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陳岫傑"
Now showing 1 - 1 of 1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臺南縣倒風內海人境化之研究(1624-1911)(2002) 陳岫傑本文的主要目的係針對臺灣西南部的一個潟湖(倒風港、倒風內海),進行歷史地理的研究。倒風內海的存在最早可以回溯至荷蘭統治時期,歷經內海環境的變化,今日僅存魚塭,以及一些地名可以證明。由於河道的變遷,尤其是急水溪與八掌溪兩條河流的輸沙,導致倒風內海在某些時段的浮覆程度不一。 本文透過地球物理學的成果,配合方志等記錄去釐出內海範圍,尤其是康熙58年(1719)左右的內海範圍。大致可知,十八世紀期間的陸化可稱為初始時期。十九世紀期間為加速陸化時期,並且陸化地區呈現明顯的區域差異。 由早期麻豆社原住民的生活領域,到漢人的農墾漁殖活動,逐漸確立生產空間與生活空間。透過荷蘭古地圖、文獻,可推測倒風內海形勢,其中某些地點、地名的釐清,和歷史的變化而逐漸清晰。 在研究時間斷限中,倒風內海為一個陸、海間雜區域,而相對於不同的環境基礎,維生方式各有不同。內海中魚塭眾多,陸化土地含有水田、旱園、荒地、草地。其中不乏水利設施興建,惟地力不高。內海中的土地贍養力的差異,正可與陸化的先後,人為拓墾進行的時間、方式,相互印證。海域維生方式有淡水魚塭、看天魚塭,透過水層、魚種生態特性進行。陸域活動則有旱園、水田,以及水田、養魚兼營的方式。 倒風內海生活空間的建構,以聚落的形成為代表,亦即「人境」形成。由聚落性質、空間分佈得出的特色是,內海聚落形成時間,同陸化的過程,有契合之處。隨著主要河流的改道、延長,鄰近地區較早有建立。相對內海中央的聚落,形成時間較晚,其中與地質構造亦有關連。聚落的居民來源,亦多來自鄰近聚落。內海聚落的規模、血緣類型,與聚落形成時間、來源有關。 倒風內海地區海、陸交通路線,對某些內海聚落在商業、交易活動上,有決定性影響。再從倒風內海的空間分割情況中,透過通婚圈、日治前期的行政區劃,以及早期購物活動的範圍,發現倒風內海此一自然環境單元,在整個歷史發展中,並無形成一個均質區域,而是在各個面向上,由周遭的數個大聚落所分割,也形成日後分屬數個鄉鎮的結果。同時,這種空間分割情況,在整個歷史演變、自然環境基礎的差異中,似乎可以窺見其端倪。 本文對倒風內海的研究,對於臺灣西南部的開墾,提供一個較不同的觀點。臺灣並非一均質島嶼,臺灣西南部地區也非一完全平坦地帶,至少仍存有大小、數量不一的內海(潟湖),對於這些不同於陸地的環境,拓墾方向與過程,維生方式的內容,以及拓墾時間上的差異,可以提供日後對於內海研究的一個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