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彭佳偉"
Now showing 1 - 7 of 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中港溪河口地形不同時距的變動特性(2003) 彭佳偉河口位處海陸交界,潮汐、風浪與逕流等營力在此競逐,敏感的河口形態在不同時距具有不同的變動特性。本研究選擇台灣西北部潮汐主導型的沙質河口—中港溪河口為研究區域,藉由實地測量並配合研究期間各項營力資料的方式,分析突發事件前後和短期年內時距的河口地形變動特性,後者分別針對日內、月內與月間等時距加以探討;同時,利用地圖與歷年營力比對的途徑,釐清長期時距的河口地形變動特性。綜合研究成果,有以下幾點結論。 1) 潮汐主導型河口在突發事件期間,逕流營力會暫時主控河口地形的動態機制;而本研究的三個颱風個案皆顯示,右岸侵蝕、左岸堆積,且整體灘沙流失量超過增加量的特性。2) 日內的垂直堆沙變動具有時空差異,以冬季、臨海側灘沙堆積的效率最高;水平變動主要與兩岸的灘面形態有關,漲、落潮流在左岸灘面上的作用力最強。3) 月內變動具有大潮堆沙超過小潮的特性,但冬季沿岸漂沙量的增加造成大、小潮的前後時序在右岸成為地形變動的關鍵。4) 由於冬季沿岸漂沙與夏季逕流營力的干擾,潮汐在月間地形變動的影響力降低;冬季堆積作用旺盛,一年之內可回復30%的堆沙,夏季的降雨事件則造成5月至10月間地形波動的現象。5) 長期時距以堆積、向外擴張為主,近30年來尤其明顯,但右岸河口沙洲仍存有侵蝕和堆積互現的變動特性;沙洲受洪水沖毀的界檻值為300公釐單日降雨量及500CMS日逕流量,回復週期約3-4年。 在一個潮汐主導的環境裡,中港溪河口地形的變動特性與人為活動的因子關係甚微,潮汐起沙、堆積的過程持續進行,風浪、逕流營力與沿岸漂沙間侵、淤作用的強弱差異則影響了潮汐營力在河口的作用效能。研究成果可提供政府或民間在河口地區進行規劃、開發時的參考依據。Item 中港溪河口地形短期不同時距變動特性之研究(中國地理學會, 2004-09-01) 彭佳偉; 林雪美; 沈淑敏Item 中港溪河口地形短期變動之研究(2003-09-06) 彭佳偉; 林雪美; 沈淑敏Item 海峽兩岸高中地理課程海洋教育意涵之比較:以龍騰版與人教版為例(地理學系, 2013-05-??) 彭佳偉; 李明燕; Jia-Wei Peng; Ming-Yien Lee中國政府對於「海洋中國」政策的推動不遺餘力,在高等教育與高中教育階段投入大量研發能量,產出的相關課程多為跨學科、跨領域,加速了中國海洋教育與科技的發展。四面環海、欲宣示海洋主權的臺灣,在高中階段並末規劃類似中國地理科《海洋地理〉的選修課程,而是將概念融入至地理、地科等各學科中:本研究利用內容分析法的類目表擬定描寫方式、表達方式、教育層面與內容性質等四大類目,比較海峽兩岸課程中各單元的海洋教育意涵。研究指出,中國整體內容表現以8.55 分高於臺灣的8.00 分,在表達方式、教育層面與內容性質等三項表現佳,臺灣僅描寫方式表現較佳。而臺灣教科書缺乏的「海洋概述」與「海洋開發」等兩個單元,中國次類目的評比皆達到9.00 分,臺灣則在「海岸地形」、「海水性質」與「聖嬰現象」等三個單元表現佳,應與地理科重視人地傳統的學科本質有關。故若僅計與「地理」、「人地傳統」意涵最為相關的類目,臺灣高中地理課程的評比達12.80 分,高出中國同類目評比11.30% 。由此可知,臺灣高中地理科應有發展海洋教育的基礎優勢與必要條件,建議未來在進行新課綱的課程規劃時,可融入更多的海洋教育意涵。Item 海洋教育與國際視野-高中國際教育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18-03-??) 彭佳偉; Jia-Wei Peng教育部(2011)《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指出,透過「課程發展與教學」、「國際交流」、「教師專業成長」及「學校國際化」四軌,達到培養具備國家認同、國際素養、全球競合力、全球責任感的國際人才的目標。本研究以個案研究法的質性研究觀點,探索高中學生赴澳洲昆士蘭州進行國際教育活動並參與海洋課程後所展現的學習成果。研究顯示,澳洲高中海洋課程強調親海與愛海,課程活動具備實作與體驗精神;臺灣學生認為「全球議題」主題軸下的「合作與競爭」、「環境與永續」,「文化學習」下的「文化多樣性」、「文化接觸」,以及「國際關連」下的「全球化」、「空間關連」等六個次主題,能在當地課程裡展現國際視野的內涵。因此,澳洲高中對於海洋課程的設計值得我國參考,以達成國際教育提升學生國際視野與文化包容性的目標。Item 酸甜苦辣教一生(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2-04-??) 彭佳偉Item 颱風事件對臺灣河口地形的影響分析(地理學系, 2002-11-??) 林雪美; 彭佳偉; 張喬盛河口地形的形成多依賴長期穩靜變動的河海營力,其平均能量對河口的形成與破壞是緩慢累積的,但是颱風、豪雨等突發事件所帶來的最大能量,其對河口塑形的重要性卻常遠較平均能量為大,往往造成河口地形在短時間內顯而易見的變動。本研究以中港溪口與水璉溪口為對象,利用野外沙洲剖線實測、粒度分析、數值地形等方法,探討研究期間颱風事件對河口沙洲的改變情形。主要目的在於了解河口在颱風事件的強烈能量下的反應情形,並比較不同規模與性質河口的差異性。期能藉由河口地形變動特性的認識,提供下游地區環境災害的預防及開發利用之參考。 研究得知水璉溪口經歷啟德和碧利斯兩個颱風後,河口沙洲被沖刷後退,兩岸沙洲壩變窄而陡;中港溪口在桃芝颱風後,河口沙洲形態變動幅度不大,但納莉颱風後,右岸河口沙洲幾乎全遭沖毀,殘餘的沙洲略有外海偏移的現象,河口沙洲坡度皆變得陡峭,顯示納利颱風對河口地形產生莫大的影響。比較中港溪與水璉溪河口地形對於颱風事件的反映差異,可以得知河口主導營力是重要因素。以潮汐為主控營力的中港溪口,受颱風事件的影響,「逕流+滿潮」的沖刷作用遠超過風浪增強來得重要;而水璉溪口在特殊事件下以風浪為主導營力,受颱風事件的影響,「風浪」的沖刷營力則遠超過逕流增加等作用。再者,水璉溪流域面積小,颱風事件後三個月已大致回復颱風前沙洲形態。而河口粒徑與水璉溪口相近的中港溪口,流域面積為其16倍,在納利颱風過後一年,河口沙洲形態仍未回復。則又說明河川規模是河口地形變動的重要因素;也說明不同事件所造成的河海營力規模,亦是河口地形變動的關鍵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