顯著高於12歲組 (Wilk’s λ = .72, p < .05) ; 在12歲組中高身體活動量者的自我調整組合策略顯著高於低身體活動量者 (Wilk’s λ = .61, p < .05),(四)9歲組兒童在觀察階段中自我調整策略顯著高於12歲組兒童 (Wilk’s λ = .61, p < .05,η2 = .15); 高身體活動量者在觀察階段中自我調整策略顯著高於低身體活動量者 (Wilk’s λ = .67, p < .05,η2 = .32),與(五)發展階段與身體活動量在非觀察階段的自我調整無顯著差異。結論為 (一) 自我調整策略受發展與身體活動影響,(二) 12歲組兒童在模仿手語工作上有較佳的動作表現,(三) 12歲組兒童在模仿手語工作上有較佳的動作學習,(四)高身體活動量兒童在模仿手語工作上有較佳的動作表現,與(五) 高低身體活動量兒童在模仿手語工作的動作學習上沒有差異。Item 自我調整在兒童動作模仿中的角色(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8-12-01) 吳國誠; 卓俊伶; 楊梓楣動作模仿是有效獲得動作技能的方式之一,爲讓兒童有適應工作能力及產生動作持久性的改變,模仿中的自我調整是重要的影響要素。自我調整在兒童學習動作技能時,因發展程度與個別差異的不同,其模仿的歷程與結果皆會有所差異,因此,兒童在不同發展階段及個別差異下獲得動作技能的內在歷程,是值得被探討的議題。本文根據過去觀察學習的文獻,探討動作模仿中自我調整的文獻發現在發展效應、動作技能水準以及自我調整訓練是兒童獲得動作技能的影響要素,最後,提出教學策略提供動作教育者在體育教學時之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