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吳彥明"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嘉義縣地方派系的空間特性(2002-2009)(2016) 吳彥明; Wu, Yang-Ming地方派系一直以來在臺灣政治發展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長期以來,媒體報導常將地方派系塑造成以金錢與暴力介入選舉的形象,而許多研究也發現,地方派系擁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因此對於地方選舉具關鍵性的影響。誠然臺灣在歷經都市化、經濟發展與教育水平提升的情況下,選民的政黨取向、候選人取向、政見取向將逐漸成為選票的重要因素,但是在派系意識強烈的地區,地方派系對於選舉仍有很大的影響力。 以嘉義縣來看,地方派系長期以來就是主宰地方政治的一股勢力。自第五屆議會會長選舉(1961)和第六屆縣長(1968)選舉之後,黃、林兩派各擁其主對立,並在全縣18鄉鎮展開全面性的派系競爭。派系的鬥爭主要目的在於獲得地方執政權以及政治資源,所以縣長與縣議員選舉對於派系來說至關重要。縣長選舉從黃派李雅景開始(1993-2001)至林派陳明文投身民進黨並連任兩屆縣長(2001-2009),在這段期間派系勢力產生急劇的變化,林派與民進黨結盟的運作模式成功扭轉長期以來黃派執地方牛耳之勢,派系之間的對立似也轉為政黨的競爭。 但是實際上,因政治利益與民進黨結合的林派與企圖浴火重生的黃派,其背後所展現出的動員能力與社會基礎,是否已轉變為政黨意識?而縣長與縣議員選舉所表現出的空間分布其差異與特色為何?地方派系勢力影響的原因何在?更重要的是,地方派系的空間型態是否反映臺灣選民社會網絡的結構? 本文試圖透過嘉義縣地方派系的優佔區,以縣議員選舉為區域尺度,三屆的時間尺度,分析嘉義縣地方派系的空間特性。社會網絡是決定地方派系勢力的重要因素,其中,農、漁會的角色尤其重要。地方派系動員選票時,候選人本身的鄰友效應圈現象則體現地理學中的人地互動與人人互動。 關鍵字:地方派系、鄰友效應圈、買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