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張麗春"
Now showing 1 - 13 of 1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健康促進學校教職員---社區夥伴關係之增能影響因素研究(2008-10-05) 劉潔心; 張麗春; 林姿伶; 王如鳳Item 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員工充能對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心理充能為中介變項(2006-09-02) 張麗春; 劉潔心; 李怡娟; 晏涵文; 廖靜宜; 林欣怡Item 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員工充能對社區導向照護能力影響之研究(臺北市 : 臺灣護理學會, 2008-03-01) 張麗春; 劉潔心; 晏涵文; 陳敏麗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討公共衛生護理人員員工充能與社區照護能力的現況,並進一步分析員工充能對社區照護能力之影響。採橫斷式研究,利用郵寄問卷方式,收集北部6個縣市轄內之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之員工充能與社區照護能力等資料。共郵寄670份問卷,回收576份問卷,回收率為85.9%。研究對象以公衛護士為多,員工充能對於社區照護能力的預測力達32-34%,預測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之社區照護能力之因子包括:心理充能之自我效能、自主、影響、組織充能之機會與資源。其中組織充能與心理充能之自主向度同時存在時,自主向度對於社區照護能力呈現負向影響。建議可藉由提升員工充能增進公共衛生護理人員之社區照護能力,在組織充能提升時,必須注意心理充能的自主感受,以避免對社區照護能力有反向影響。本研究之結果有助於未來設計社區照護教育訓練之參考。Item 台灣北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成員態度與能力之影響因素探討(National Taipei College of Nursing, 2005-10-01) 劉潔心; 張麗春; 楊智琳; 林怡君; 陳嘉玲本研究之目的在探討國內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成員態度與能力(包含成員滿意度、成員參與度及成員增長能力)之相關因素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以北部地區41家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成員為母群體,利用系統分層隨機抽樣法,最後取20家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成員為樣本,進行結構式問卷調查,共發出565份問卷,回收358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3.4%,α=0.5,power皆大於0.8以上。 研究結果發現:1.目前台灣健康營造中心的成員是以女性,且為41-50歲的年齡層為多,社區營造中心成員呈現持續在增加的趨勢,而年齡愈大、教育程度越低、沒有正式工作及有在營造中心擔任職務的人能具有較佳的成員態度與能力;2.「成員滿意度」與運作型態中的「領導型態」、「溝通型態」、「社區參與助力」、「成員投入時間」成正相關,而與「社區參與阻力」呈現負相關,與組織結構中的「組織行政運作」、「組織氣氛」成正相關;其中「組織氣氛」、「社區參與助力」「社區參與阻力」能有效預測成員滿意度,且以「組織氣氛」為最重要的預測變項;3.「成員參與」與運作型態中的「領導型態」、「溝通型態」、「成員投入時間」成正相關,與組織結構中的「組織行政運作」、「組織氣氛」成正相關,而「組織氣氛」、「成員投入時間」、「組織行政運作」「社區參與阻力」能有效預測成員參與;4.「成員增長能力」方面,運作型態中的「領導型態」、「社區參與助力」、「成員投入時間」成正相關,而與「社區參與阻力」呈現負相關,與組織結構中的「組織行政運作」、「組織氣氛」成正相關,而「組織氣氛」、「社區參與助力」能有效預測「成員增長能力」,其中以「組織氣氛」解釋力最大。 良好的組織氣氛之經營及培養是首要考量的重要因素,而提升成員參與的助力,並降低成員參與的阻力同時能增加成員投入的時間,有更助於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永續經營。Item 台灣地區健康促進學校教職員充能和學校與社區夥伴關係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2010-12-01) 劉潔心; 晏涵文; 張麗春Item 基層醫療保健人員充能教育模組之發展與成效評價(2006-09-30) 劉潔心; 李怡娟; 晏涵文; 張麗春; 廖靜宜; 林欣怡Item 基層醫療保健人員心理充能、組織充能對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影響之探討(臺北市 : 臺灣護理學會, 2006-03-01) 劉潔心; 張麗春; 李怡娟; 廖靜宜; 林欣怡本研究採橫斷性調查研究法,目的在探討基層醫療保健人員之組織充能、心理充能對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之影響。以結構式研究工具,採郵寄問卷方式,針對台灣北部共計6個縣市轄內753位基層醫療保健人員進行調查,共得644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5.52%。研究結果發現,基層醫療保健人員之心理充能、組織充能、組織承諾、工作滿意度屬於中上程度。以逐步迴歸分析結果得知,組織充能與心理充能顯著預測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解釋變異量分別為39.7%與37.4%。「支持」次量表為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之重要預測變項,解釋變異量達30-31%。心理充能中工作意義、自主與影響等次量表亦為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之顯著預測變項。建議縣市衛生局可參考此研究結果,針對基層醫療保健人員以及其主管設計充能教育課程,以提升充能感受。Item 基層醫療保健人員心理充能、組織充能對組織承諾及工作滿意度影響之探討(2005-10-22) 劉潔心; 張麗春; 李怡娟; 廖靜宜; 林欣怡Item 學校教職員或學校組織成員建立社區夥伴關係之增能介入研究(2009-12-06) 劉潔心; 張麗春; 牛玉珍; 晏涵文; 林詠臻; 王佳雯背景:健康促進學校主旨是希望藉由學校帶給 個人、家庭及社區健康。要達到健康促進學校計畫 的永續性,學校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要重要步驟, 充能正是夥伴關係的重要策略。本研究即是針對學 校教職員設計學校-社區夥伴關係教育模組並評價期 成效。 方法:本研究採不對等實驗組與控制組之類實 驗性設計,立意選取新竹市各一所學校為實驗組與 對照組。實驗組依據行為科學之跨討論階段模式及 社區充能理論設計學校與社區人員社區充能行動力 之教育模組,含 週的增能課程與2次「行動方案計 畫」工作坊,為期 個月,對照組則未給予任何教育 課程,兩組於介入前、介入當週與介入後一個月進 行問卷調查及訪談,以評價充能導向課程與行動計 畫,在社區意識、社區充能、夥伴關係與充能行動 力的成效。 結果:重覆測量變異數分析(repeat measure ANOVA)發現,社區意識後測雖高於前測,後後測亦 高於後測,僅後後測高於後測達顯著差異,顯示教 育模組介入一個月後,社區意識明顯提升,而夥伴 關係、社區充能行為雖有提升但未達統計上差異。結論:增能需長時間產生效益,但第一線教師 能受訓時間有限,建議未來在推動時可採以種子教 師的培訓方式,再讓他們回到教學現場進行行動方 案,透過長時間在教學現場的共同增能,來循序漸 進達到學校與社區建立夥伴關係的目的。Item 社區健康營造之成效評價研究─以建構「社區組織結盟」成效為例(2004-12-25) 劉潔心; 張麗春; 楊智琳; 林怡君; 陳嘉玲Item 社區健康營造之成效評價研究─以建構「社區組織結盟」成效為例(2004-11-20) 劉潔心; 張麗春; 楊智琳; 林怡君; 陳嘉玲Item 社區組織之組織連結及擴大組織結盟相關因素探討─以北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為例(2004-10-24) 劉潔心; 張麗春; 楊智琳; 林怡君; 陳嘉玲Item 社區組織間連結及組織結盟之相關因素探討-以北區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為例(臺北市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 衛生教育研究所, 2005-12-01) 劉潔心; 張麗春; 楊智琳; 林怡君; 陳嘉玲本研究冒的是透過社區營造的運作過程、組織結構、成員態度來瞭解與組織連結與組織結盟間的關係,除了瞭解目前臺灣地區社區的營運狀況,並更深入探討影響國內社區組織之組織連結與擴大組織結盟的重要影響因素。本研究採橫斷式調查法,研究對象的選取,以北部地區41家社區健康營造中心的成員為母群體,運用深度訪談、再以系統分層隨機抽樣法,最後取20家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成員為樣本,進行結構式問卷調查,共發出565份問卷,回收358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為63.4%。 研究結果發現:1.在運作過程的因素方面,「溝通型態」與「社區參與助力」與「組織連結與組織結盟」成正相關。2.在「組織結構」的因素方面,「組織行政運作」與「組織連結程度」、「擴大組織結盟」均成正相關。3.分析「社區組織連結」的重要預測因子,發現「組織行政運作」、「成員滿意度」、「組織氣氛」、「成知識與技能」能有效預測組織連結,其共同解釋力為91%,其中又以「組織行政運作」的解釋力為最高,達13%。4.分析「社區組織結盟」的重要預測因子,發現「組織行政運作」、「成員滿意度、「組織氣氧」、「成員知識與技能」能力效預測組織結盟,其共同解釋力為16%,其中又以「組織行政運作」的解釋力為最高,達12%。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以作為未來衛生機關及相關單位,推動社區組織連結及擴大組織結盟實務時的參考:1.強化社區組織行政運作功能,以促進社區資源整合;2.強化營造中心的組織分工,並促進營造中心職位功能發揮;3.改善組織內溝通方式;4.適當成員投入時間,營造良好組織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