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慧珍"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現代漢語「在+處所詞」與現代泰語相應形式之對比分析及教學應用(2012) 林慧珍; Apinya Siriwan本論文主要基於「格語法(Case Grammar)」、認知語法的「句式語法」(Construction Grammar)以及「意象圖式(Image schema)」這些理論來探討解釋「在+處所詞」語意句法及篇章兩個層次。本文圍繞「在+處所詞」出現在句中不同位置而組成不同的句式類型這個概念將「在+處所詞」的句式分爲三類基本句式來討論,句首(主語前)、句中(動詞前)、句尾(動詞後)。然後分析討論「在+處所詞」各個相關構式的語意及句法功能特徵。本文探討的「在」本身為「介詞」,本身不具有實在意義,但並不是無義,由其本義引申出來的「存在」、「所在」義。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按照語義格可以將「在+處所詞」所引進的賓語分為「處所格(Locative)」與「終點格(Goal)」。正因爲「在+處所詞」本身具有複雜語義特徵和多重語法功能,加上學者受到母語的干擾 ,致使泰籍學習者使用介詞「在+處所詞」時有很高的偏误率。偏誤類型主要有:错序偏误(errors of ordering)、遺漏偏誤(errors of omission)、誤加偏誤(errors of addition)、誤代偏誤(errors of selection)四類。 對於介詞「在」在泰語中的形式,詞彙上的功能對等於泰語介詞「thi」是最爲恰當的。但通過「在+處所詞」介詞短語的漢泰對比分析屬於「多對一」的形式。最後,本文以「結構複雜度」、「語義複雜度」、「跨語言距離」三個平面為標準列出對泰籍漢語學習者「在+處所詞」的教學排序並提出相應的教學對策。 我們之所以以這些為基礎,主要是爲了給泰籍學習者漢語學習者在學習「在+處所詞」前,對這個語法點有個初步的概念,減少他們學習「在+處所詞」的各個方面困難與干擾,包括種種類型的使用偏誤,從而提高對「在+處所詞」的掌握度,以使他們能正確運用「在」的各種語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