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李和謙"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應用溫度層技術之人臉辨識系統設計(2011) 李和謙生物辨識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中,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許多產業伴隨著科技產品,使得產業生態不斷地在改變,保全業已從以往投入大量的人力資源逐漸轉為效率較好的監控設備投資,亦可達到建築物進出入管制之功用。 本研究提出一種以溫度分層為概念的特徵資訊做為比對的特徵,並應用於人臉辨識的領域。整個架構主要分為建置階段與辨識階段。其中,特徵萃取包含有鼻孔定位技術、人臉分割的演算法及溫層分割器的設計等。本論文將溫層分割為五層並進行像素統計,做為本研究之特徵空間,並利用身份符合性考驗為辨識器用以達成驗證個人身份之目的。最後,針對本研究所提出之方法進行辨識效率的計算。 藉由本論文所提出之研究方法、步驟及流程,並且由實際驗證可知,系統的辨識成功率可達93.33%。Item 迪化街URS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2018) 李和謙; Lee, Her-China近年來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對都市內的老舊地區進行活化、再生。在此脈絡下,提出軟都市主義概念的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藉由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URS)逐步將臺北市的老舊空間活化再利用。雖然有別於過去破壞與重建的都市發展策略,但當中涉及在舊硬體中加入新的外來文化,所以此舉仍會對當地舊有文化帶來衝擊。本研究以迪化街為例以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的視角來探討URS作為都市再生政策的首批執行單位投入迪化街再造後,近年來迪化街不論在知名度或是店家展店數上,都有顯著的成長。尤其迪化街北段,更是由過去的人煙稀少,到現在佈滿文化創意產業。然而迪化街當前看似繁華的背後也潛藏著許多問題,首先作為一個新文化的加入,擁有長遠商業歷史的迪化街居民,是如何看待與適應新文化所帶來的衝擊。再者由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分迅速,迪化街正面臨商業快速發展下仕紳化的風險。Item 非營利組織導入公益創投之模式初探—以傳善獎為例(2019) 李和謙; LI, HO-CHIEN非營利組織長期來存在營運與發展困境,而源起於歐美之公益創投其初始目的即在於協助非營利組織的整體性能力建構及發展,而非針對組織單一特定的專案目標與成效,達到提升組織財務績效、降低責信不足、建構組織能力及改善資源分配效率等目的。然公益創投概念於2002年導入我國至今已有17年時間,至今仍缺乏具代表性之公益創投實務案例,尤其運用於非營利組織之發展案例幾乎未見。基此,本文嚐試透過社會企業之「社會創新學派」(The social innovation school of thought)觀點、並以國內傳善獎為例來分析非營利組織導入公益創投的成效與可行性。具體而言,本研究脈絡在透過探究過去公益創投無法導入非營利組織之原因,進而梳理公益創投是否真有助非營利組織健全發展?試圖提出公益創投在台灣非營利組織發展之可行性與做法,在本研究中提出具建設性的結論與核心價值。 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為主要研究方法。深度訪談對象在研究樣本篩選上,採用矽谷社區基金會的公益創投中心(Center for Venture Philanthropy,2004)對公益創投界定應具備的五個關鍵要素條件來篩選,最後篩選出現階段我國最接近公益創投定義之個案進行研究訪談,含蓋三方主要關係人(投資方、中介方、被投資方)。研究方法係以文獻和訪談結果為基礎,依社會創新學派觀點進行交叉比對分析,以達到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探索性研究角度討論: (一)我國非營利組織對公益創投概念認知情況?接受程度? (二)我國非營利組織公益創投運作情形?成效為何? (三)非營利組織公益創投之主要關係人三方關係互動為何? (四)我國非營利組織對公益創投的期待與建議為何? 整體而言,從文獻資料與訪談內容分析發現:「我國公益創投發展歷程受政府認知與政策推動影響深遠。」亦即公益創投未導入非營利組織而是運用於社會企業,與當時政府對公益創投的認知及政策方向推動有關。研究同時發現經過十年(2008-2019),國人對於公益創投定義認知普遍仍不熟悉;在『介入與否認知差異』是一項相當重要發現,研究則顯示在有條件下,非營利組織(NPO)並不排斥低介入輔導,甚至期待中介方能帶來更多資源與協助。此外,雖然三方主要關係人對於公益創投認知具落差、運作亦不適應,但卻皆肯定公益創投所帶來的改變與效益,顯示公益創投模式運用於非營利組織發展是有空間及被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