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楊洲松"
Now showing 1 - 20 of 2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Lyotard《後現代狀況:知識報告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6-06-??) 楊洲松; Yang, Chou-sungItem 人權危機時代中的人權教育(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5-02-??) 楊洲松; Yang, Chou-sungItem 保羅.呂格爾(Paul Ricoeur)文本詮釋學的教育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7-11-??) 楊洲松本文以歷史詮釋的方法,探討當代法國詮釋學者保羅.呂格爾的文本詮釋學及其教育意涵。呂格爾的文本詮釋學理論係繼承了方法詮釋學與存有論詮釋學,主張運用方法的迂迴,藉由對於「文本」與詮釋者間存在「間距」的「融攝」,以達到真理與自我存有的理解與展現。從呂格爾的理論出發,教育係為一有意義的活動,而可視為是一個待解的文本。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各帶著不同的存有結構進入相同時空的教育場中,在其中雙方不同的存有結構與脈絡間產生了「間距」,使得教育成為可能;而透過對文本的互動與遊戲,師生彼此都「融攝」了新的未知事物進入個人的存有之中,由此對自我存有產生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而不斷開展出自身存有的可能性。Item 保羅.呂格爾(Paul Ricoeur)文本詮釋學的教育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7-11-??) 楊洲松本文以歷史詮釋的方法,探討當代法國詮釋學者保羅.呂格爾的文本詮釋學及其教育意涵。呂格爾的文本詮釋學理論係繼承了方法詮釋學與存有論詮釋學,主張運用方法的迂迴,藉由對於「文本」與詮釋者間存在「間距」的「融攝」,以達到真理與自我存有的理解與展現。從呂格爾的理論出發,教育係為一有意義的活動,而可視為是一個待解的文本。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各帶著不同的存有結構進入相同時空的教育場中,在其中雙方不同的存有結構與脈絡間產生了「間距」,使得教育成為可能;而透過對文本的互動與遊戲,師生彼此都「融攝」了新的未知事物進入個人的存有之中,由此對自我存有產生了更多更深的理解,而不斷開展出自身存有的可能性。Item 各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制度之比較與我國中小學教師素質管理機制之建構(2004-07-31) 楊深坑; 楊洲松; 黃淑玲Item 哈伯瑪斯(J. Habermas)「現代性哲學論辯」與李歐塔(J.-F. 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的論戰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8-01-??) 楊洲松本文旨在分析Habermas與Lyotard思想間的異同,藉以釐清現代性與後現代的爭論焦點,進而提出在教育上的意義。研究結果發現,Habermas係高揚批判理論的精神,冀期在「理想的溝通情境」中,透過「未受扭曲的溝通行動」來尋求各種分裂論述間的「共識」,以重建整體性的「生活世界」,確保民主社會的理性成果,繼續推動啟蒙現代性的進步計劃。而現代性要求心靈解放的教育觀也唯有在此種理性民主的社會情境中才得以保證。但相反的,Lyotard卻認為要求「共識」的宏觀敘述將會形成可怕的威權主義,而主張以小巧的敘述來保留住各自特色,突出彼此的差異性。而在後現代社會中,此種「局部決定」的「小巧敘述」正可以協助解決知識論述的合法性問題,是以必須保留各種論述發言的合法空間,賦予同等的發言機會,在「尊重」的原則上互相競爭、多元創造。在此種多元歧異的後現代情境中,教育上亦要求更多樣化、「離中心化」與「鬆綁」。教育亦不再為狹義的學校教育,而是成為生活中的一個層面。而另一方面,由於電腦、資訊與科技的發達,知識進入網路市場成為販售的對象,電腦知識遂成為後現代社會中必備的基本能力,能順利透過電腦取得資源並應用的知識將事後現代社會中的強大競爭者。後現代社會的到來已是不可抑制的狂潮,其並將對教育產生極大影響。若肯認教育的基本涵義為「啟蒙」,則遵循啟蒙運動以來追求理性發揚、心靈解放的人文主義路線應是必要的;但卻也必須注意到去尊重不同個人、群體、民族、文化間的差異性,避免威權主義的形成;如此則亦必要優求捍衛理性民主的社會,使各種論述可以得到合法發言的保障。是以「教育之目的為民主心靈的涵養」為後現代主義者與後現代主義者共同接受,應為毋庸議。Item 哈伯瑪斯(J. Habermas)「現代性哲學論辯」與李歐塔(J.-F. Lyotard)「後現代知識論述」的論戰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8-01-??) 楊洲松本文旨在分析Habermas與Lyotard思想間的異同,藉以釐清現代性與後現代的爭論焦點,進而提出在教育上的意義。研究結果發現,Habermas係高揚批判理論的精神,冀期在「理想的溝通情境」中,透過「未受扭曲的溝通行動」來尋求各種分裂論述間的「共識」,以重建整體性的「生活世界」,確保民主社會的理性成果,繼續推動啟蒙現代性的進步計劃。而現代性要求心靈解放的教育觀也唯有在此種理性民主的社會情境中才得以保證。但相反的,Lyotard卻認為要求「共識」的宏觀敘述將會形成可怕的威權主義,而主張以小巧的敘述來保留住各自特色,突出彼此的差異性。而在後現代社會中,此種「局部決定」的「小巧敘述」正可以協助解決知識論述的合法性問題,是以必須保留各種論述發言的合法空間,賦予同等的發言機會,在「尊重」的原則上互相競爭、多元創造。在此種多元歧異的後現代情境中,教育上亦要求更多樣化、「離中心化」與「鬆綁」。教育亦不再為狹義的學校教育,而是成為生活中的一個層面。而另一方面,由於電腦、資訊與科技的發達,知識進入網路市場成為販售的對象,電腦知識遂成為後現代社會中必備的基本能力,能順利透過電腦取得資源並應用的知識將事後現代社會中的強大競爭者。後現代社會的到來已是不可抑制的狂潮,其並將對教育產生極大影響。若肯認教育的基本涵義為「啟蒙」,則遵循啟蒙運動以來追求理性發揚、心靈解放的人文主義路線應是必要的;但卻也必須注意到去尊重不同個人、群體、民族、文化間的差異性,避免威權主義的形成;如此則亦必要優求捍衛理性民主的社會,使各種論述可以得到合法發言的保障。是以「教育之目的為民主心靈的涵養」為後現代主義者與後現代主義者共同接受,應為毋庸議。Item 天才少年的平凡夢想(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9-03-??) 楊洲松Item 天才少年的平凡夢想(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9-03-??) 楊洲松Item 存有與擁有(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6-06-??) 楊洲松; Yang, Chou-sungItem 《小孩不笨》(I not Stupid)中的父權政治與教育規訓(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7-10-??) 楊洲松; Yang, Chou-sungItem 《小孩不笨》(I not Stupid)中的父權政治與教育規訓(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7-10-??) 楊洲松; Yang, Chou-sungItem 沒有英雄的《英雄教育》(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6-02-??) 楊洲松; Yang, Chou-sungItem 瑟爾「從實然到應然的推論」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7-06-??) 楊洲松實然─應然的推論是倫理學上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本文討論當代語言哲學家瑟爾的解決方式,冀求能釐清問題,並探討其在教育上的啟示與意義。從瑟爾的論證可以得知,其主要觀點即要打破實然應然二分的鴻溝。他認為,從規制事實與人們對語言使用的方式做推論,事實與價值之間未必不具邏輯之不可過渡性。其推論的基礎是語言的做事特性,及建構規則與規制事實。從瑟爾的理論出發,則可以獲致其在教育的啟示與意義。首先,瑟爾的建構規則與規制事實透過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來加以重建,可引申出具理性基礎的規範,且符合經驗事實與邏輯推理,又可交付公眾進行理性的辯論,並具備規約的力量。而學生在經由理性的程序性原則之後,就可得到具規約性與普效性原則的規範,自也能由心出發,遵守規範,奉行箴規。再者,從瑟爾理論的推衍可知,道德規範上的命題並不像自然科學般可以精確的劃分事實命題與價值命題。在人倫社會中,事實命題與價值命題本就無法截然劃分。在打破了實然與應然的鴻溝後,可使規範指導與道德教學更具理性認知與理性判斷的基礎,而不再僅是訴諸情感或態度的表達。Item 瑟爾「從實然到應然的推論」及其教育意義(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7-06-??) 楊洲松實然─應然的推論是倫理學上爭論不休的一個問題,本文討論當代語言哲學家瑟爾的解決方式,冀求能釐清問題,並探討其在教育上的啟示與意義。從瑟爾的論證可以得知,其主要觀點即要打破實然應然二分的鴻溝。他認為,從規制事實與人們對語言使用的方式做推論,事實與價值之間未必不具邏輯之不可過渡性。其推論的基礎是語言的做事特性,及建構規則與規制事實。從瑟爾的理論出發,則可以獲致其在教育的啟示與意義。首先,瑟爾的建構規則與規制事實透過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來加以重建,可引申出具理性基礎的規範,且符合經驗事實與邏輯推理,又可交付公眾進行理性的辯論,並具備規約的力量。而學生在經由理性的程序性原則之後,就可得到具規約性與普效性原則的規範,自也能由心出發,遵守規範,奉行箴規。再者,從瑟爾理論的推衍可知,道德規範上的命題並不像自然科學般可以精確的劃分事實命題與價值命題。在人倫社會中,事實命題與價值命題本就無法截然劃分。在打破了實然與應然的鴻溝後,可使規範指導與道德教學更具理性認知與理性判斷的基礎,而不再僅是訴諸情感或態度的表達。Item 用愛與生命敘寫的《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8-09-??) 楊洲松; Yung, Chou-sungItem 用愛與生命敘寫的《街頭日記》(Freedom Writers)(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8-09-??) 楊洲松; Yung, Chou-sungItem 《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ine)的省思(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7-02-??) 楊洲松; Yang, Chou-sungItem 《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ine)的省思(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7-02-??) 楊洲松; Yang, Chou-sungItem 網際網路中的青少年認同與教育(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2005-10-??) 楊洲松; Yang, Chou-s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