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王冠中"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含主族 (硫、硒、碲) 之過渡金屬 (鉻、鉬、鎢、錳、鐵) 團簇化合物的反應性、電化學、電子吸收光譜與理論計算(2014) 王冠中; Guan-Jung Wang1. E/Cr/CO (E = S, Se) 系統之研究 當雙三角錐化合物 [Se2Cr3(CO)10]2— (1a) 與 M(CO)6 (M = Mo, W) 以莫耳比 1:4 於無水丙酮加熱反應 (superheating),可進行金屬取代反應而進一步形成 [Se2M3(CO)10]2— (M = Mo, 1b; W, 1c) 與含 hydride 扭曲立方體之化合物 [H2Se2Mo4(CO)12]2— (2a) 或具有 W=O 官能基之 [Se3W4(CO)12O]2— (3a)。化合物 2a 藉由 1H NMR 與 2D NMR 證實其 hydride 來源為水,並於反應前外加過量水可將產率提升。再者,化合物 3a 其氧原子來源也可藉由外加水或與氧氣證實之。此外,在 S 系統中以 [S2Cr3(CO)10]2— (4) 與 M(CO)6 (M = Mo, W) 於相似條件下反應,也可得與 Se 系統相似之 dihydride 化合物 [H2S2Mo4(CO)12]2— (2c) 與有 W=O 鍵結之 [S3W4(CO)12O]2— (3b)。然而,若將溫度降低至 40 oC,則獲得 Mo 單取代之 [Cr(CO)5S2Cr2Mo(CO)15]2— 與 [S2Cr2Mo(CO)10]2—。其化合物生成、相關性質與電化學藉由理論計算進一步驗證。 2. Te/Mn/Fe/CO 系統之研究 混合 Te 粉末、Mn2(CO)10、Fe(CO)5 與 PPNCl 以 2:1:2:2 之比例,在 KOH 鹼性甲醇溶液加熱 (superheating),得四角錐構型之混合錳鐵化合物 [Te2Mn2Fe(CO)9]2— (1)。進一步當化合物 1 加入 Fe(CO)5 以莫耳比 1:1 於混合二氯甲烷及甲醇之鹼性溶液 (1 M) 在室溫下反應,可擴核形成八面體結構之混合錳鐵團簇物 [Te2Mn2Fe2(CO)11]2— (2)。然而,相似條件下提高溫度至 50 oC 可得蝴蝶形構型之化合物 [TeMn2Fe2(CO)12]2— (3)。此外,化合物 2 與 3 存在其結構轉換關係。其化合物之生成及結構鑑定藉由理論計算進一步佐證。 關鍵字: 過渡金屬、羰基化合物、氧氣、水Item 童子軍運動在中國的引進與早期發展,1909-1926(2021) 王冠中; Wang, Kuan-Chung過去討論中國的童子軍運動時,人們往往只記得其在國民黨掌控下,成為黨國體制控制、訓育青少年的一種手段。然而,這並非童子軍運動在中國發展的全貌,童子軍運動自1910年代初通過威海衛租界中英國教育人士的引介,首次踏上中國土地後,其發展其實經歷了多個不同的階段。透過研究童子軍運動在1909年至1926年間的發展,本文希望重新描繪童子軍運動在進入黨國體制時期前的多元面貌。最初,外籍教育工作者首先將童子軍帶入租界,在租界建立起以外僑為主的童子軍團體,其後嚴家麟與康普藉由外僑童子軍的協助,陸續建立起屬於中國人的童子軍。透過建立科層化的童子軍組織,康普所組織的中華童子偵探會曾嘗試主導中國童子軍運動的發展,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認識到童子軍,不僅童子軍團開始在許多地方出現,完全由中國人組成的童子軍組織也陸續成立。此後,中外童子軍界人士對於童子軍運動主導權的競爭也隨之出現,最終外籍人士逐漸被邊緣化,江蘇省童子軍成為此一時期中國童子軍運動中的中流砥柱。在這個競爭、發展的過程中,中國逐漸發展出具有部分地方特色的規範與訓練內容,代表著童子軍運動在中國的第一次在地化。而且,由於中央政府尚未大力介入,童子軍在此一時期尚能保有高度的自主性,地方多能以其需要自行調整訓練內容,同時也能大致遵循童子軍原初的目標。1924年中國童子軍參與第二次萬國童子軍大會,標誌著早期童子軍發展的巔峰,是此一階段的重要里程碑,不僅反映出江蘇地區童子軍活動的發達,也象徵長期封閉的中國童子軍運動走上國際舞台,拉近中國與國際童子軍發展潮流的距離。代表團成員不僅帶回了寶貴的個人經驗,亦將萬國童子軍大會的決議案帶回中國,通過童子軍組織或報章雜誌向國內的童子軍傳達當時國際童子軍的發展方向,並開始推動組織羅浮童子軍與加強教練員訓練等項目,使中國的童子軍運動重新跟上世界的腳步。本文希望還原了一個具有高度自主性與多元化的童子軍發展時期,呈現早期童子軍活動在中國租界和各地發展的多元樣貌;全然不同於1920年代後期以後國民黨逐漸將童子軍運動納入黨國教育體制,成為政治化活動和趨向軍事化精神的童子軍教育。Item 高中職普通班自閉症學生學校適應與支持系統之研究(2014) 王冠中本研究旨在瞭解高中職普通班自閉症學生的學校適應與支持系統之關係,並據以提出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自編「高中職學生學校適應與支持系統調查問卷」為研究工具,對臺灣地區公立高中職普通班自閉症學生採分層抽樣方式進行調查,得有效問卷203份,整體可用率75.46%。問卷所得數據,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分析及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研究結論歸納如下: 一、高中職普通班自閉症學生的人際關係屬於較高程度,常規適應、學習適應情形屬於中等以上程度。 二、高中職普通班自閉症學生在學校行政支持屬於中等以上程度,在班級導師支持、學生家長支持、班級同儕支持屬於中等以下程度。 三、高中職普通班自閉症學生的學校適應情形,在部分層面因「年級」「障礙與程度」、「對目前就讀科別之興趣」、「對目前就讀科別之能力」背景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四、高中職普通班自閉症學生的支持系統現況,在部分層面因「年級」「障礙與程度」、「對目前就讀科別之興趣」、「對目前就讀科別之能力」、「目前接受特教服務情形」背景變項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學校適應情形與支持系統現況在部分層面呈現正相關,以班級同儕提供支持與人際關係適應情形相關最高。 六、支持系統現況對於學校適應情形,部分具有預測力,以班級同儕提供支持對人際關係適應情形之預測力最高。 最後依據研究發現與結論,對班級導師、家長、同儕及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