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Facebook輔助高中美術教學之效能(2012) 林怡君; Yi-Chun Lin本研究旨在探討學習者於輔助高中美術教學之Facebook平台進行討論時,線上助教(亦為教學者、研究者)可輔以何種帶領策略與課程設計,協助維持並促進社群參與者之間的互動;進一步則延伸觀察在Facebook的功能輔助下,學習者運作相關資源情形與學習成效為何;最終,則藉觀察Facebook輔助美術教學的研究結果,推演此模式的意義價值與日後可能發展。 研究結果顯示,在課程設計面向上,線上助教(亦為教學者、研究者)操作宜採:建立良好師生關係,創造對話討論機會;提供豐富內容,爭取社群成員認同;建立即時溝通管道,開啟不同層級參與;善用平台介面,建立互評規範之四大作法。而在學習成效表現上,本研究屬以學術互動為主軸的社群環境,而學生的自評與互評能力在質量亦有顯著增長。因之,就Facebook輔助美術教學的意義價值上來看,若能維持對參與者的正向鼓勵、社群參與度、課程互動滿意度及個人學習能力之提升,則對群組成員的知識分享與資訊交流是有幫助的,同時,亦可提供日後以Facebook輔助美術教學課程的繼續發展動力。Item 原型理論下的凳子設計創作(2009) 林怡君本創作研究期望透過原型理論的研究確實地了解物品存在的價值,並應用至產品設計的發展過程中,提供設計師們在初步發展設計時仔細思考物品本身存在的價值,而不隨著潮流的腳步創作設計以減少社會資源的浪費。 本研究首先以柏拉圖哲學理論中和原型相似的「觀念」引入主題,接著藉由心理學與文學的原型理論論述,協助釐清原型理論的重點概念,深入探討原型在人類潛意識中的運作,後續將原型理論帶入設計領域時,才得以清楚地認知、應用於設計。本研究透過林銘煌所歸納的承襲、暗喻與踰越三種原型設計手法,發現概念與造型的相輔相成,因此本研究引用符號學能指、所指的思維,企圖拆解造型和概念兩者是如何相互輔佐成為最後的設計。本研究從探討的過程發展出一套造型與概念分析表,接著藉由原型相關的設計範例搜集與專家訪談的結果,分析概念與造型各自的詮釋手法,經驗證後發現造型與概念分析表可協助設計者回頭檢視設計的成果。最後研究者將以凳子作為設計的實踐,並以造型與概念分析表檢視個人之創作作品。Item 繪畫「時間力」的探索(2016) 林怡君; Lin, Yi-Chun摘 要 本論文旨在研究「時間力」作為一種觀看的可能性,當時間作用於繪畫上,提供的觀察角度,暗示出一種繪畫特有的時間維度,包括繪畫在其時間自身的運動張力中,蘊含的某些特性與差異,一方面包括繪畫上媒材運用的操作差異,一方面也指涉視覺繪畫如何也會不斷改變和影響觀看時間產生的時間力作用。 筆者試圖將時間的探尋拆解為「時間作為媒介作用出的痕跡」和我們「接收後反應出差異的時間感知」二層面,進行對話以檢視出筆者創作脈絡中「時間力」的運動樣貌,並且以自己作品中嘗試觸及的「時間力」為探索途徑,發展出繪畫中時間主體性之存在。 在設想以更為開放、更寬廣的角度來觀測藝術中有關時間的維度,將之推向另一個時間的真實在場,筆者藉不同作品中,對於時間操作所交織變化中的碎形樣式,在時間持續上、下加乘為縱軸與秩序關係變化為橫軸,置入不同佈局位置的「事件」物件,建構此階段的創作表現,發掘出藝術主動製造時間/世界的任何可能。 關鍵字:時間力、反秩序、時間自身、事件、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