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欽賢"
Now showing 1 - 2 of 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煉金術:論象徵概念與創作意識之源(2013) 張欽賢; CHANG Chin-Hsien中煉金術是註記人類探索自我意識與物質世界的廣袤史觀。它是宗教神話思想,以及個人洞察自身認知根源的集合體。煉金術統合物質形式的象徵意識以及精神心靈的昇華幻化,並將之轉變成思想與技藝之間的關鍵聯繫。藝術家藉此以助於學習外在與內在、題材與創作活性的整合,使繪畫與其它視覺藝術如同煉金術一般,成為聯接物質與心理世界的範例。回顧典籍所載,古人所言之藝術與藝術家,亦與煉金術士一般,充滿了神秘難解之奇幻異數,而非今日所使用詞彙之實質意含。 本篇研究要旨在於探索煉金術思想脈絡以及其象徵系統,各篇皆以傳統象徵系統引導創作之源,論述象徵體系之中,煉金術為之詮釋作為創造者的終極創生,指引創作者所需之超越智慧的自然共感,與追尋超越物質與精神世界的開放思想,以及深刻的創作情緒。本篇論文亦以此尋思古代習藝者以及現代心理與美學理論,研究存於內心的信仰與創作程序以何種圖面形式再現虛無的想像。以象徵系統,作為探究抽象概念轉化為繪畫創作因素之工具與潛意識攫取想像的能力。Item 表象與實體--人體結構與隱喻之研究(2002) 張欽賢; H121046004摘要 關鍵字詞---人體藝術,人體結構,形式隱喻, 在繪畫的主題中,人體最能呈現原慾與隱喻所形成的分裂現象。這表示人體美感除實體的結構之外,還包含文化結構,由時代風格思潮引動的美學觀念直接對應人體的審視態度。談論人體形式所使用的語句是文明特質映射在個人感知的倒影。當形式的概念真正的進入畫面而成為與實體的溝通介質,人體繪畫的真實意義才能成為創作及審視的基礎。 隱喻的作用在於由特殊的直觀方式了解這個世界的存有形式,由非語言文字符號傳輸非語言文字符號能表達的概念。其形式的轉換是表象和實體的轉換,思考區塊與區塊的轉換,隱喻是跳接這些轉換的接線者。卡西勒說:「諸如但丁或哥德、莫札特、或巴赫、倫勃朗或米開朗基羅這樣的藝術家,為我們提供了它們各自對自然和人生的直觀和解釋。但這種直觀和解釋總是意味著一種轉換,即是說,一種實質性變化,生活和自然不再表現為它們的經驗或物質形態。它們不再 是不透明的、不可入的事實,而是注入形繪畫材質和繪畫手法創造出的畫面結構呈現的實質效果,並非短時間的審視能理解其思想內涵。某種簡化了的形式往往成為結構認知的矛盾障礙,反之複雜的形式亦成為結構認知的隔閡。表象的認知形成了人對物質的主觀概念,但並不表示形式的結構必然為我們所認識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