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Zhuang, Lian-Dong"
Now showing 1 - 3 of 3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女性視角.男女關係 賴忻怡水墨創作論述(2018) 賴忻怡; Lai, Xin-Yi本論文是從現下的社會狀態以及筆者這段期間對週遭人、事、物的情感抒發和自省,並由此探討「女性視角.男女關係」,以男女間的衝突、矛盾、糾結、陰陽為論文的核心,討論男女的情感關係,並嘗試從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等方面來論述男女間互有消長的動態平衡關係,探尋引發衝突、矛盾和糾結的原因, 以及男女關係如何由各為個體到陰陽和諧的進程。 除此之外,筆者用不同於以往的繪畫創作方式結合自身想要表達的情感,作出更緊密的連結性,將自身的創作直接傳達到觀者的心靈,並期望能引起其共鳴。 創作中以「花與昆蟲」分別作為男女的象徵來表現;媒材中,紙材筆者選擇用一般的生宣、熟宣、蟬翼宣來繪畫,而筆材的部分則是選擇鉛筆、針筆、 毛筆來作為表現的方式。選擇鉛筆、針筆在一般的宣紙上是為了製造衝突感, 增加突兀的感覺。而筆者最後使用毛筆,來乾擦、濕染增加肌理的豐富性並製 造和諧感,同時藉毛筆的繪畫再度凸顯宣紙特性與優勢。 本論文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又分為四小節,分別是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研究內容與方法、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第四節名詞解釋。第二章女性觀點視角:男女情感關係的研究分為四小節,第一節男女親密生物性與情 感心理關係、第二節男女的婚姻與家庭關係、第三節男女情感衝突、矛盾與糾結、 第四節男女陰陽對應相融抽象概念。第三章不對等中平衡的男女關係又分為四小 節,第一節創作理念、第二節創作模式與方法、第三節創作媒材的分析、第四節 創作過程與步驟。第四章作品內容解析分為兩小節,第一節整體創作及作品脈絡 分析、第二節個別作品解析。第五章結論分為兩小節,第一節男女關係發展的創 作省思、第二節創作思維與方法的轉換。Item 妖怪、陰影與個體化—曾冠樺繪畫創作論述(2023) 曾冠樺; Tseng, Kuan-Hua本篇論文試圖以「妖怪」為主題,並以古今中外的妖怪、神仙、鬼、妖精、童話傳說⋯⋯等等故事為藍本,成為創作論述的主軸。本文對於神仙鬼怪是否真實存在,抱持存而不論的中性態度,而是將重點放在:「妖怪的形象為人心狀態的的一種顯現」,透過相關理論的研讀以及系列創作的探索,期望能更加了解群體、體察自身,進而達到思考激盪與自身療癒的目的,並開發出自身的創作語彙。本篇論文將會在第一章介紹整體論文的架構規劃,並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以及執行方式。而在本文第二章將會以藝術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脈絡切入,先以藝術人類學的角度探討妖怪傳說生成的原因,接著本文會引用瑞士心理學家卡爾 · 榮格(Carl G. Jung, 1875-1961)的心理學理論,並針對其中的「陰影」(shadow)、「個體化」(Individuation)等論述進行討論。在此章節中也會試圖推敲妖怪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其中會特別以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異化」(Alienation)以及馬庫色(Herbert Marcuse, 1898-1979)「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等理論,探討筆者所認為的現代人「妖化」現象。關於妖怪藝術作品中的圖像演繹和美感表現,將會在第三章進行探討,其中會整理相關藝術創作的系譜,並針對其風格美感進行討論。在本文的第四章、第五章將進入筆者本人的創作脈絡中:第四章先梳理妖怪系列的個人化意義,再針對創作技法和造型發想歷程進行討論,並在媒材表現和實踐上加以記錄、分析。經過上述理論的整理與分析,第五章接著以不同的子系列分別探討,筆者以《妖怪異域》為整個系列的主題,結合前述的心理學與社會學討論,以相應論述和圖像符號的延伸,在情境創作與風格開發的雙重面向下整合出個人的創作思路。Item 此曾在系列-影像在彩墨上的應用與創作探索(2016) 王明仁; Wang, Ming-Ren藝術是一種獨特感覺的記錄,表達出一種感覺、一種氛圍。透過對生活的敏感和獨特感受,去體驗現實世界的豐富多彩,透過學理和美學思想深入分析,探索表現題材的思想意涵,從議題的形塑到內容的規劃,終至創作的完成,是創作者在審視自我與相關環境條件對話之後的具體實踐。本創作研究擬定「此曾在」為探討的主題,從父親蒐集的老照片出發並以圖像作為介面,揭示影像和記憶透過時間作用產生的意義,做為水墨創作探究的觀點,冀望以構築嚴謹的創作試驗,激發自我創作能量以獲取經驗,並透過對於思想根源的審酌,完整建構創作歷程的論述與成果的展現。 本論文撰寫的內容,主要架構包括第一章緒論:闡述研究〈此曾在〉系列之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與範圍。第二章:影像的敘事以及紀念功能和視覺記憶。第三章 :〈此曾在〉系列的核心,是影像的記憶重構和歷史召喚,包含影像被解讀、誤讀、挪用及擬像等等。第四章:說明東方繪畫裡西方觀念的帶入及自身創作思維的對應。第五章:解析作品風格作為繪畫表現的探討,從肖像寫生到影像的擬真,攝影式繪畫的落實操作。第六章:關於〈此曾在〉系列的創作模式,題材概念的解讀,影像感的墨痕模擬和實地應用。第七章:整體創作作品解析,是創作意念與詮釋手法的實作。第八章:為本論文的結論,針對本創作研究提出綜合性的心得結語,以及展望對未來創作發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