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Er-Jian Yeh"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前植民時期的臺灣地理知識(地理學系, 2009-11-??) 葉爾建; Er-Jian Yeh本丈旨在探討前清時期西方人建立之臺灣環境知識的特性。雖然日人對臺灣島的認識多根源其自身進行的探險和調查, {且統治初期的官員和知識分子並不因此忽略西人在條約港設立後(即1860 年代開始)逐步建立的近代地理知識的重要性。為說明以上論點,本研究針對地理或環境認識的面向,依序重建西人知識形成的網絡。丈章主要包含三個部份,首先,本文指出天津條約簽訂後條約港的開放使歐美人士(尤其是不列顛人)較便利進入臺臂,並將本島介紹至近代地理知識的體系中;其次,文章聚焦在這些西方先驅者如何探索和表現臺灣的環境;最後,本文歸納出上述人物形塑出之環境知識的特性。透過現存西丈資料的爬梳,本研究發現當時西方人所建立的臺灣環境知識,其地理範疇局限於島嶼西半部的非原和丘陵。他們的興趣多集中在自然特徵、原住民生活和產業的景觀。然而,此種由西方人建立的片面、不完整地理知識卻是日人領臺初期據以認識本島自然和人文的基礎,並間接催促殖民者進行更廣泛深入的地理調查。Item 前植民時期的臺灣地理知識(地理學系, 2009-11-??) 葉爾建; Er-Jian Yeh本丈旨在探討前清時期西方人建立之臺灣環境知識的特性。雖然日人對臺灣島的認識多根源其自身進行的探險和調查, {且統治初期的官員和知識分子並不因此忽略西人在條約港設立後(即1860 年代開始)逐步建立的近代地理知識的重要性。為說明以上論點,本研究針對地理或環境認識的面向,依序重建西人知識形成的網絡。丈章主要包含三個部份,首先,本文指出天津條約簽訂後條約港的開放使歐美人士(尤其是不列顛人)較便利進入臺臂,並將本島介紹至近代地理知識的體系中;其次,文章聚焦在這些西方先驅者如何探索和表現臺灣的環境;最後,本文歸納出上述人物形塑出之環境知識的特性。透過現存西丈資料的爬梳,本研究發現當時西方人所建立的臺灣環境知識,其地理範疇局限於島嶼西半部的非原和丘陵。他們的興趣多集中在自然特徵、原住民生活和產業的景觀。然而,此種由西方人建立的片面、不完整地理知識卻是日人領臺初期據以認識本島自然和人文的基礎,並間接催促殖民者進行更廣泛深入的地理調查。Item 前植民時期的臺灣地理知識(地理學系, 2009-11-??) 葉爾建; Er-Jian Yeh本丈旨在探討前清時期西方人建立之臺灣環境知識的特性。雖然日人對臺灣島的認識多根源其自身進行的探險和調查, {且統治初期的官員和知識分子並不因此忽略西人在條約港設立後(即1860 年代開始)逐步建立的近代地理知識的重要性。為說明以上論點,本研究針對地理或環境認識的面向,依序重建西人知識形成的網絡。丈章主要包含三個部份,首先,本文指出天津條約簽訂後條約港的開放使歐美人士(尤其是不列顛人)較便利進入臺臂,並將本島介紹至近代地理知識的體系中;其次,文章聚焦在這些西方先驅者如何探索和表現臺灣的環境;最後,本文歸納出上述人物形塑出之環境知識的特性。透過現存西丈資料的爬梳,本研究發現當時西方人所建立的臺灣環境知識,其地理範疇局限於島嶼西半部的非原和丘陵。他們的興趣多集中在自然特徵、原住民生活和產業的景觀。然而,此種由西方人建立的片面、不完整地理知識卻是日人領臺初期據以認識本島自然和人文的基礎,並間接催促殖民者進行更廣泛深入的地理調查。Item 帝國日本熱帶植物知識的形成:以金平亮三與Elmer Drew Merrill之學術網絡為中心(地理學系, 2018-05-??) 葉爾建; Er-Jian Yeh本文之目的在探討帝國日本熱帶植物知識的形成,以林業學者金平亮三(1882-1948)為例,檢視其如何在跨國脈絡下建立起熱帶植物地理的科學概念。金平亮三熱帶植物地理概念的建立深受不同網絡影響,其中又以他與美國植物學家Elmer Drew Merrill連結的關係最值得注意。金平曾長期任職於臺灣總督府的林業(試驗)機關(1909-1928),嗣後轉至九州帝國大學農學部執教鞭;Merrill則在二十世紀初於美屬菲律賓植物調查和研究機關擔當要職,1920年代中期後再回到美國本土接掌紐約植物園和哈佛阿諾德樹木園等單位。透過兩人在臺灣、菲律賓和東南亞等地植物採集與標本鑑識工作的相互支援,部分植物地理的議題進一步得到釐清。尤其是華萊士線北段的修正,更能說明臺灣和菲律賓之間植物物種的親緣關係。藉由熱帶植物知識發展的探討,本文認為:金平亮三的學術成就並非在蒐集最多的熱帶植物標本,而是有系統地組織前人獲取的植物知識,並達到初步描繪其所謂南洋植物相(flora of Micronesia)的成就。更重要的是:1900年代起,Merrill及其同僚以菲律賓群島、關島和鄰近島嶼為研究場域,戮力收集標本、文獻所建構的熱帶植物知識,是金平整個熱帶植物誌概念建立高度倚賴的第二手資料。Item 試驗場與熱帶殖民地:1900年代美屬菲律賓的農業歷史地理(地理學系, 2016-11-??) 葉爾建; Er-Jian Yeh1898 年,美國獲得菲律賓的統治權。美國在菲律賓之政廳為遂行殖民意圖,乃配合地理環境先後設立為數不少的「試驗場(experiment station)」和「種畜場(stock farm)」,以期發展群島的熱帶農牧業。基於選種、育種等農藝(agronomy)觀念發展而成的試驗場和種畜場,往往擔任多重任務。試驗場不僅嘗試移植外來之溫帶、熱帶農作物,並馴化當地植物,培育適合群島各式自然環境生長的穀物、牧草和果樹等。種畜場的設立有時供作肉牛、役畜的培育所,有時化身為鮮乳的供應場。Alabang 種畜場則較為特別,陸續加入血清製造和獸醫實驗等業務,堪稱是全菲律賓最具綜合性質的種畜場。本研究透過試驗場地點和位置的分析,初探二十世紀第一個十年美國在菲島經營殖民地農業的藍圖。具體而言,本文首先重建1900 年代菲島不同試驗場的地理分布;其次,將試驗場分類,並舉例說明不同類型的試驗場設立的主旨與區位選擇;最後,藉由以上發現探究美政廳針對菲律賓群島各區域所擘劃的農業經營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