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賴念華"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心理師參與心理劇之負向經驗及其轉化(2021) 白泰澤; Pai, Tai-Tse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法,主要使用個別深度訪談,在個別訪談資料不足之處,則以通訊訪談的方式作補充,旨在了解心理師參與心理劇之負向經驗及其轉化的內涵,以及分析心理師參與心理劇之負向經驗及其轉化的脈絡,本研究共有一位前導研究者和九位心理師參與。本研究結論如下:(1)心理師參與心理劇之負向經驗內涵分布在特定階段和橫跨不同階段,特定階段包括團體內和團體外;(2)心理劇的影響力有相應之衝擊與限制,同時心理劇也能催化負向經驗轉化;(3)不良的互動形成心理師的負向經驗,而團體內和團體外的正向互動則能形成轉化;(4)團體中創造力準則運作不良時,會影響導演、輔角的自發性與創造力,心理師期望導演有自發性與創造力,也給予輔角自發性的空間。此研究結果呈現以下意涵:(1)導演可以考量在招募成員時,或團體一開始的時候,分享成員可能出現負向經驗的情況,同時有心理師表示參與本研究讓他知道原來也有其他心理師有參與心理劇之負向經驗,如此未來心理劇的成員在有類似經歷時可以獲得普同感;(2)想要擔任導演的人要對心理劇這個強而有力的工具,讓許多人獲得正向的意義,但仍有其相應的衝擊或帶來負向經驗的風險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當成員反應參與心理劇團體有負向經驗時,導演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透過心理劇的替身或分享等技術,協助成員轉化之;(3)導演在帶領團體時,要能夠理解成員是否與團體領導者、其他成員或者團體中的事件有了不良的互動,同時協助成員能從與導演本身或其他團體成員的互動中,獲得矯正性的經驗,或是協助他尋找適合他的導演、團體,或鼓勵他從團體外的互動中獲得協助;(4)導演在進入團體前可以協助自己暖身,讓自己在團體中能夠保有自發性與創造力,同時能夠給予輔角自發的空間,邀請輔角進入協作的歷程;而當導演自身受到平行議題影響時,能有所覺察,並適時地自我揭露,以一個真實的人之狀態與成員互動。Item 成長團體中藝術媒材的介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 1997-09-??) 賴念華; 陳秉華; Nien-Hwa Lai and Ping-Hwa ChenItem 災後心理重建歷程之合作行動研究(2002) 賴念華; Nien-Hwa Lai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後,以台北「凱悅安心服務站」為例,以行動研究來探討心理衛生工作者在災後危機處理的行動方案及策略;接著進入中部災區之「山城國小」,藉行動研究來探討「表達性藝術治療」在災後心理重建工作的行動方案及策略;並建構以「學校為基礎」的災後心理重建之行動方案;最後,反思災後心理衛生工作者的轉換歷程。 本研究在「凱悅安心服務站」部分,以服務台北東星災區安置在凱悅飯店之災民為對象,工作時間包括一個月的災後駐站服務,以及撤站後持續為期兩年的案家服務歷程;隨即在災後三個月與藝術治療種子教師進入「山城國小」,依照該校需求調整災後心理重建工作方案,其中包括為期半年的「兒童假日生活營」,以及為該校教師、家長舉辦的「親師懇談會」,在災後十五個月進行該校「教師成長工作坊」。本研究在處理災後心理重建歷程中發現,因工作時間、對象、地點的轉換,需透過不斷的督導與省思來產出新的行動策略,以因應災後混亂現場的變化。同時研究者的角色與行動也隨著進入時間有所轉換;進入現場前,我以一位諮商實務工作者產生行動,企圖解決災後現場問題為始;到現場後,發現需與其他心理衛生工作者及教師合作進行「協同研究」;最後,發現心理衛生工作者對現場理解依舊十分有限,而邀請山城教師共同進行「合作行動研究」的過程。 經歷長達二年介入災後現場工作,研究結果依著時間序分別以台北「凱悅安心服務站」、山城國小之「兒童假日生活營」、「親師懇談會」、「災後教師成長工作坊」四部分呈現;每一部份都以敘說方式描寫,將過程中的省思與行動策略一併呈現。之後,我與一位案主的互動歷程,以及合作行動研究者之信件對話的會心過程,以詩作文本呈現在第五章「生命交會的對話」,藉以凸顯助人工作中「關係與理解」的重要。 最後,依本研究過程整理出「表達性藝術治療」處理災後哀傷、失落的行動方案與策略;災後心理衛生工作者危機時期的行動策略;災後以學校為基礎的心理重建工作方案;災後研究者對心理衛生工作者、研究方法、以及在專業知識與專業中的自我省思。本研究藉由省思中再反思來產出新的視框,透過不斷的互動與對話來理解災後現場的人、事、物,進而能對本土災後心理重建歷程多了一份瞭解與再建構。Item 簡介藝術治療及其特色(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 1996-08-??) 賴念華Item 臺灣身心障礙者母親在不同時間點之困境與服務需求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2020-03-??) 賴念華; 李御儂; 羅子琦; 蕭雅雯; Nien-Hwa Lai, Yu-Nung Lee, Tzu-Chi Lo, Ya-Wen Hsiao本研究從台灣本土文化脈絡向內聚焦,以障礙家庭生命發展為縱軸,探究身心障礙者母親的生命經驗與服務期待,以補現有文獻之缺。研究以天使心家族基金會會員及同儕家長為研究對象,經五場焦點團體訪談十五位來自都會區之身心障礙者母親,發現其困境與服務需求可依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軸線切分為階段性與跨階段性兩類。階段性含(一)診斷期:困境為難以言喻的情緒、來自家人的壓力;需求是重要他人理解與支持;(二)早療復健期:困境為取捨職涯與家庭衝突、孤立無援心力交瘁、顧此失彼難為母職;需求有極需身心喘息服務、尋求親職衛教資訊、夫妻合力增進理解;(三)進入教育體系期:良莠不齊的教育環境、獨自教導障礙兒與健康手足的挑戰;需求有同儕與丈夫的支持、健全友善的教育環境;(四)離開教育體系期:困境為障礙兒獨立生活及安置的困難、與障礙兒和丈夫共處的窘境;需求有找回自我與重拾關係、優質且充足的安置機構。跨階段性困境為(1)社會汙名化的困窘、(2)缺乏溫度的專業人員、(3)醫療與社福系統的分歧;需求為(1)專業人員的理解與支持、(2)同儕家長間的互助扶持、(3)單一窗口的個管服務。研究者試從本土文化脈絡視角提出初步討論與建議:(一)受訪者以充足性與提升性需求為主:(1)母親自主意識提升、(2)社會倡議去污名化、(3)重視身心障礙者母親心理健康;(二)夫妻關係是母親的身心健康基礎;(三)同儕家長互助網絡之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