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Chen, Ying-Hsuan"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外消旋硝基烯丙醇經Rauhut-Currier反應之動力學光學分割(2015) 陳瑩璇; Chen, Ying-Hsuan動力學光學分割為簡單有效分離外消旋混合物的方法,而Rauhut-Currier 反應是生成碳-碳鍵的重要方式。本實驗嘗試以丙烯醛與外消旋硝基烯丙醇進行Rauhut-Currier反應,結合動力學光學分割,以去甲氧基奎寧為對掌三級胺催化劑,乙腈為溶劑,於室溫下反應,得到非鏡像異構比為1:1的產物,兩非鏡像異構物之鏡像超越值分別為24%和31%,但回收起始物仍為外消旋混合物;另亦以1,4-二氮雜二環[2.2.2]辛烷與對掌二級胺共催化的方式,使用苯甲酸為添加劑,於-20 oC的溫度下反應,非鏡像異構比最高為4.4:1,但產物與起始物之鏡像選擇性皆不理想。Item 擴增實境輔助英語單字發音學習系統(2022) 陳盈璇; Chen, Ying-Hsuan數位原生時代已經來臨,將科技融入教學,也一直是個廣受關注的議題,許多國內外研究紛紛指出行動設備搭配擴增實境對教學所帶來的益處,對於整合資源、創造學習環境等層面上都有顯著效果,讓虛擬物體將在真實世界中得到增強,還能使互動和介面變得更具親和力、引起學生學習動機、使學習者能沉浸於學習內容中等優勢。著眼於語言新進學習者往往無法看到文字法上反應出發音、及無法自我評估發音準確性的困境,本研究設計一套擴增實境輔助英語發音單字學習系統,目標是設計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語音發音模型,以便學習者可以輕鬆理解如何發音。並探討在不同教學方式與不同擴增訊息輔助下,國小生在英語單字發音學習成效上的變化。本實驗採用準實驗研究方法,藉由傳統教學方式、擴增實境聽覺教材方式、擴增實境視聽覺教材方式、擴增實境視聽覺加唇形對照教材方式,上述四種不同輔助資訊搭配的教學方式進行組間比較。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以純聽覺、視聽覺或是視聽覺加唇形對照的擴增實境整合,其立即後測效果都明顯高於傳統教學的學習者,表示使用擴增實境應用於英語發音的教學上是有顯著效果的。而擴增實境整合的三個組別之間學習效果上無顯著差異,值得注意的是,擴增實境視聽覺組對於看字發音的學習保留效果是有明顯優勢的。雖然唇形對照的教學設計仍有改善空間,但多數學習者仍對擴增實境中能提供反饋增加互動性的特性保持開放態度,也期待擴增實境系統能加入其他學科,由此可見擴增實境系統輔助學習有增強學習者學習成效與動機之效果。Item 《聽,1967》-〈歐樂思-史惟亮檔案〉重返部落影音紀錄(2018) 陳映璇; Chen, Ying-Hsuan2013年來自德國波昂東亞研究院的「歐樂思—史惟亮檔案」,由歐樂思神父無私贈與臺灣後,為19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再添一筆資料。2017年臺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的學生,帶著檔案中的錄音資料返回部落,本文以影像紀錄了該研究歷程,並試圖以紀錄片的手法將其呈現。 本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文獻的探討,透過「民歌採集」運動文獻的爬梳,試圖釐清1960年代學者發起「民歌採集」運動的始末與其時代背景;另一方面則是臺灣原住民主題相關紀錄片發展之概述,從中觀看相似主題之作品,作為製作影片之參考範本。第二部分為影片的製作,在內容方面,從田野調查與採集的訪談內容中,筆者整理出三個面向,作為影片發展的主軸,分別為:「族群歷史記憶」、「文化傳承現況」、「對至親的思念」,欲藉由在地耕耘部落文化的族人傳述,使觀者了解部落歌謠文化的內涵與現況,並有所反思;在技術方面,田野採集的現場未竟事宜,使得後製工作較為困難,此部分筆者試圖運用剪輯軟體final cut pro與聲音編輯軟體pyramix等,進行影像與聲音的修正。Item 若利維《五首咒語》給長笛獨奏曲之曲式分析與演奏詮釋(2015) 陳盈璇; Chen, Ying-Hsuan若利維 (André Jolivet, 1905-1974)為法國二十世紀的作曲家。他認為音樂來自於生活的感受,必須是人性化的真摯情感。作品《五首咒語》創作於1936年,一共包含了五首標題,分別是〈迎接談判者並祈求和平的會談〉、〈祈求即將誕生一個男嬰〉、〈祈求農夫辛勤地耕種換來富饒的收穫〉、〈祈求人類宇宙世界的和平做溝通〉以及〈為領導者的葬禮祈求他靈魂的安息〉。曲中深刻的描繪人類對生活最單純的需求以及最原始的情感表現,以模仿北非原始部落的儀式為創作發想,將長笛聲音比擬為祈求者真誠的祈求聲。 本文一共有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緒論,說明了研究的動機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為作曲家之概述,筆者分別討論作曲家生平以及其作品之分期;第三章為《五首咒語》之創作思想與背景,探討若利維之創作思想中的宇宙哲學思想以及《五首咒語》之創作背景;第四章為《五首咒語》之分析與詮釋,筆者分別討論了《五首咒語》中每一標題所代表的意義、樂曲的創作手法、曲式分析以及演奏詮釋等;第五章為本文之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