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從攝影探究家的意象—以臺灣攝影家及離鄉者的照片為例(2022) 王茜瑩; Wang, Chien-Ying家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家的研究在臺灣視覺藝術領域逐漸受到關注,呈現在攝影、紀錄片及電影等面向。然過去的探討多以藝術家的作品為主,較少針對一般民眾的家庭攝影照片進行家的研究,家庭攝影是實踐廣泛的攝影類型,且對人具有獨特心理意義,應可作為探究人對家的觀點之研究材料。因此,本研究希冀透過攝影家與民眾代表家的照片,探尋離鄉者家的意象。離鄉者的身分聚焦在少數族群中的原住民與新住民配偶,選擇了攝影家關曉榮的原住民離鄉者作品《八尺門—再現 2%的希望與奮鬥》、侯淑姿的新住民配偶離鄉者作品《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以及原住民和新住民配偶離鄉者作為研究參與者,透過照片引談法進行深度訪談,並針對攝影家與離鄉者的照片進行詮釋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攝影家與離鄉者透過家人、與家人共同的經驗、家屋、重要物件與特殊事件之照片代表家。而照片中所蘊含之家的意象,以家人與關係網絡為主體,家屋的佈置與重要物件反映出人的情感與認同,不同世代間的相聚和陪伴經驗,建構了家的集體記憶,且家的意象中隱含著家庭文化與儀式展演。這些照片是家對個體形成的心理印跡,呈現出與家人、親戚、朋友、寵物以及地方之間,深刻的連結關係。 二、研究參與者透過離家的經驗思考家對個人的意義,共同道出以下經驗內涵與心路歷程: (一)偶然契機啟動離鄉生命;(二)差異衝突學習調適成長; (三)在家的真實我與責任我;(四)親人與情緒牽動家思念; (五)通訊網絡縫合離散裂隙;(六)人生經歷引發意義轉變。 三、研究參與者家的意義建構是一個變動性的意義形成歷程,受到人生發展階段與重要事件的影響,研究參與者認為最重要的家意義為:家是家人及與家人的關係。另外,家也是安全感的基地、心靈的庇護所,家反映人的想法與價值觀,是傳承創新與永恆,也是自我及自我認同。四、研究參與者在遷移互動歷程中所形成的,對於家的認同與歸屬,具有層次上的不同,包括三種形式:完全以原生家庭為主;以原生家庭為主,現在的家次之;以現在的家為主,夫家、原生家庭或妻家家庭次之。且研究發現家認同與歸屬感的建立,與對地方的依附、社會網絡關係、被愛與被認同感、主控權與住宅所有權有關。 五、攝影家與研究參與者照片中家的意象相似處為:對子輩的情感與關心、家人關係的相處學習、與家人朋友歡聚之情、與故鄉的連結和關係、習俗信仰的心靈支持、在地與無地的家轉換。兩者的相異點為:經濟背景的差異、家的矛盾與衝突、長輩的照顧內涵、父母的親職角色、子女的教養方式、家屋的內在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