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當代自然神話衍義─「比‧異‧彼‧亦」 林倖安水墨創作自述
    (2014) 林倖安; Lin Shing-Ann
    此次為探討筆者自進入研究所階段2011年到2014年間,透過所學重新檢視過往的創作脈絡及創作歷程 以「神話」為媒介,經由研究傳統神話與現代神話的功能、結構、目的與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尋找與自身創作的關聯性,並以「自然生物」的寫生為主題,重新再造「傳統神話」文本敘述的神靈形象 以傳統水墨、膠彩技法和質地氛圍進行創作表現。 以傳統為限制,由創作者經驗出發,重新創造自我建構的當代神話,結合社會意象進行主體性討論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社會與自然,以及創作者與這些相對現象,彼與此之間的關係 進一步探尋主客體之間的差異性與不和諧現象,如何自東方文化傳統出發,與高科技現代全球化社會連結,透過不和諧而尋求和諧,並藉由畫面的和諧反諷當今社會充斥的浮誇風氣與人性強欲貪婪的不足之處。
  • Item
    過往記憶—王雯婷水墨創作論述
    (2019) 王雯婷
    記憶伴隨每個人的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帶有過去的印記,個人的記憶是一個繁複、龐雜的體系,回返、追憶是生命實踐的一種方式。通過對自我認知的逐漸加深,對繪畫的發生、對作品圖像與物件乃是自我經驗的反映的認識,作品所塑造出的畫面帶有主觀性表達和情感轉移的成分,這些記憶圖像所描繪出的情境,包含對過去記憶經驗的想像與對未來的期待,由此建構出一個由碎片化的再現記憶所拼湊成的虛構畫面,非真實的繪畫情境。 第一章緒論部分論述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範圍、研究方法與限制、並解釋名詞。第二章以記憶的意涵與轉化形式,用本體論說明記憶的研究理論,認識記憶的意象和記憶的轉化過程,轉化的記憶與創作之間的關係。第三章透過個人的創作思維與實踐,闡述創作中的主要元素的提取,包括寫生素材與符號化的提取、構圖中採用的分割空間方式以提煉造型形成畫面之對比、佈置營造虛實空間、色彩以及材料對氛圍的營造。第四章創作面相和作品分析,作品分為記憶新空間、記憶景、記憶心境三個系列,分別闡述主題,論述作品的創作過程與表現形式。第五章結論部分做出成果回顧,審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未來創作的展望。 創作是對生活體驗的一種寫照,透過藝術創作的行為,檢視內心感受,將創作行為作為整理自身情緒和思緒一種工具,創作中的景象畫面,不僅是對外在能見世界與經驗的事件所感受到的能量,也是對個體所經歷的事件所殘存的記憶去吸收與釋放。因此,透過創作行為,去穿透那些過往的記憶,顯化、釋出這些記憶的感受性,帶著新的生命體驗,去觸碰過去記憶,藉由作品去感受個人生命體驗,觀看自身內在,去探討這股動力與創作之間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