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蔡錦堂教授"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灣視障教育發展─以臺北市立啟明學校為探討中心(2014) 李佩欣台灣盲啞教育首見西方傳教士甘為霖在台南成立「訓瞽堂」。北部的視障教育則較南部晚了約27年,起始於隨日軍來台的軍醫木村謹吾在1917年於自宅設立的「木村盲啞教育所」。木村教育所隨著總督府在台教育政策的演變,先後改制為私立台北盲啞學校與台北州立台北盲啞學校,除了教導鍼按、樂器等技職能例外,也敎授國語、算數、體操、修身等近代教育課程。 戰後,配合西方特殊教育思潮引進,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政權將日治時期的台北州立台北盲啞學校配合制度的改革,經過三次更名,二次遷校,最後終於抵定盲、聾分流設校的政策。在制度面的敘述,文中也敘述作為視障教育樣版的台北啟明學校歷任校長,在不同時期政策下的治校風格。 戰後台灣的視障教育無論在教材、輔具、教學方式上都有著快速且長足的進步。本文寫作也從視障者與外界溝通最重要的媒介-點字,作了沿革與種類的說明。同時也敘述了視障教育與輔具的改變與創新,並將點字語教輔具在教學現場中,配合不同學科領域的學習策略,反映出視障教育教學現場的多樣化。 視障生透過不斷創新的教材教法與教輔具,增進了學習效能。與此同時,是否具備行動能力,進而發揮所長也備受關注。因此,「定向行動」課程的訓練對視障生來說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 無論何種類型的教育主體都是「人」。文中探討了政策、設備、教學方式的演變後,筆者得到透過台北啟明學校所提供的視障教育,提供了視障者人生道路上更多元的選擇機會的結論。不同於早期台灣盲人淒苦的處境,視障者在按摩業界、學術界、教育界、演藝圈、體育領域有著顯著的成就存在。 透過以台北啟明學校為探討中心,從設校沿革到戰後視障教育思潮、教輔具、教學方法的演進,期使將台灣視障教育發展的歷史脈絡描繪得更為清晰、完整。Item 日本殖民時代臺灣的「教育映畫」之研究—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為中心(2011) 佐藤重人映畫於19世紀末誕生,臺灣亦於映畫誕生同時期割讓予日本。日本殖民統治之下的臺灣,映畫究竟如何被接受,如何普及開來呢? 本論文則將焦點置於探討日本殖民時代於臺灣所放映的映畫,特別是非戲劇類的「教育映畫」。於臺灣最早上映的教育映畫,為1899年9月於臺北十字館所上映的「美西戰爭」一片。1920年左右映畫大量被作為進行教育的工具而受重視,1934年左右開始則有涵蓋於教育映畫的文化映畫與記錄映畫等名稱出現,如此演變被認為與戰時體制或統治者政策有密切關係。當時臺灣教育映畫直接受到日本教育映畫的影響。1920年代後的《臺灣日日新報》中刊載了許多教育映畫相關報導,對於殖民地時期的臺灣來說,與宣導日本國民精神的教育映畫相較,亦屬於教育映畫一環的宣導映畫(包含了衛生、防火、納稅等等)或交通映畫同具影響力。 中日戰爭爆發後,映畫稱呼自教育映畫轉為文化映畫,文化映畫上映數量增多,上映次數亦增加。戰時自德國進口政治宣導映畫的日本,企圖利用德、日文化映畫影響臺灣思想、輿論、意識、行動等各層面,遂因此強制規定上映這些為政治宣導目的所製作的文化映畫。《臺灣日日新報》中亦出現相關映畫記事的大幅報導 本論文將映畫分為戲劇類與非戲劇類,並將重點置於非戲劇類之教育映畫。而《臺灣日日新報》的記事報導為本論文的重要資料來源,雖《臺灣日日新報》中的「教育映畫」定義仍多所模糊不清,但本論文在探討教育映畫對臺灣的影響的同時,亦試圖盡可能釐清教育映畫的範疇。Item 日本治台前來台日人之研究(1874─1895)(2011) 岡部三智雄日本開國後,第一次海外的軍事行動,就是台灣的牡丹社事件,日本派出的士兵多達4,500名左右,因此已有不少的日本人來過台灣。關於這個事件,已經有很多研究成果,不僅是事件的經過,或是軍人的偵察行動等。可是,從日本軍隊撤退後,到日本根據《馬關條約》領有台灣之間,來台日人的研究幾乎沒有,似乎除了領事上野專一等兩三個人以外,沒有日本人來過台灣。 但是,在台灣跟日本的歷史上,牡丹社事件後,至中日甲午戰爭之間,是決定日本領有台灣非常重要的時期。 本論文調查這個時期來到台灣的日本人,他們的來台動機、目的、背景等,以及來台前的日本情形。藉由他們返國後的報告,分析他們所看見的台灣情形,並理解他們對台灣的認識為何。 經本文的整理,這時期來台者的類型不盡相同,筆者依照來台者的身份,分為三類:政治方面(軍人、官吏)、經濟方面(茶、砂糖、樟腦等業者)、知識階層(學者、記者),分別從他們的立場,討論來台後的遭遇、見聞等。 最後,若言及這些來台者,與當時日本國內的南進論等思想之間的關連,筆者找到的來台者人數仍然有限,僅止於31名,雖然想進一步瞭解他們的思想,但考量到目前的資料不多,因此本文主就部分來台者的個人事蹟,羅列介紹。 雖然來台者人數不多,留下的報告有限,但透過本文,仍可以看到當時台灣的情況,理解日本主張領有台灣的理由。筆者認為本文收集的資料,對於研究日本欲領有台灣的背景,提供了另一種角度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