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7 of 7
  • Item
    「意念風景」的創作探討
    (2009) 陳敏雄; Chen ,Min-Hsiung
    摘 要 這個研究主題並不是先訂定了明確的主題以後才開始做創作,而是有了一定數量創作作品後,才做整理創作脈絡的動作,因此對之前創作動機的整理與組織相對的更加重要。 本論文是從一位創作者的角度,試圖對自己創作過程的主題、技法、理念做分析並從脈絡中延展下一階段的創作。本研究主題為「意念風景」系列創作的理論與實踐,內容包涵了六個章節,首先闡述創作動機以及研究範圍,由自己觀點出發來看待這階段創作的歷程;其次,在創作思想與理論基礎上談到對自己意念的表達及自由度的探尋,並探討東西方對風景畫的表現及詮釋,和風景畫的演變,並且提出一自己的觀點,即是透過對大自然觀察研究所產生半抽象的風景畫,也談及西方藝術史中,前輩、大師的經驗及理論基礎,並對自我的創作造成啟發。 在創作主題之條件與元素中,包涵創作要素,並藉此表達主客觀感受,而創作過程的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則在說明創作過程中運用那些藝術形式、材料與繪製方式,是否能完整表達筆者之意念、涵意;最後,在作品解說的部份用透過創作過程所完成的作品來印證先前所題及的理論,盼能如同植物吸收養份一般為自己的創作綻放新芽。
  • Item
    意隨心轉 - 色彩與線條的繪畫性表現研究
    (2011) 簡世哲
    藝術是自我內心的顯影,藝術家藉由創作,將個人主觀的情感與外在客觀的情境做一連結,並以最適當的形式及技法,表達出心中的意象。在創作的形式上,筆者選擇了油畫、壓克力及各種不同的打底劑為創作媒材,並以抽象及半抽象風格為主要的表現方法。在畫面中,使用了西方的色彩及中國的書法、水墨線條,造就一個屬於東方意境的心靈空間。至於內容的選擇上,多半是藉景寫情,其中包含了荷花、池塘、船、鄉情、城市、季節等自然及生命的意象,來表達內心多樣的情感。在本論文的架構上可分為以下幾個章節: 第一章:序論,說明主題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主題的內容與方法,研究的範圍 與限制。 第二章:探討抽象藝術的發展與型態,色彩運用的演變及特色,「線條」在中 國書法及中國水墨畫中的表現方式,以及在西洋繪畫中的使用方法, 並在意境上探討「簡化」與「禪」的精神性。 第三章: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論述個人主觀的用色方法,線條表現及抽象思 維。 第四章:闡述格人創作風格、創作形式、表現技法,使用媒材及創作過程。 第五章:作品解析,針對筆者的個別作品來分析探討,延伸對主題的論述,並 藉此研究接續過去的創作歷程,對抽象性繪畫的色彩及線條進行更深 入的了解。 第六章:結論,經由論文的撰寫及創作過程,再次整理自我的認知及方向,做 為未來創作發展的省思。
  • Item
    憶「宅」今呈-陳昱睿的創作研究論述
    (2010) 陳昱睿
    本研究主要透過對自我內心與個人生活的洞悉,觀察當今社會壓力與束縛對於現實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創作中運用了生活週遭常見的題材與場景,組合並錯置個別情境空間,期望依此構築方式,平衡個人內心感受,進而刺激大眾意識。 文中引述佛洛伊德學說作為人性探討的出發點,進一步針對圖像表現方式,釐清具象與抽象的價值意涵,藉由理論與作品的相互融合,內化出創作的潛在能量。此外,本研究作品主體係以生活中常見、但卻易受忽略的變電箱與擬真人的SD娃娃為主要描繪內容,同時搭配超現實場景,營造出詭譎多變的畫面空間。在創作理念部分,則涵蓋了個人對生活的省思與靈感思維,透過創作展現自我的獨特性,以詮釋情感的流露,並為面對現實的無奈找尋一個宣洩的窗口。 最後,在文章結論中,筆者將針對創作實踐過程的心路歷程與省思做一剖析與檢討,並期許個人在未來的創作旅途能廣泛涉獵新知,使作品呈現多元樣貌,內容更具深度與可看性,同時帶給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與心靈上的慰藉。
  • Item
    橫看成嶺側成峰─象徵在抽象繪畫創作之研究
    李龍偉
    本論文是就筆者所提出的涉獵抽象繪畫的創作成果的報告,從作品1到作品5是朝向抽象創作然而尚未能擺脫具像造型;作品6,7、8和10則為純粹抽象表現,另一件作品9是抽象裏反向浮現具像造型。抽象繪畫的發展有數種途徑,但是筆者探索抽象繪更是從心理、內化的方式“象徵”著手,然而十九世紀發展的象徵主義(Symbolism)並無直接關聯,僅僅是以藝術的象徵表現可以深化抽象繪畫的內涵為本衷。 論文劃分出二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創作思想的學理基礎,透過研讀,了解進而轉化自己的創作不是僅僅本能塗鴨的衝動,而是思想的「看」法。包括:創作思想的學理基礎,創作動機和創作理念。第二部分是創作成果的剖析,包括:作品的分析和作品的說明。 最後是以創作的省思與瞻望作為總結。
  • Item
    生命的微觀─細胞的抽象形式美與繪畫創作
    盧金聯
    對生命的探索,是人們無法逃避的課題。吾人可以依著個人根性來選擇探討的方式,並且在探討的過程中去深刻體悟。今日,我用繪畫的方式,以生命的原質為切入點,在繪畫元素與生命元素間做一感通,進行創作。以期一方面增進對生命的體驗,一方面對繪畫園地的多元化盡一己之力! 全文涵蓋理論思想的探討,以及實際作品的創作。共分六章。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方法與範圍。第二章探討生命原質的抽象美,從細胞、微生物的演化,分析其內涵與形式。第三章探討抽象畫的觀念與形式,對繪畫元素及表現手法作一綜合歸納,並探討中國畫的抽象審美觀。第四章闡述此次創作的理念與創作實踐方法及步驟。第五章作品分析,將此次所展作品逐一解析,說明個人創作之心路歷程。最後是第六章結語。
  • Item
    蘇拉吉繪畫研究
    王蓮曄; Lien-Yeh Wang
      皮耶賀‧蘇拉吉(Pierre Soulages 1919.12.24-)生長於法國中南部 賀碟磁(Rodez)。一九三一年,立志成為一位畫家。一九三八年,見到克 羅德‧羅翰(Claude Lorrain 1600-1682)及林布蘭特(Rembrandt 1606-1669)的墨色水彩小品。同時,前往巴黎學畫,有機會目睹現代繪畫 之父塞尚(Paul Cezanne 1839-1906)與二十世紀最知名的藝術家畢卡索( PablePicasso 1881-1973)的特展,開啟了蘇拉吉對現代繪畫的認識。一 九四一~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拉吉將自己埋首於詩的國 度裡,且經常出入於蒙波里耶(Montpellier)的法布荷美術館(Le Musee Fabre)。一九四六年,再度前往巴黎,展開了蘇拉吉藝術創作的生涯。不 厭不倦的在畫面上捕捉那份等同於其在聖-法依修道院所見到的「逆光」 與「光」在黝黑空間裡,廊柱間律動的悸動。一九四七年,在「超獨立沙 龍」(Salon des Surindependants)會場中,蘇拉吉抽象繪畫宏偉、壯觀 、巨型的黑色書寫符號,幾乎是獨一無二的。自此而後,蘇拉吉成為法國 五○年代抽象藝術的前衛畫家。 本論文以蘇拉吉的繪畫為研究主題, 按傳記式的討論,依循著蘇拉吉生平經歷、時代背景、繪畫發展及藝術創 作的本質,陸續說明。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 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論文架構、資料來源、參考書目、人名 索引及圖錄編排說明。第二章,<蘇拉吉藝術創作之啟蒙曙光>,探究決 定與養成蘇拉吉審美品味與創作的源流。由孩提時期,以黑色來彰顯白的 創作表現,討論至一九四七年繪畫風格之形成。這階段對蘇拉吉創作的動 機與理念有決定性的影響。分為四節,依歷史時間按年代序加以敘述。 第三章,<蘇拉吉與抒情式抽象>,進行了解蘇拉吉所處的時代精神與現 實世界;進而,了解蘇拉吉繪畫的發展過程,探究其繪畫的表現特色,分 別由色彩、材質、主題及工具的選擇切入分析。 第四章,<蘇拉吉的藝 術理念>,透過美學的理論與心理學的分析,探討蘇拉吉藝術理念之憑藉 。且將其藝術理念,綜合出六點來加以討論。第五章,<藝評家對蘇拉吉 繪畫的評論>,按藝術史的立場,整理歐、美藝評家對其作品之評論與歸 類。但是,無論藝評家如何將其歸類,蘇拉吉卻認為,「對一位畫家而言 應該祇有一個畫派──就是自由畫派」。 第六章,<結論>,依據前 述研究,再做一回顧性的整體了解。除去物質世界的形式探索之外,蘇拉 吉的繪畫創作更屬內在生命的表現、心靈的自覺活動。
  • Item
    喬治亞.歐基芙繪畫研究
    (2002) 楊純青
    喬治亞.歐基芙(Georgia O’Keeffe, 1887-1986)是美國早期現代主義的重要畫家,關於她畫作的詮釋,在一、二Ο年代盛行以佛洛依德式的女性情慾角度來解讀她的作品,到了七Ο年代部分女性主義者又將她的畫作詮釋為代表女性特質的經典作品。本論文則提出不同於過往強調性別、情慾的觀點,而是從畫家及其畫作出發,找出畫家性格、生活經驗與其畫作題材、表現方式之間的關聯,最後再將其藝術置於美國藝術史中來檢驗其作品所呈現的美國傳統與現代特質。 歐基芙的畫作大多取材於她所經歷過的自然形式,以大自然的色彩、線條,呼應畫家本人的內在情感,形成結合自然主題與抽象語彙的作品。她將所見事物的形、色,不斷透過選擇、剔除與強調,粹煉出事物最精要的元素。而她畫作中所呈現出的美國傳統與現代特質,在傳統的部分除了承繼美國十九世紀風景畫家以本土風景入畫、表達國家認同外,同時也反映出美國十九世紀重要思想議題中企圖以自然來等同或取代上帝的哲學觀,而對這類議題的探索,最知名的莫過於愛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本論文探討歐基芙藝術從自然得到啟發和愛默森思想間的關聯,在過去的藝術評論中,針對此類關聯做有系統分析的論述並不多見。而歐基芙繪畫中所帶有的現代特質,主要表現在畫作的形式上,與之前美國藝術史上以寫實形式為主的傳統有很大的不同,本論文中以三個方向來討論其作品中所具有的現代特質,分別是「構圖」、「色彩」、「系列創作方式」。 總體而言,歐基芙將自然的形式轉變成藝術的形式,將事物簡化至最根本的要素,沒有多餘的細節。她最終的關注並非事物的外表,而是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