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楊深坑"
Now showing 1 - 20 of 88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Axiological Reflections on Educational Research(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4-06-??) 楊深坑本文旨在探討哲學上對於價值問題之論辯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意義。價值爭論之簡要歷史回顧顯示,不同的價值立場係建基在對人、實在界以及世界之不同哲學預設,亦因而導致不同的教育研究導向。經驗論哲學傳統之事實與價值二分係以人類理性與感情心理功能二分為其基本預設,價值係人類情緒之表達,與理性無涉,自無客觀性可言。經驗—分析的教育科學即本於此價值預設將價值排除於教育研究過程之外,以獲客觀的教育知識。詮釋學的哲學傳統則以價值非僅為情緒之表達而已,而係人類生命之具體範疇之一,其間融貫了理性、感情、意志與嗜慾,教育為人類生命基本範疇,其研究自不宜將價值排除。批判的教育研究則以真正的價值存乎毫無宰制的溝通與論辯過程之中,透過此過程方可避免偏頗意識型態滲入教育研究,影響其客觀性。當代新實徵主義者,如H. Albert,W. Brezinka等,雖仍堅守價值中立原則,但已確認價值與規範係教育以及社會科學研究之主要內容。惟須將社會科學研討內容的價值敘述和方法論上價值中立的後設規範(meta-norm)作明確的區分。作為社會科學內容之價值敘述仍須通過方法論上價值中立的檢證。問題是檢證原則本身,基本上仍是研究社群中透過溝通與論辯,所達致之共通的價值預設。進一步而言,即就嚴格控制的經驗研究,研究者的價值涉入仍不可免。在進行客觀的教育研究時,研究者須隨時省察自己本身的價值立場,有此價值的自我覺知,方可避免偏頗的意識型態,強加於教育研究過程中,而使其研究更符科學客觀性的要求。Item C. A. Bowers 文化共有/語言隱喻之生態教育思想探究(2013) 李哲旭; Li, Che-Hsu本研究旨在透過Gadamer詮釋學方法探究Bowers文化共有和語言隱喻之生態教育思想,主要目標如下:(一)探究Bowers對當前教育隱含之非永續性的反省與批判。(二)理解Bowers生態教育理論中有助於生態永續之文化型態。(三)分析Bowers生態教育理論中的語言運作。(四)透過Bowers生態教育理論中教育改革理念的論述,擬具建議以獲得我國現今教育之啟示。根據前述分析,可以歸納以下四項結論:(一)Bowers對於生態問題的反思源於其時代背景以及思想脈絡,依此對當代教育進行批判,發展其重視文化和語言的教育理論。(二)Bowers批判消費文化,並以文化共有的概念提出較不依賴金錢,且拉近人土關係的永續文化觀。(三)Bowers以語言作為進路,思考語言隱喻對於文化成員思維與價值觀的形塑及改變,藉此提出有助永續之生態智慧思維。(四)Bowers從教育本質與目的、課程、教師三方面提出其生態教育理念。以Bowers生態教育觀點反思我國教育,可發現我國教育本質與目標、課程知識內容的選擇與呈現、教師角色以及專業基礎均有改善的空間。若以生態、共有概念重構教育本質與目的,重視課程內容中低位知識與口述呈現的重要性,在師資培育過程中加入文化和語言議題。如此一來教育將更能確實回應生態危機。Item Comparing Accredi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2008-07-31) 楊深坑; 黃淑玲; 黃嘉莉本研究旨在運用理論分析、檔案文件分析、深度訪談等方法探討德國師資培育與認 證制度,期與其他子計畫研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以為規劃我國師資培育評鑑與認證 制度之參考。具體言之,本計畫之目的如下: 一、探討德國師資培育機構認證之理論基礎。 二、分析德國師資培育機構認證的法令與政策。 三、辨明德國師資培育機構認證權責單位之職權。 四、探究德國師資培育機構認證的硬體層面(包括圖儀、設備、空間)。 五、解析德國師資培育機構的軟體層面(包括師資、課程、教學)。 六、分析德國師資培育機構認證的實施方案。 七、瞭解德國師資培育機構認證結果之運用。 八、綜合前述研究結論,擬具建議,以供我國建構合理師資培育機構認證之參考。Item Confucian Li and Aristotelian Orthos Logo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0-06-??) 楊深坑Confucius and Aristotle share the same fundamental ethical doctrine:namely moral virtue will aim at the mean both in feeling and action. The mean in the ethics of both philosophers is not an arithmetical one equidistant between extremes, but the one relatively to appropriate condition. The criterion to determine the propriety of moral behavior is according to Confucius the li and according to Aristotle the orthos logos.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play thu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concrete moral life. However,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as concrete moral rules, are not mere exterior conventionalities. Their profound meaning should be traced to the metaphysics and philosophical anthropology of Confucius an Aristotle respectivel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analyze the meaning of li and orthos logos from both the metaphysical and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First of all, the importance of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in the ethics of Confucius and Aristotle is discussed. A comparison of Confucian harmonious unification of Tien Tao and Jen Tao and Aristotelian metaphysical hylomorphism is followed in order to explicate the profound meaning of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in their metaphysical depth. Both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containing metaphysical significance, are rotted in human nature. Anthro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li and the orthos logos is thus advanced to show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onfucian and Aristotelian ethics. Finally this paper is concluded with an evaluation of Confucian li and Aristotelian orthos logos in the light of modern theories of ethics.Item Explan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n Comparative Education(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3-06-??) 楊深坑比較研究,正如A.Przeworski所云,其旨不僅止於比較而已,也在於作因果說明,近代比較教有中的實証主義也試圖建立有關於教育現象之律則性的知識,以作為比較教有研究之依據。詮釋學與批判的俗民誌,則以因果說明的比較,根本喪失教育之深層意義,甚而有基於某種意識型態,而藉助於統一法則,故意曲解某些教育現象之可能。然則因果說明和意義理解是否完全不相容,則有待於從方法論層次,作更深層的分析。本文先就人文與社會科學中,因果說明和意義理解之間的爭論作一個歷史性的回顧,進而就教育本質探討因果說明和意義理解在教育研究中的適用性與限制,最後歸結到人類知識建構是一個動態的深層結構,有關於教育現象的知識也屬於整體動態知識結構之一環。就鉅觀層面而言,因果說明可藉以掌握教育現象之一般趨勢,就微觀層面而言,教育現象背後的深層意義,仍有待於理解,方能作恰如其分的把握。兩者並不互相排斥,而是構成了有關教育現象不同局面的知識均為解釋教育現象所不可或缺。就比較教有觀點言,以動態深層結構的知識觀作出發,較易找到合理的比較基點,透過這個基點來封兩種教育現象或教育制度作比較,一方面可以避免陷入歷史主義和相對主義的謬誤,一方面在比較中也不會忽略比較對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社會文化特質。Item Gadamer美學及其教育蘊義(2005) 游振鵬; Jeng-Peng You本研究旨在探究Gadamer美學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脈絡、詮釋Gadamer美學的遊戲觀、真理觀及其語言哲學分析,進而尋繹Gadamer美學的教育蘊義,並擬出具體建議,以供未來教育之參考。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論文主要採理論分析法與詮釋學方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獲致以下結論: 1.就Gadamer美學的歷史背景及發展脈絡而言:Gadamer出生時值思潮相互激盪、巨著相繼問世,其美學係在唯科學主義與反人性危機下滋長,思想上承Schleiermacher、Dilthey及Heidegger的詮釋學傳統,並承繼Plato、新康德主義、現象學、Kierkegaard、Dilthey等人而自成一家。 2.就Gadamer對Kant與Schiller美學之批判而言:批判Kant審美主體化的品味判斷導致審美區分、品味判斷易落入主觀主義;批判Schiller審美區分使藝術作品與生活世界隔離。 3.就Gadamer美學遊戲觀而言:植基於開顯真理的美學遊戲觀,淵源於人文主義傳統及精神科學,Gadamer美學遊戲觀的重要內涵為藝術即遊戲、遊戲即往返律動、遊戲即自我呈現、藝術作品的詮釋即傳統與闡釋者相互遊戲、透過遊戲可呈現意義的整體、藝術欣賞具有同時性。 4.就Gadamer美學真理觀而言:係對真理符應說之批判及Heidegger觀點之闡揚,主張自然科學與精神科學皆能產生真理,定義知識形式與科學為真理即logos,認為藝術作品的存有本身涵蘊真理,藝術真理之開顯以Hegel路線較為整全。闡釋藝術作品係透過語言在不同生活脈絡對話下,所形成的合宜理解。 5.就Gadamer美學的教育蘊義而言:教育目的方面,教育在解蔽或探尋logos,且教育兼具傳承性及開展性;教育過程方面,教育即師生相互創生文化的過程,個體在教育的藝術遊戲中自我轉化,教育即Bildung超越與歸屬的動態歷程;教育內容的知識層面,課程知識係學科內容與師生相互遊戲而詮釋拓展,教育內容的人格陶冶層面,人格教育係自我轉化與朝向普遍性精神之往返律動,教育內容的美感層面,美育實踐在彰顯藝術或遊戲的特質;教育方法方面,教育即藝術理解的辯證性給與取,教學應彰顯學科本身的特質;教育學方法論方面,教育研究的對象是整體教育場域的相互遊戲本身,教育研究的方法宜適度統合不同典範的研究方法以辯證交融出深度意義,同時教育均發生在語言中並在語言中開顯,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的關係則是教育實踐開展教育理論,再從教育實踐中不斷修正教育理論之辯證發展。 根據相關探究與結論,本研究建議如下: 1.整體教育宜多從美學/藝術角度出發,並多反思當代社會的不合理、反人性層面。 2.教育改革宜回歸教育場域。 3.加強師生層級的課程設計。 4.人格教育宜使個體在教育的藝術遊戲中自我轉化與自我實現。 5.教育學方法論宜持整全之涵蘊辯證觀。Item Herbert Marcuse科技觀探究及其教育意蘊(2012) 李珮瑜; Pei-Yu Lee本研究主旨透過「Gadamer的哲學詮釋學」、「勞思光的基源研究法」及「文件分析法」探討Herbert Marcuse科技觀,並應用在教育。期可解決科技帶來的問題,使公民具備應有之素養,使其可適應科技社會。具體而言,研究目的包含陳述Marcuse的哲學思想;探討Marcuse對科技影響人性與社會之見解;探究Marcuse科技觀對教育之意蘊。 茲將研究結論略述如下: 壹、Marcuse科技觀形成的背景相當多元,其受諸多學者影響。融合心理分析論、人文主義、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更強調實踐哲學概念之面向。 貳、科技之本質為技術理性與意識型態,彼此一脈相承,且帶來負面及正面的效果;此外,其若干見解可再進一步反思。 參、科技降低人的主體性,使人過度理性思考,亦使人際關係變得「功利」及「疏離」。然而,Marcuse有些見解過於主觀而貶抑人的主體性。 肆、科技造成生產「量」及「質」之改變。它成為新的控制形式及使不平等問題越來越嚴重,它對文化亦有相當大的影響。如使其變得更單一、商品化及缺乏深度,若可進行覺醒,它亦可帶來解放。 伍、Marcuse科技觀應用在教育意蘊,可知其應建構全面向的人格陶冶教育及培養珍愛的人際互動教育,並形塑科技時代具創造力的社會文化教育,及建構合乎時代的公民科技素養教育。然而,Marcuse之見解應用在教育仍有一些限制。 歸結前述分析及研究結論,茲將本研究之建議呈現如下: 壹、教育目的面向: 一、培養人們不受意識型態控制及可對科技變遷具敏銳度,使其適應科技社會。二、教導人們具科技倫理及批判反省之素養,使其不受科技所役。 貳、政策制定面向: 一、結合政府相關單位宜與教育單位,制定科技相關政策,改善科技帶來異化及疏離之危機。 二、整合政府及學校研擬「積極性的差別待遇」政策,改善科技擴大不平等之疑慮。 三、結合教育相關單位不同專家推動媒體素養師資培育教育政策,使相關政策推動不會流於單一。 參、師資培育面向 一、師資培育機構及相關單位宜加強「職前」及「在職」教師具科技覺察及設計公民科技素養課程的能力。 二、培養教師具批判意識的素養及成為轉化型的知識份子,改善單向度之思維及教學模式。 三、培育教師對科技及相關媒體具反思的能力,改善技術理性及壓抑性之問題。 肆、課程與教學面向 一、課程設計顧及之整全的面向,以免流於「商品化」。 二、建構科技與人文並重之課程,改善科技造成的空虛及單向。 三、融合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與「媒體素養批判能力」,以因應公民素養之需求。 四、美育課程及評量應重視多元及批判取向,以改善商品化美學及邁向美的解放。 五、建構完善的公民科技素養方案,以改善及適應科技帶來的變遷。 伍、未來研究面向 一、研究者可思考Marcuse與Benjamin、Fiske、Adorno的科技觀相互比較研究的主題。 二、研究者可將主題聚焦在Marcuse科技觀對公民科技素養課程意蘊。 三、研究者可建立公民科技素養教育推動之方案與指標。 四、研究者可藉由實徵性之研究,驗證及反思Marcuse之科技觀應用於課程建構與實施之用。Item Hirsch文化素養教育(2006) 劉子彰; Tze-Chang, Liu本研究旨在以詮釋學及批判理論方法探討E. D.Hirsch, Jr.之文化素養教育理論。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包括四項:(一)瞭解Hirsch文化素養教育理論之歷史背景及其理論淵源;(二)分析Hirsch文化素養教育之知識論基礎;(三)探究Hirsch文化素養教育之課程理念及其實踐成效之評估;(四)綜合前述分析,衡酌我國教育發展現狀,擬具可行之建議。本研究之結果包括:其理論發展背景與理論淵源涉及美國1980年代課程偏頗現象,及對該現象之批判,且其取向近似於博雅/通識教育觀點。Hirsch以社會學及語言學為基礎,而文化素養教育以國家語言與國家文化為內涵,並重視教育公平性及正義課題。其中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為循環發展關係,認知主體不斷開展出主體性,認知客體亦隨之不斷發展。文化素養教育之落實則透過核心知識基金會來完成,而其核心知識課程領域則分為:語言(Language Arts/ English)、史地(History and Geography)、視覺藝術(Visual Arts)、音樂(Music)、數學(Mathematics)、以及科學(Science)等。相關研究顯示出該課程為相當有效之學習系統,並能有效提升學生知能及促進教育之公平性。在台灣推展教育方面,吾人應重視並規劃台灣本身文化素養教育之內涵,且參考Hirsch文化素養教育及核心知識課程方式,建立相關組織且回歸教育專業自主,以發展課程並確保學生基本知能及促進教育之公平性。Item Jean Baudrillard符號消費理論及其教育蘊義(2009) 鍾嘉純; Chia-Chun Chung本研究旨在以詮釋學及批判理論方法探討Jean Baudrillard之符號消費理論。具體而言,本研究目的有四:(一)推究Baudrillard符號消費理論之歷史背景及其理論淵源;(二)分析Baudrillard符號消費理論之內涵;(三)闡釋Baudrillard符號消費理論所形成的教育蘊義;(四)綜合前述分析,衡酌我國教育發展現狀,擬具消費素養教育可行之建議。本研究結果有四:(一)其理論源於法國後現代思潮,並受到Marx生產理論、Debord景觀理論與McLuhan媒體理論之啟迪;(二)Baudrillard以符號、擬象、內爆為核心概念,分析與批判當代消費社會在商品符號化、媒體擬仿作用與意義內爆作用下所形成的超真實景況;(三)Baudrillard所指陳的符號消費現象造成知識商品化、青少年自我認同與人際關係的扭曲、師生單向溝通與教育研究失真的教育問題,應以消費教育的批判觀點解決之;(四)在台灣推展教育方面,吾人應重視並規劃台灣本身消費素養教育之內涵,且應參酌Baudrillard對當代消費社會的符號學分析及批判,重擬教育目的、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師生關係與教育研究,以確保學生能具備批判符號霸權的知能,成為擁有消費自主性與文化創造力的消費主體。Item Jean-Jacques Rousseau 幼兒教育思想研究(2021) 許郡倚; Hsu, Chun-Yi本研究旨在以文獻分析法及Gadamer詮釋學,探討Jean-Jacques Rousseau的幼兒教育思想。本研究的目的有四:(1)探析孕育Rousseau幼兒教育思想的社會文化背景及其思想淵源。(2)探討Rousseau之人性觀及幼兒發展階段,以說明Rousseau幼兒教育思想中之幼兒人性與發展之特質。(3)探究Rousseau幼兒教育思想並予評析。(4)綜合研究結果對我國幼兒教育現況提出具體之建議。並且,歸結前述研究結果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與方向。本研究的結果有四:(1)Rousseau的幼兒教育思想深受當時的社會與生平閱歷所影響。(2)因為對於幼時的經歷與社會的主流氛圍感到憤慨,因而產生了其不同於時代主流的人性觀,以及其適齡教育的思考。(3)Rousseau認為幼兒是人一生中最接近「自然」的存在,應遵循自然、增加幼兒學習的自由度、提倡感官教育與體育等。(4)Rousseau至今仍有不小的影響力,其幼兒教育思想也涵蓋在我國幼兒教育師資培育的課程中。我國當前的幼兒教育,因幼托整合而導致教學現場人員變得更為複雜,未具幼兒教育教師證照的教保服務人員,在缺乏相關理論學習的情況下,不符幼兒階段的教育過失時有所聞,這也更顯理論學習的重要。從這次的研究結果中可以發現,在現場教學人員的部分,可針對師資培育的部分再進行調整,以輔助現場人員的專業養成。最後,綜觀我國目前在幼兒教育理論的研究,其中尤英語系國家外的研究相對匱乏,仍有再深耕的空間。Item Jürgen Habermas論辯理論及其在教育政策形成之蘊義(2015) 黎瑋; LI, WEL台灣當前的教育系統,因為教育市場化形成的單一價值傾向,以及與合法程序脫鉤,而陷入正當性危機之中,使得教育政策無法得到充分的公民意志支持。面對此一困局,本研究將採Habermas的批判詮釋學方法,探究Habermas論辯理論,試圖闡釋Habermas論辯理論在教育政策形成的蘊義,並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具體而言,本研究先將論辯理論重新拆解詮釋,顯明構成理論的五個環節,並勾勒其實際應用的特徵以及限制,依此作為探討教育政策形成蘊義的根據。透過前述分析,本研究指出教育政策形成的合理歷程如下:教育政策形成,應該起於公民自主的發現值得關懷的共同教育論題,在論辯性程序的制度化保障之下,受到實用理由、倫理理由以及道德理由的批判檢驗,並於既有法律體系融貫一致,所達成的理性共識,俾使公民有意識的接受即將作用其身上的事務。最後,本研究期待研究成果能夠提供教育政策的階段論以及反階段論的另一種選擇。 關鍵詞:哈伯瑪斯、正當性危機、論辯理論、批判詮釋學、教育政策形成Item Michel Foucault知識考古學之教育科學蘊義(2003) 王志華本研究旨在闡明傅科的知識考古學,用以瞭解教育科學論述的演變及其對人類圖像的定位。首先,就二次戰後法國哲學中獨特的「反人文主義」思潮,縷析傅科考古學思想的理論淵源,勾勒傅科與結構主義的關聯;復次,就知識考古學的方法,冀求深度理解考古學的分析策略。接續,就傅科人文考古學的分析,進一步探討各時代的知識型。最後,批判地檢視傅科的知識型理論,用以檢視教育科學知識型的發展,並探討其所預設的人類圖像。 綜合前述探討,所得的研究結論如下: 一、傅科獨到的考古學研究,係站在時興的反人文主義思潮背景中,以傳承自法國科學哲學的歷史視野,用以答覆康德的「啟蒙」問題,否定自啟蒙運動的歷史線性進步觀。 二、傅科的知識考古學一種力倡「非連續性」、「消解主體中心」、「以文獻作為文物」途徑的歷史研究。從「論述」角度探討知識的內部層次,探討論述的構成規則,其論述分析直指無意識層面,且質疑我們習以為常的分類方式。 三、自文藝復興以來,關於人文科學知識的解析,發掘出三個時代斷層蘊含著三種迥然相異的知識型發展,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知識秩序,體現各個時代的真理意志及其相應的人類圖像,從而發現人類作為知識主體地位的不穩固性。 四、現代時期中以自然科學為仿效對象的(教育)科學論述,係古典時期素樸表徵知識型的現代轉化。此種表徵性/科學性論述型構具有「唯我論」的色彩,此種「唯我論」的教育科學論述將複雜的世界化約為簡單的命題,卻不能觀察或描述自身,造成以人類作為能思維的知識主體圖像難以確立。 根據以上之結論,爰提以下建議作為教育革新參考: 一、摒棄當前教育改革中線性進步觀的迷思。 二、廢除高等教育體制中跨領域、跨學門的相關學籍限制;並於後期中等教育融入「哲學」領域的課程,已培養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素養兼備的學術菁英。 三、教育議題的討論應秉持開誠布公的態度,而能廣納諸「異見」。 四、積極從事華(台)人教育學術本土化工作。 五、關於實證教育科學的研究,宜採取後實證的研究觀點,以彰顯教育研究者的主體能力。Item N.Luhmann社會語意學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運用(2006) 吳美瑤; Meiyao WuN. Luhmann社會語意學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運用 摘 要 本論文旨在闡釋Luhmann解析社會與教育系統的語意學如何在社會系統形成過程中被建構起來的基本方式,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運用。對Luhmann而言,語意學是社會系統的深層結構,亦可說是社會中長久被保存下來的文化形式或意義內容,它存在於一般社會系統之中並與社會系統的形成過程密切關聯。故本論文分為五個部份闡釋Luhmann如何運用其理論的概念架構解析社會中教育系統的語意學及其與整體社會之間的關聯。首先,指出當今的教育研究正需要一個新的理論架構以剖析教育與整體社會之間的複雜關聯,而Luhmann的系統理論較其它理論更適合於解析這種複雜性的問題。其次,從其理論的觀點說明社會系統結構形成的基本方式和過程。第三,闡釋社會系統的意義結構如何在溝通運作過程中產生變化,以及Luhmann解析語意學的基本方法。第四,闡釋教育系統與整體社會之間的相互影響關係,以及Luhmann如何解讀教育系統的語意學與整體社會之間的關聯。第五,進一步地說明當今世界社會中的教育系統及其語意學的發展趨勢。最後,除了綜述本研究的結果之外,並對後續可能的相關研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字:N.Luhmann、社會系統理論、教育系統、語意學、溝通、意義Item Nietzsche哲學人類學對當代教育之啟示(2011) 許芳慈; Hsu Fang Tzu本研究旨在以Gadamer詮釋學及勞思光基源問題研究法探討Nietzsche哲學人類學對當代教育之啟示。本研究目的有五:(一)解析Nietzsche的生命歷程及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以探討其哲學人類學之形塑歷程。(二)探討Nietzsche對傳統人性論之批判以說明人的本質觀。(三)分析Nietzsche的道德觀與宗教觀,藉以重構適宜當代人類處境的精神概念。(四)研討Nietzsche的人生哲學以釐清人我關係,勾勒理想的人類形象。(五)綜合前述發現,以檢視當代教育困境,並提供建議以為改善我國未來教育研究與教育政策規劃之參考。本研究結果有五:(一)Nietzsche哲學人類學孕育自其獨特的個性與生命經歷,其理論重心在回應當代社會,重視人的價值。(二)Nietzsche以強力意志融合人本質之理性、情感與生理內涵,並指出其於人生之功能。(三)Nietzsche回歸人之精神,重建本之於人的自然道德,和愛與包容的信仰觀。(四)Nietzsche面對真實人生處境,並建構精神貴族、英雄、藝術家及超人之理想人類形象。(五)以Nietzsche觀點檢視當代教育,發現我國在教育本質與目的、課程改革、教學內容、師生關係、教育體制皆需要改善。其可以人性為本,透過對權力意志、超人精神的發揮,讓教育更趨完備。Item Ordo Amoris, 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Person(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2-06-??) 楊深坑本文旨在說明謝勒(M. Scheler)「愛的序階」與哈伯瑪斯(J. Habermans),「溝通理性」與人格發展的關係。本文指出西方自啟蒙運動以降,即將人格發展視為重要的教育目的之一。但是,由於人類過度理性化與現代科技齊頭並進的結果,工具理性抬頭,導致人類內在本性受到壓抑,”生活世界”與”人為制度”分道揚鑣,前者更淪為後者的奴隸。因此,「反人性」於焉產生,此種情形在二十世紀的今日最為顯著。職是之故,本文作者認為,為了消弭現代社會嚴重反性的情形,有必要恢復謝勒真誠而正確的「愛的序階」以及重建哈伯瑪斯的「溝通理性」。因為惟有透過有價值及規範的溝通,才能涵攝美感的經驗,個人也才能找出適當的詮釋,塑造出自主而健全的人格。因此,如和調和個理性與情感,以發展健全的人格,是值得每個關心現代社會生活品質的教育工作者,所應深入加以探討與關懷的。這也正是本文的重點所在。Item Posttraditional Identity and Cultrual Pluralism(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5-06-??) 楊深坑本文旨在透過哈伯瑪斯(J. Habermas)溝通行動理論之概念架構,探討多元文化下建立合宜的個體認同與族群認同之可能。並以解嚴後之中華民國為例證,指陳台灣未來教育規畫,須建立在哈伯瑪斯所謂的成熟的政治文化,才能使教育幫助全體國民渡過當前價值混淆所可能帶來的認同危機。哈伯瑪斯在接受Sonning獎的演說中否定了集體認同是個人認同之集合體的說法,兩者之間是互補的。然則,民族主義卻以某特殊文化傳統的獲得,作為民族意識發展之先決條件,流於其極則有成為扼殺個人人格認同的集體主義傾向。另一方面,隨著東歐集團及前蘇聯的崩解,文化多元成為世界性的趨勢,新認同的探索以及新文化整合成為各國教育規畫上亟待面臨的課題。在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中,為使社會維繫和諧穩定發展,須有一種文化的整合,俾免社會分崩離析。然則,文化整合又宜避免某一傳統宰制整個文化,以免流於集體主義,厄阻個體成長。為為臻於此,哈伯瑪斯提出了理想溝通社群之設計,在此社群中,個體認同的特殊性,可以在普遍主義的群體架構下,自律地表現自己。這樣的社群須以民主法治的憲法架構為先決條件,在此架構下,不同的生活方式才可能平等共存,個體也才能無偏先的對他人開放,而進一步的開展一種世界性的政治溝通。Item Reforms of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s in Cultural Contexts(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4-06-??) 楊深坑本文係以文化意識之變遷為主軸,探討美、英、德及我國近年來的師資培育學程之改革。正如Ed. Spranger 所言,教育如缺文化意識,將淪為有限的技藝,H. A. Giroux更以師資培育學程係文化政治之重要一環。以此師資培育學程之改革實施反映了一個民族文化意識之變遷。西方早期的師資培育反映了以宗教為主導的文化意識。美國the Revexend Samuel Hall 的Normal School,英國A. Bell 和J. Lancaster 的導生學校以及德國August Hermann Francke在Hall大學所創教師研習班,均極富宗教色彩。中國傳統教師則與科舉考試制度結合,旨在傳遞儒家經典。不管中西,傳統教師培育均在於傳遞文化中的核心價值體系,以維護社會既有的穩定秩序。其所不同者,中國教師地位崇高,與天、地、君、親並列,西方教師地位低落,教學普遍被認為是失敗的一環(failure belt, W. Waller語),師資培育學程也予人以模稜兩可,平淡無奇,一再重複,無補於學術等不良印象。隨著工業化以及經濟發展,西方教師也開啟了一種新的文化意識而有提昇自己地位之要求,滿足此項要求的先決條件是把師資培育學程提昇到大學水準。在爾巴特思想(Herbartianism)以及實驗心理學的影響下,本世紀初以降,英、美、德等國均先後在大學或大學水準之訓練學院設置師資培育學程。然則,因於傳統文化意識不同,各國改革方向未盡一致。美國素富實用主義色彩,英國則以經驗主義和功利主義為宗,其師資培育學程規畫傾向實踐導向,德國則在傳統人文主義及新興實驗教育學的激烈爭論下,教育專業科目與學術性專門科目之間的平衡問題,迄為學界以及各邦師資培育學程規畫所難澈底解決。而赫爾巴特所奠定的兩階段式的師資培育學程之優劣得失最近也成為學界討論的焦點。至於我國近代師資培育學程之改革極富移植色彩,先是移植日本、普魯士,近宗美國制度,不管如何,均可視為對西方文衝擊之回應的重要環節。晚近在新的文化批判思潮下,西方各國的師資培育學程也有所回應,技術主義的師資培育遭到嚴厲的批判,指其有誤導師範教育為問題一解決技巧訓練之危險。批判反省或探究導向之師資培育課程在英、德等國均作試驗性的實施。實踐經驗的反省以及教師批判心靈培育實際上也在我國最近訂定的「發展與改進師範教育五年計畫」中,列入審慎的考慮。Item Social Dynamics and the Induction Phase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1991-06-??) 楊深坑Item T. W. Adorno的審美政治學及其美育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3-09-??) 楊深坑; 楊忠斌本文旨在以理論分析法探究Adorno的審美政治學,評析其對於藝術與社會、群眾、政治權力之間複雜關係的論述,並據以闡釋在美育理論與實踐上的蘊義。首先探討Adorno否定辯證法的主張,指出其中心理念「非同一性」實為Adorno審美政治學的方法論基礎。次就Adorno對於文化工業的批判、為現代主義藝術的辯護、對藝術介入論的批判,以及對藝術的政治實踐性之主張等四個面向,深入評析其審美政治學的主要內涵,並以此闡述一種批判取向的美育理論與實踐。結論指出,在美育的理論與實施上,應加強美育、文化與政治意識型態之間關係的研究,評析文化工業、各類新興媒體及藝術文化中具有的社會政治性,培育學生的批判意識與自主性人格。最後,根據研究所得結果,提出八點建議,以作為未來美育理論發展及實踐改善之參考。Item T. W. Adorno的審美政治學及其美育意涵(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2003-09-??) 楊深坑; 楊忠斌本文旨在以理論分析法探究Adorno的審美政治學,評析其對於藝術與社會、群眾、政治權力之間複雜關係的論述,並據以闡釋在美育理論與實踐上的蘊義。首先探討Adorno否定辯證法的主張,指出其中心理念「非同一性」實為Adorno審美政治學的方法論基礎。次就Adorno對於文化工業的批判、為現代主義藝術的辯護、對藝術介入論的批判,以及對藝術的政治實踐性之主張等四個面向,深入評析其審美政治學的主要內涵,並以此闡述一種批判取向的美育理論與實踐。結論指出,在美育的理論與實施上,應加強美育、文化與政治意識型態之間關係的研究,評析文化工業、各類新興媒體及藝術文化中具有的社會政治性,培育學生的批判意識與自主性人格。最後,根據研究所得結果,提出八點建議,以作為未來美育理論發展及實踐改善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