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葉爾建"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前植民時期的臺灣地理知識(地理學系, 2009-11-??) 葉爾建; Er-Jian Yeh本丈旨在探討前清時期西方人建立之臺灣環境知識的特性。雖然日人對臺灣島的認識多根源其自身進行的探險和調查, {且統治初期的官員和知識分子並不因此忽略西人在條約港設立後(即1860 年代開始)逐步建立的近代地理知識的重要性。為說明以上論點,本研究針對地理或環境認識的面向,依序重建西人知識形成的網絡。丈章主要包含三個部份,首先,本文指出天津條約簽訂後條約港的開放使歐美人士(尤其是不列顛人)較便利進入臺臂,並將本島介紹至近代地理知識的體系中;其次,文章聚焦在這些西方先驅者如何探索和表現臺灣的環境;最後,本文歸納出上述人物形塑出之環境知識的特性。透過現存西丈資料的爬梳,本研究發現當時西方人所建立的臺灣環境知識,其地理範疇局限於島嶼西半部的非原和丘陵。他們的興趣多集中在自然特徵、原住民生活和產業的景觀。然而,此種由西方人建立的片面、不完整地理知識卻是日人領臺初期據以認識本島自然和人文的基礎,並間接催促殖民者進行更廣泛深入的地理調查。Item 前植民時期的臺灣地理知識(地理學系, 2009-11-??) 葉爾建; Er-Jian Yeh本丈旨在探討前清時期西方人建立之臺灣環境知識的特性。雖然日人對臺灣島的認識多根源其自身進行的探險和調查, {且統治初期的官員和知識分子並不因此忽略西人在條約港設立後(即1860 年代開始)逐步建立的近代地理知識的重要性。為說明以上論點,本研究針對地理或環境認識的面向,依序重建西人知識形成的網絡。丈章主要包含三個部份,首先,本文指出天津條約簽訂後條約港的開放使歐美人士(尤其是不列顛人)較便利進入臺臂,並將本島介紹至近代地理知識的體系中;其次,文章聚焦在這些西方先驅者如何探索和表現臺灣的環境;最後,本文歸納出上述人物形塑出之環境知識的特性。透過現存西丈資料的爬梳,本研究發現當時西方人所建立的臺灣環境知識,其地理範疇局限於島嶼西半部的非原和丘陵。他們的興趣多集中在自然特徵、原住民生活和產業的景觀。然而,此種由西方人建立的片面、不完整地理知識卻是日人領臺初期據以認識本島自然和人文的基礎,並間接催促殖民者進行更廣泛深入的地理調查。Item 前植民時期的臺灣地理知識(地理學系, 2009-11-??) 葉爾建; Er-Jian Yeh本丈旨在探討前清時期西方人建立之臺灣環境知識的特性。雖然日人對臺灣島的認識多根源其自身進行的探險和調查, {且統治初期的官員和知識分子並不因此忽略西人在條約港設立後(即1860 年代開始)逐步建立的近代地理知識的重要性。為說明以上論點,本研究針對地理或環境認識的面向,依序重建西人知識形成的網絡。丈章主要包含三個部份,首先,本文指出天津條約簽訂後條約港的開放使歐美人士(尤其是不列顛人)較便利進入臺臂,並將本島介紹至近代地理知識的體系中;其次,文章聚焦在這些西方先驅者如何探索和表現臺灣的環境;最後,本文歸納出上述人物形塑出之環境知識的特性。透過現存西丈資料的爬梳,本研究發現當時西方人所建立的臺灣環境知識,其地理範疇局限於島嶼西半部的非原和丘陵。他們的興趣多集中在自然特徵、原住民生活和產業的景觀。然而,此種由西方人建立的片面、不完整地理知識卻是日人領臺初期據以認識本島自然和人文的基礎,並間接催促殖民者進行更廣泛深入的地理調查。Item 帝國日本熱帶植物知識的形成:以金平亮三與Elmer Drew Merrill之學術網絡為中心(地理學系, 2018-05-??) 葉爾建; Er-Jian Yeh本文之目的在探討帝國日本熱帶植物知識的形成,以林業學者金平亮三(1882-1948)為例,檢視其如何在跨國脈絡下建立起熱帶植物地理的科學概念。金平亮三熱帶植物地理概念的建立深受不同網絡影響,其中又以他與美國植物學家Elmer Drew Merrill連結的關係最值得注意。金平曾長期任職於臺灣總督府的林業(試驗)機關(1909-1928),嗣後轉至九州帝國大學農學部執教鞭;Merrill則在二十世紀初於美屬菲律賓植物調查和研究機關擔當要職,1920年代中期後再回到美國本土接掌紐約植物園和哈佛阿諾德樹木園等單位。透過兩人在臺灣、菲律賓和東南亞等地植物採集與標本鑑識工作的相互支援,部分植物地理的議題進一步得到釐清。尤其是華萊士線北段的修正,更能說明臺灣和菲律賓之間植物物種的親緣關係。藉由熱帶植物知識發展的探討,本文認為:金平亮三的學術成就並非在蒐集最多的熱帶植物標本,而是有系統地組織前人獲取的植物知識,並達到初步描繪其所謂南洋植物相(flora of Micronesia)的成就。更重要的是:1900年代起,Merrill及其同僚以菲律賓群島、關島和鄰近島嶼為研究場域,戮力收集標本、文獻所建構的熱帶植物知識,是金平整個熱帶植物誌概念建立高度倚賴的第二手資料。Item 日治時代頭前溪上游地區不要存置林野和番人所要地的環境變遷(2003/10/25-27) 陳國川; 葉爾建Item 美領前期菲律賓華商活動的歷史地理(1900-1930年代)—以砂糖貿易與木材業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 2020-06-??) 葉爾建; Yeh, Er-jian菲律賓華人來自福建和廣東,分別自十六世紀和十九世紀中開始,或操舟從事跨海貿易,或插足蔗糖貿易。本文利用1900-1930 年代的殖民材料和報章雜誌,探究美領前期當地華商活動的歷史發展和地理變化。分析菲律賓和中國閩粵地區交通連結的變化、移民人口移動方向的轉化,以及移民聚落的建立等議題。本文不欲鉅細靡遺地討論菲律賓華人的所有經濟活動變遷,而是企圖探究進入美國統治後,既有產業和新興事業的轉變。首先,美國在1930 年代中葉以後對外地砂糖輸入的限制,造成華人砂糖貿易商難以進入美國市場,僅能固守中國和日本的砂糖市場。其次,受惠於美領政廳所創造的經營環境,華人將觸角伸展至木材產業,並有更多華人移居至盛產林木的地區。最後,本文發現在美國和菲律賓經濟聯繫深化的背景下,華商的活動深受中國沿岸港口的易達性、港灣的工事啟動、限制小型船隻從事外貿,以及關閉南方部分港口等各項措施的影響。華人的經濟活動或受社會、經濟變化的影響, 或與資源分布高度相關, 而呈現獨特的區域分布特性。由於大多從事進出口貿易和米穀、布疋、雜貨等日用品販售的經濟活動,華人居住地域多集中在菲島外貿港口所在的大「埠」或鄰近小「社」。大埠在經濟圈內構成較高等級的節點,連結國際航線;小社則為等級較低的節點或聚落,必須依附於大埠的經濟活動。若干大埠吸納周圍數個小社構成的集合體,既構成了經濟圈,也成為菲律賓華人社群活動的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