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蔡淑真"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從地方建構區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2014-05-01) 蔡淑真; 李素馨Item 從地方建構區域:以東港為核心的新區域地理觀點(地理學系, 2014-05-??) 蔡淑真; 李素馨; Shu-Chen Tsai; Su-Hsin Lee本研究利用歷史回溯的方式,以東港為經濟樞紐,連結商品出口點成為線狀的經濟鍊,建構出東港溪流域南北岸與國際經濟的區域,再利用新區域地理的觀點關注地方與區域的經濟關係。從東港歷史的回溯可以看出,十六世紀已經形成候鳥經濟連結中國東南與台灣西部沿海,而十七世紀上半葉在荷蘭時期建立的轉口貿易網絡已經架構了經濟區域的基本形態,明鄭與清康熙的經濟形態均承襲於此時期,延續的結果僅是流域經濟的向內延伸,重點是運輸網絡已經在東港形成經濟凝結核,只要網絡不斷裂,位於網絡周邊的商品都會被吸引入內。因此東港溪上游區域的形成,除了族群、文化或政治因素之外,經濟可視為背後最大的區域形成主導力,且清康熙四十年前後的經濟權繼承行為是關鍵點,並認為區域地理的研究須考量區域自身的動態本質,不侷限於已經僵化的區域範型。以經濟現實為區域基礎的研究顯示:十六世紀開始以資本積累為主要目的,建構起商品需求與供給兩地之間的層層剝削制度,最終導致區域內的資源枯竭、族群取代、階級流動等地方回應;荷蘭時期以台灣做為東亞的轉口貿易中心,再以大員為區域經濟的中心,東港獨特的鯔魚、鹿製品與稻穀是經濟鏈上的主要商品,多尺度的建構區域經濟,顯示出地理區位的重要功能,這個地理區位成為區域互動的媒介。區域經濟網絡的長期建構,開啟稅制的承襲,就漁業項目來說,不管是鯔漁、魚稅、港稅、港餉銀或烏魚旗,當區位不再重要時,資源的獨特性就會成為區域維繫者認同的焦點。Item 論換位重置下的調適模式與創造性破壞:以屏東平原水分配為例(2020) 蔡淑真; Tsai, Shu-Chen本研究立足於水的新區域與新自由化為視角,探討水分配的過程中,以區域融合為政策目標的理論觀點與經驗分析。本研究目的有四,包含一、梳理水分配的系譜與衝突問題的根源。二、以地方尺度的衝突案例歸納區域融合的問題。三、以理論觀點解釋分配與區域融合產生的新區域。四、從新區域發展過程中建構水分配的優化。取水空間成為政經交會的結點,以水分配的合理性為脈絡的系譜考究後發現,水分配歷經現代秩序及失序後,正處於全球分配的新秩序中,而台灣在水帳不明與管理失靈的雙重條件下提供仿生資本積累的環境;本研究基於分工而提出的「換位重置(Shift-Reset)」是主要命題,梳理分工的時空耦合以界定研究範圍;藉由地下根莖的概念連結碎片與異質性是研究策略。取徑後結構主義對資本主義反思的思維為主要論述方法,以屏東平原上的地下水分區作為研究的主要空間範圍,並將時間範圍聚焦於1970年至今的水分配高張力時期,採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個案研究法、次級文獻法、訪談法、田野考察、三角檢證等。五個研究個案發生水衝突的時間範圍從1973年到2017年,空間範圍分布在地下水分區內,行政範圍包括高雄市與屏東縣,分別是「新園鄉埋管補償」、「里港鄉封井斷電」、「大潮州人工湖」、「萬丹鄉凍弄井」、「美濃區反深水井」。經由五個地方個案的研究分析與討論後發現,屏東平原的水分配在近半世紀以來有劇烈的變遷,空間範圍由地面水擴大到地下水區,行政範圍也含括高雄市與台南市,尤其在產業轉型中,水分配突顯出政治與經濟為了回應自身於全球分配的處境,所做出的調適模式與地方影響,同時有以下具體結果:一、換位重置的角色是隨新自由市場而動態展演,權益相關者服從指令,在分工過程自利。二、仿生資本藉由生物特質中的最低資源成本發展出:多權責尺度的分工、鑲嵌與滲透、調適與演進、優化期待的投資等方法。三、區域融合的目標,透過轄域、解域再結域的過程進行,但在對話空間仍存在異質性時,衝突將持續發生。四、新區域的自明形式是特殊的社會凝聚力,可有效抵抗仿生資本的轄域。五、仿生資本於區域融合過程中以「創造性破壞」與「破壞性創造」的交相作用,有效操作變革、創新、改善等有爭議的進步,指導新區域邁向優化的迴路。六、市場代理是連結政治與經濟的重要機制,能用貨幣與契約進行空間再結域以及權力的再鞏固,執行優化迴路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