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伯宇"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南投九九峰礫岩惡地集水區凹曲率興地勢特徵一谷系密度關係之探討(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2004-10-??) 張伯宇; Chang , Po-Yu本文藉由集水區凹曲率與地勢特徵一谷系密度相關性的分析,評估地表逕流侵蝕作用在南投九九峰礫岩惡地地貌發育過程中的相對重要性。分析結果顯示,研究區內的集水區凹曲率偏低,地勢特徵與谷系密度間缺乏高度的相關性,均未能指出研究區內整體谷系的形成是受到地表逕流侵蝕作用的強烈影響。野外調查發現,研究區中段谷系密度較高之地區,其岩層結構有利於滲流侵蝕作用的進行,而此處也有較多的邊坡水平曲折率較大,且雨後礫岩自由面上出現滲流現象,這似表示滲流侵蝕作用是影響研究區內集水區谷系密度差異的主因。Item 山坡地潛在崩山災害區之空間區劃一以臺北縣樹林市為例(國立僑生大學先修班, 2000-07-??) 張伯宇; Po-Yu Chang本文將崩落、滑動、流動等三類移動速度快速,發生時,發生區及影響區內之民眾多難以充分地採取適切應變措施,災害衝擊性較大的崩山類型列為調查範疇。根據此三類崩山形成所需具備之地形、地質條件,建立發生地點的評估架構,並以臺北縣樹林市西北部山坡地為調查區域,進行該區潛在崩山災害地點的空間區劃。分析結果顯示,崩落型與滑動型潛在崩山災害之邊坡集中分佈在山塊的東南翼地區;而土石流潛在發生區的空間分佈,主要受到可能發生弧型滑動之厚層煤渣堆與崩積土層的堆積地點所影響,以東向坡區、東南翼的東和及橫坑區、大高坑及中坑區三者的頻率較高。Item 臺南陳德聚堂「翰藻生華」匾內容考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16-06-??) 張伯宇; 蔡米虹; Chang, Po-yu; Tsai, Mi-hung懸掛於臺南陳德聚堂的「翰藻生華」匾據傳為康熙朝晚年之物,然觀其款識內容卻發現存有訛誤或未能相互符應的問題。本文使用族譜、傳記、地方志書、古碑匾等史料與相關研究文獻,透過對關係人生平經歷、匾額款識形制、清代考試與職官制度、陳德聚堂沿革等面向的梳理,檢視今日該匾內容所呈現或衍生的若干問題,並嘗試進行考辨。結果顯示,下大埕霞藔陳氏九世裔孫陳焜於康熙五十四年由附生捐貲取得例貢生銜的史證較強,「翰藻生華」匾極可能緣自陳焜取得貢生身分前,在康熙四十九年至五十二年間中式生員,臺廈道陳璸為其所立,故陳德聚堂於康熙三十二年因陳焜中式而重修之說有待商榷。該匾的款識錯誤至遲出現於日治後期,上款臺灣廈門道冠銜之訛,乃係將乾隆五十三年後臺灣道員加授「按察使」銜的例制錯置於康熙朝;而議敘之異,可能誤仿自他處碑匾;下款癸酉年中貢之說,除家譜記載陳焜的貢生類別未符實外,當是日治昭和八年癸酉歲次陳德聚堂整修完竣,匾額尾款加落重修時間,受到陳焜得中功名與重修宗祠間關連密切的流傳說法影響,以致昭和八年至十五年的某次匾額修繕將之誤植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