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圓形空間下之複數性衍化-徐兆甫的個人曼陀羅演繹
    (2021) 徐兆甫; Hsu, Chao-Fu
    現代人生活在充滿競爭的高壓環境中,常讓人壓抑內在的情緒。長期被抑制的情緒一旦潰堤反撲,則可能會導致負面行為的發生。本創作研究之目的在於企圖透過象徵自性的曼陀羅創作結合東方繪畫的運用,讓情緒得以宣洩紓緩並統整。藉由創作歷程擴充自我內在認知,以產生對外在生活適應更寬廣的包容力。  本創作研究從曼陀羅的意義起源與圖像結構開始論述,並就藝術治療、心靈能量及其轉化的機制進行探討,再以創作實際案例分析整理,運用曼陀羅圖像達到平衡。嘗試從曼陀羅之象徵性、形色質之圓滿性、造形之時空觀,探討其造型美感。親自驗證曼陀羅創作在情緒轉化上的成效,並完成曼陀羅的圖像創作。研究中也探討了關於「自我」、「身體、疾病與文化」及「空間心理治療歷程研究」的文獻,期待從較適切且更具東方空間的意涵來觀看自我與改變。身體與空間是研究者在本研究試圖提出的一個觀看視野。  而從文獻回顧中確實可以看到不論從西方學者的論點或是中國傳統的理論,身體無論與視覺、聽覺、觸覺等關係都密不可分。而身體是一個演示自我的場所,個體在進入到一個心理疾病的醫療領域之後,經由筆者的創作與心理空間的對話,演繹出自我之所在的方式。本研究內容架構分為六章,第一章為緒論,包含了本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研究內容與方法。第二章將運用原型觀點來探討曼陀羅表現了外部,曼陀羅藝術內容意涵之解讀,與曼陀羅繪畫形象化世界也表現內在精神世界,心即曼陀羅、曼陀羅即道場、曼陀羅是個人當下心象表現,再透過符號系統及多重象徵手法探求其曼陀羅象徵表現。第三章從形式上曼陀羅造形特色之分析,開始分析其形色質特性,造型上分析圖型及方型與十字型、三角型之變化,以完型心理學視覺動力論觀點,說明曼陀羅平面之組合,再來探討其色彩表現與質材之美感。第四章造形參照之詮釋,先探討心理曼陀羅所呈現之立體量感,以及曼陀羅在個人繪畫上與其儀式空間之表現,再說明曼陀羅是一種動態之過程,象徵了流動轉滅人生,另外應用碎形理論來分析現代曼陀羅之創作思維,是一種開放、流動之有機體,其具有自我相似、自我複製、形成與轉化等特性。最後探討曼陀羅藝術傳統之開展與在現代藝術之表現。第五章則是個人作品分析,定位曼陀羅之藝術與個人介入角度之水墨多元,並為曼陀羅藝術創作方法與概念論述與作品造形作一定位與分析,第六章則以分析個人特質下的曼陀羅場域實驗結果並體現以上論述梳理後之創作生活寫照。
  • Item
    精神官能現象下的強迫性製作- 徐兆甫的曼陀羅式自我藝術療程創作
    (2016) 徐兆甫; Hsu, Chao-Fu
    本文以在社會中人類不自覺中反覆性的行為來作為探討背景,發掘資本主義消費社會的繁榮表象下,大眾文化對社會價值觀的扭曲及人類心志薄弱困頓的窘境,然而生活中流量極大之一的物質就是廣告訊息,如此的訊息量並非筆者與觀者需要接收的,但過程中依然無法排斥種種來源,例如電視、廣播、電影、手機廣告、印刷品(書籍、雜誌、報紙)等等,新聞內容的生產和傳播者,傳統媒體當然不能無視渠道的變革。至今幾乎每家媒體都在嘗試向移動的相互聯絡網平台延伸,從紙上向線上拓展,希望自己的影響力是沒有限制的,並且是隨時隨地的。影響力從種種渠道到網絡平台是重要性之因素,但追根結底還是要依靠內容的專業,如此,對於並非專業化的訊息大量釋出,新訊息大量爆炸。這樣獲得的新訊息強迫著使人們改變與演化,整個社會下猶如精神官能症中強迫症患者一般,不斷反覆焦慮與掙扎,筆者的生活與藝術創作也有所相同,改變的新訊息是筆者焦慮現象之一,進而出現類「精神官能症」的方式作為筆者創作存在的生存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