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 Wan-Ling"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探討中國傳統影壁結合新中式風格之應用(2023) 陳宛伶; Chen, Wan-Ling影壁是中式建築中獨具特色的單體建築,常見於各種宮殿、寺廟、花園、宗廟、民居等建築中,不僅象徵著深層的文化底蘊和厚實的人文風采,堪稱是中國傳統建築中具有「華人性」的特徵。由於現代建築西化的影響,傳統建築特色正逐漸式微,中式傳統建築是華夏文化的傳承,為了傳承華人文化的發展,本研究結合新中式風格,將傳統影壁應用於空間設計中,冀望新形式的導入能呈現嶄新風貌;對華人建築文化的發展略盡綿薄之力。随著現代設計多元化的發展,新中式風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透過「薪火相傳」的概念,探討影壁的形制發展歷程及傳統建築中「天、圓、地、方」、「分金線」與「座向」的美學概念融入在現代空間設計之可行性,通過藝術形制、空間功能以及文化魅力等多方面的研究梳理,探索影壁對當代設計的意義,此外,本研究從實用性與美學角度,分析如何在實踐中體現影壁的創新應用,試圖賦予新中式風格的另期詮釋。研究結果有助於在充滿「華人性」的建築體中使其再現豐華,而通過對影壁的專家訪談與實證創作,探索其對當代設計的意義,提出將影壁融入現代設計的方法和建議。Item 艾咪.畢琦《三首布朗寧之歌,作品四十四》之分析與鋼琴合作詮釋探討(2023) 陳婉菱; Chen, Wan-Ling本詮釋報告探討之主題為艾咪.畢琦(Amy Beach, 1867-1944)於1899-1900年創作之《三首布朗寧之歌,作品四十四》,主要內容以鋼琴合作者角度出發,分析與探討詮釋方法。畢琦為少數於美國本土成長的重要女性作曲家,其作曲技巧多為自學而來,曲式結構嚴謹,但聲音色彩豐富多彩。本詮釋報告共分三個章節: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第二章文獻探討,概述詩人與作曲家生平;第三章以鋼琴合作角度分析與詮釋,依照樂曲順序〈The Year’s at the Spring.〉、〈Ah, Love, But a Day!〉、〈I send my heart up to thee!〉製作樂曲分析表格,簡述詩詞背景、分析聲樂與鋼琴旋律動機,闡述從鋼琴合作角度之詮釋方法;第四章結語。Item 華風遠被到南溟:清末民初新馬華社與祭孔研究(2015) 陳琬琳; Chen, Wan-Ling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之際,在各地主要的華人移民社群中皆出現過尊孔風潮,然而已對此最為熱中的區域當屬新馬一帶。本文研究區域聚焦於新馬,主要為吉隆坡、新加坡及檳城三個主要華人城市的活動,主要對象為祭孔及其相關社團及活動。 新馬大眾集體祭孔始自1899年吉隆坡各幫聯合祭孔,而新加坡在1908年到達高潮,檳城則至1911年始達高峰,進入1912年之後的尊孔運動在新馬華社仍在一段時間內起了重要的大眾凝聚作用。 本研究顯示,新馬地區初期受到海外維新份子鼓吹以及維新報刊的傳播,華社一時間引起尊孔風氣。直到清朝官方升祀孔為大祀,凝聚了新馬華社的群體認同。新馬大眾祭孔活動的趨向,表現出華人信仰對於社會的一種適應過程,由朝廷的下令號召尊孔開始,到流亡海外康梁的孔教支持者鼓吹的蘊釀,接著新馬當地華社商人的領導及推動,新馬華社的祭孔開始實踐並成為華社一股風氣,進入民國之後,華社領導層的更迭以及知識份子的主導,祭孔活動一則完全走入民間信仰祭典的其中之一,一則成為孔教會的會員活動。 本研究指出祭孔活動在新馬華社的在地發展及轉化,其社會意義在於跨幫社群的認同、大眾祭孔以及孔誕成為認可的公共假期。新馬華社轉化孔子的象徵符號,發展出本土的意識以強化華社群體認同,成為一場移民社會的在地化運動。 高深的儒家經典,並非普遍為一般民眾所能接受,由華社領導層的支持,民間化的慶典活動以及祭祀禮儀的實踐,使其融合為民間的文化生活,並在大眾生活之中,形成共同的文化認同,進而能凝聚族群。清末民初新馬的尊孔意識發展出一場移民社會在地化的尊孔活動強化了全體華社群體認同,成為一個短暫而精采的聚族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