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謝馨儀"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EMDR介入PTSD治療歷程與效果之個案研究(2011) 謝馨儀EMDR是一項緣起於西方國家的新興治療方法,目前已有許多研究證實其對創傷之療效,然而臺灣地區缺乏相關研究,故本研究試圖應用EMDR於國內之臨床心理治療實務、進行一個探索性的個案研究,藉此瞭解PTSD案主在參與EMDR治療過程中的經驗,以及評估PTSD案主在接受EMDR介入過程及治療前後的差異,企盼國內應用EMDR的起點自此開啟。 本研究之PTSD案主在接受美國總會認可之EMDR治療師參與治療,於結案後,由研究者邀請成為研究參與者。研究者於EMDR治療結案後四個月及六個月,與研究參與者及其太太進行訪談、並進行觀察,並在徵得研究者參與者同意之情況下,蒐集治療過程中的相關紀錄以及案主自我觀察紀錄。研究者將PTSD案主於接受EMDR介入前後之歷程撰寫成為一治療案例,並且將有關資料進行整合與分析,歸結出 PTSD 案主在參與 EMDR 治療過程中的經驗,以及 PTSD 案主在接受EMDR 介入過程及治療前後的差異,並進一步討論PTSD案主使用精神用藥之影響。 本研究之整理與發現如下: 一、本案例之PTSD案主與太太共同參與前後為期四個月、共計19次的療程,期間透過EMDR處理了三項創傷事件,案主的身心狀況獲得大部分的舒緩,因此結束EMDR療程,在後續的追蹤亦發現案主的身心適應狀況相當穩定,並無嚴重的復發情形。 二、本案例之PTSD案主在參與EMDR治療過程中的認知想法轉換為正向、情緒感受則消除了負向情緒;案主在EMDR治療過程中的生理感受較不敏銳,但在治療結束時皆能進入放鬆之狀態。 三、經歷嚴重發病及EMDR治療之後,本案例之PTSD案主大多數的症狀已經解除,在身心警覺度和生活功能方面,相較於發病前的程度是有差別的;然而在面對生活中的壓力源時,案主能夠運用EMDR治療過程學習到的新技巧進行自我安撫以恢復身心狀態的平衡。 四、本案例顯示出EMDR的介入以及精神藥物造成PTSD案主的身心症狀改善情況是二者相輔相成造成的效果; EMDR治療師與案主所建立的信任關係開啟了案主穩定接受身心合併治療之契機。 針對上述研究結果,研究者進行以下討論:(1) 案主「發病」後的生理症狀及求助管道,反應出國人的壓力反應及求助行為;(2) 本案例之EMDR介入過程,協助案主正視與處理創傷議題,且介入過程符合創傷療癒之原則與策略;(3) EMDR之介入,有效協助臺灣地區案主解除情緒和生理症狀,並造成認知上的轉換,顯示EMDR具跨文化之效用,且案主之改善情況符合國際創傷性壓力研究學會治療指導手冊所提醒治療目標新興之關注面向;(4) EMDR合併藥物治療,打破案主生心理的惡性循環;(5) EMDR介入與案主自陳之進步情形,療效呈現一致上升的現象。 研究者針對研究結果及相關討論,建立一則以EMDR介入治療PTSD之邏輯模型,並進一步提出有關實務及研究上的建議,以供後續參考。Item 分析臺灣公部門觀光廣告之動態圖像設計做為品牌形象參考(2024) 謝馨儀; Hsieh, Hsin-YI近年來網路數位時代的興起,各種形式的廣告充斥於生活周遭,在資訊過度膨脹的環境中,傳統平面廣告的傳遞方式儼然不足以吸引更多大眾的目光。因此,如何以新穎又富有趣味的互動方式將平面形象宣傳有效傳達給觀看者已成為重要課題。本研究觀察近年來臺灣公部門觀光廣告有別於以往較為嚴肅、沉悶的市政宣傳,而是將活動宣傳影片使用大量動態圖像設計並結合音效強化傳播效果。過往研究較多為動態圖像設計的應用或是創作研究,相對於形象宣傳主題及手法甚少被探討。因此,本研究採用文本分析法,探討透過動態圖像設計所傳遞的城市形象。經本研究觀察分析三大發現,一、透過宗教信仰、特色地標及在地美食來傳遞臺灣的城市意象,經由這三大類別做為代表性,並以這些代表性視為傳遞城市意象的關鍵元素。二、運用動態圖像的手法傳達訊息與形象成為重要方式,不僅可以增添趣味性也能夠傳遞城市形象。可以說明觀看者對於廣告呈現的形式喜好逐漸在轉變且接受度更廣泛。三、廣告的時間節奏以音效結合重點特色元素作為轉場,意即圖像與音樂節奏互動下所產生的色彩及型態變化。Item 劉以鬯小說的空間書寫:以《酒徒》、《對倒》為考察對象(2021) 謝馨儀; Hsieh, Hsin-Yi香港文學的研究脈絡裡,資深報人劉以鬯被視作香港現代主義的代表作家。與他相關的研究,大多聚焦在「現代主義」、「創作技巧」、「小說形式」等文學面向,肯定其對香港文學發展的貢獻與小說創作的實驗精神。然而細讀文本,發現同樣以香港為背景的小說,卻傳達截然不同的空間意識,突顯作家站在不一樣的位置書寫香港城市,這與劉以鬯南來移民的背景有所關聯。因此本文先從作家的身份歷程切入,再以《酒徒》、《對倒》為考察對象,透過小說主角的行爲與出入場所,分析小說所呈現的香港六、七十年代的空間文化。從空間主體的差別與觀照視角的轉變,論述人與城市的關係,反映作家身份的移轉,還原其眼中香港的生活空間。藉此呈現隱藏背後多重複雜的殖民文化、移民情結與商業取向的文化空間。本文在空間理論的基礎上,分析小說空間,連結作家身份的轉變,論述劉以鬯從移民過客到尋找本土位置的過程中,如何觀照香港從一座「浮島」到根著「我城」。在章節安排上,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方向與動機;第二章,先梳理劉以鬯多面向的文學身份與生平經歷,呼應其不同時期作品所展示的空間意識;三、四章為主要文本分析,藉人文地理學與都市相關理論,分別論述小說中香港的空間書寫。《酒徒》一章,論述從南來文人的角度,觀看香港的位置,闡述香港的文化空間與背後的逃避主義;《對倒》一章,從角色的都市漫遊,書寫日常空間;第五章為結論,回顧各章研究成果,論證劉以鬯經驗中的空間與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