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當代彩墨形式結構新蘊 —林洪錢創作論述(2008) 林洪錢; Lin Hung-Chien中國的繪畫向來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表現,對於形式卻較少去談論著墨。而在文人畫方面,陳衡恪認為「文人畫首重精神,不貴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優美者,仍不失為文人畫。」但是物質與對象的存在,終究必須以某種形式面貌展現出來。形式是物象的外貌,透過形式的呈現傳達出作者的觀點與思維。藝術的創造,一方面是感性的形式,一方面是理性的表現。而形式的創造是為了表現理念而來。理念是什麼?就是普遍性之內容。藝術家在自然現實與人間世界中所感受的、接觸的、體驗的,在他的思索與探討之中,所獲得的最高理念,雖是抽象化的結果,但卻構成了藝術作品之靈魂與內蘊者,不外就是理念,亦即是在自然現實與人間世界中所蒸餾攝取而得的普遍性之原理。 里德在其著作《現代繪畫簡史》中說到:「藝術作品是形式和色彩具體因素的結構,形式和色彩經過綜合的安排下,變得富有表現力;藝術作品的形式本身就是內容,藝術作品的任何表現力都起於形式。」任何藝術創作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任何藝術作品的內容都是主體與客體統一的結果。 形式是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包含了內容的內部結構與形象的外觀,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而內容所以成為內容,是因為它具有了形式,如果沒有相適應的特定形式,就不可能表現特定的內容。反之,藝術形式也不可能獨立存在,再抽象的形式也有自己的內容。內容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情感,可以是鮮明確定也可以似是而非。即使是那種完全說不出的內在心理狀態,只要它(內容)有所表現,就仍然是掩蓋在藝術形式之後的內容。 「人生有情感,遇物遷我思」,「外事牽我形,外物誘我情」。一切藝術作品的由來,可說是莫不來自藝術生活的經驗。在普遍的原則下,都是與一個有形、有色的對象聯結在一起。情感、感覺必出自有所見、有所聞,由此而感動,而創作的想像(理智),而靈感,而選擇,而意志命令實行,而作品生出。如無外物的經驗,方則是無法生出創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