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詹進發"
Now showing 1 - 12 of 1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不同流向演算法與集流閥值對數值地形模型河川網路萃取之影響(地理學系, 2006-11-??) 莊永忠; 陳永寬; 詹進發一般傳統水系萃取透過人工測繪具寬度之河川網路,雖具一定準確性,但作業緩慢耗時。利 用網格式數值地形模型萃取集水區河川網路,較人工測繪快速有效率,但其正確性因流向演算法 與集流閥值設定而異。 本研究以台北市雙溪流域為試區,使用5 m 網格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配合6 種流向演算法 與12 等級集流閥值,進行河川網路自動化萃取,並對照1/5,000 地形圖之河流線,輔以人工判釋, 檢核其網格空間對位誤差。經整合演算結果發現,多流向演算法與無限流向演算法在1 級河與2 級河部位造成誤授比率明顯高於其他演算法,並有斷流現象,但卻能有效凸顯下游外雙溪部份之 河寬表現;集流閥值設定主要影響河川長度與支流數,對河寬影響不大,但其值增加則能有效降 低多流向演算法之誤授率。整體而言,不同流向演算法主要差異在於河寬推估,河川中心線彼此 間差異極小,但與人工測繪基準圖層仍普遍存在1 至8 個網格之河道對位誤差。綜合評估結果, 特定的流向演算法因其在河川網路上下游表現之優劣不同,後續研究建議依坡度與級序分段採用 不同之流向演算法整合運算,將有效提升水系萃取準確率。Item 不同網格解析度與流向演算法對蓮華池集水區地形指標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07-12-01) 莊永忠; 廖學誠; 詹進發; 黃正良Item 不同降雨入滲情境對蓮華池集水區水文模擬之影響(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10-08-01) 莊永忠; 廖學誠; 吳治達; 詹進發; 黃正良Item 不同降雨入滲機制對蓮華池集水區水文模擬之影響(2009-01-01) 莊永忠; 廖學誠; 吳治達; 詹進發; 黃正良Item 反演法於邊坡穩定參數之推導--以蓮華池集水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11-08-01) 莊永忠; 廖學誠; 詹進發; 黃正良Item 地景指標與溪流水中硝酸鹽濃度關係之探討--以水里溪上游集水區為例(中華水土保持學會, 2012-06-01) 葉春國; 廖學誠; 詹進發; 黃正良; 薛美莉Item 形指標與土壤水份演算模式於水文敏感區劃設之應用(2007-01-01) 莊永忠; 廖學誠; 詹進發Item 應用志願性地理資訊於社區物種調查之研究(地理學系, 2014-11-??) 郭芳妤; 詹進發; 許世宏; Fang-Yu Kuo; Jihn-Fa Jan; Shih-Hung Hsu台灣擁有豐富而多樣的自然生態資源,而物種調查將有助於維護物種之多樣性與生態平衡。然而,台灣生物多樣性高且分布廣闊,調查工作往往需耗費龐大的人力、物力、經費與時間成本。故本研究採用志願性地理資訊(volunteer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VGI)的方式,鼓勵社區民眾參與社區之物種調查工作。藉由社區民眾對社區當地的瞭解與使命感,有效且快速地蒐集物種調查資料。望社區民眾可經由親身參與物種調查之工作,更加瞭解及關注社區生態環境之現況,體認生態保育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提升環境保育意識。而近年來隨著行動科技的快速發展,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日益普及。為使物種調查之工作更加快速且便利,本研究利用多數智慧型行動裝置所擁有的即時定位、無線網路及照相等功能,建置社區物種調查系統App。該App 可作為物種調查之工具,並提供適時適地之物種資訊查詢服務。此外,本研究亦透過物種空間資料庫與網際網路地理資訊系統(WebGIS)平台之建置,提供社區物種資料分享、管理與分析等服務。Item 水里溪上游集水區土地利用與溪流水中硝酸鹽濃度關係之探討(中華水土保持學會, 2008-06-01) 葉春國; 廖學誠; 詹進發; 黃正良; 薛美莉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於探討土地利用與溪流水中硝酸鹽濃度之關係,並以水里溪上游集水區作爲探討對象。結果顯示,研究區溪流水的硝酸鹽濃度與流量呈正相關,隨著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研究區最主要的土地利用類型爲林地,其次爲檳榔園,再其次爲建地及草地,研究區內的土地利用型態與當地農業發展的歷史變遷有關。此外,根據皮爾森相關係數分析後得知,研究區溪流中硝酸鹽濃度與農業土地利用面積比例呈正相關,尤其是濱水帶25 m及50 m內之檳榔園比例與溪流中硝酸鹽濃度關係最爲顯著正向。由於研究區檳榔園大都緊鄰溪流兩側,爲了避免上坡過多營養鹽隨著地表逕流或泥砂流入溪流中,本研究建議將溪流兩側50 m寬濱水帶設爲森林保護帶,以攔截泥砂並過濾水質。此外,農業開墾位置及其施肥耕作方式亦應特別留意,如此將有助於未來集水區經營的永續發展。Item 水里溪上游集水區地景型態與溪流水質關係之研究(2006) 葉春國; Chun-Kuo Yeh本研究目的為探討地景型態與溪流水質關係,希望能提供資訊來協助集水區尺度的土地管理。本研究於水里溪上游五個集水區對14個水質變數進行歷時14個月之溪流水質監測。首先利用不同的統計方法呈現水質變數於空間上的變化及對水質資料進行縮減及資訊萃取,此外,以五個集水區之土地利用比例及地景生態指標分別與溪流水質變數進行相關分析,並探討濱水帶與整個集水區之土地利用情形何者對溪流水質影響較大。結果顯示,WC-4及WC-5取樣點有較高的SO42-濃度,可能為地質條件差異造成;因素分析萃取出五個因素,此結果顯示沒有單一且特別明顯的因素可以解釋14個水質變數的變異情形;集群分析可將集水區分為三群,月份則可區分為二群;溪水中NO3-濃度與檳榔園比例於濱水帶25公尺內呈顯著正相關;地景破碎會使溪流量增加,且檳榔園比例較多使溪流量變動較大,而森林具有調節流量功能;森林及草地區塊面積較大及完整,溪流水中Cl-及NO3-濃度較低。因此,未來國內集水區水質研究可運用多變量分析途徑來協助集水區水質的特徵化及水質監測計畫設計的最佳化,此外,地景生態指標為一項有利的工具,可用來監測溪流水化學改變。Item 蓮華池集水區地形指標空間變異之分析(2007/05/15-18) 莊永忠; 廖學誠; 詹進發Item 蓮華池集水區水文敏感區動態變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理學院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2008-03-01) 莊永忠; 廖學誠; 詹進發; 黃正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