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古典裸像形式的闡譯與變革:多納太羅《青銅大衛》之研究(2010) 趙可卿; Chao, Ko-Ching多納太羅(Donatello,1388-1466),全名為多那托‧迪‧尼科羅‧迪‧貝托‧巴蒂(Donato di Niccolò di Betto Bardi),是十五世紀文藝復興初期最富盛名的雕塑家。綜觀他將近八十年的創作生涯,從早期、成熟期到晚年的作品皆表現出不同的特質,其中包含歌德、自然寫實、古典…等不同風格典範;創作的媒材與類型更幾乎囊括所有雕塑的種類。豐富的創作產量和多元的創造力,不僅為他奠定全方位雕塑大師的地位,多變且富含創意的巧思與創新,更是帶領十五世紀初期佛羅倫斯雕塑不斷向前邁步的能量來源。 《青銅大衛》在文藝復興初期雕塑史中有著重要的指標意義。多納太羅精確地表現出一位等身比例的裸體少年,並呈現完整的觀賞視角。其中裸像的形式以及獨立式的構造,皆是古代希臘羅馬時期人物雕像的重要特徵。因此,這尊獨立式的裸像,不僅象徵文藝復興時期雕塑作品首度脫離次要於建築物附屬地位;裸體人物的形式更是十五世紀仿古風格雕塑的代表作。為了探究多納太羅創作《青銅大衛》時所受的刺激與靈感來源,本論文首先將從義大利人文學興起後,影響佛羅倫斯人崇尚古代文化的背景架構,探討古典文化的精神從文學蔓延至藝術風格的影響。接續則是以多納太羅在十五世紀上半葉創作的等身壁龕人像,與《青銅大衛》進行比較,以了解多納太羅在不同時代背景下,重新詮釋古典裸像的形式特質。 由於裸像在西方藝術中有著淵遠流長的歷史,多納太羅《青銅大衛》仿古風格人體形式的背後,正反映出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思想與藝術品味在十五世紀初期重生後的樣貌。在針對《青銅大衛》進行風格分析之後,本論文還將深入探究《青銅大衛》人體比例和動勢中所涉及古代的哲學思想,以論證《青銅大衛》結合古典與十五世紀自然主義的理論,對同時代其它藝術家展現的示範性質,以及對佛羅倫斯仿古藝術理論之影響。Item 洛神圖:敘事性繪畫之創作研究(2007) 周運順; Chou Yun-shun當目光在文字與圖像中穿梭,思緒在幻想與真實中來回,誰能逃出故事的情節? 有情節的故事往往深深吸引住許多人,尤其是唯美、浪漫的愛戀故事!而本篇論文主要以曹植《洛神賦》中所敘述的「洛神」為研究創作之“意”,並藉由敘事性文學的角度,來探討十九世紀中期英國拉斐爾前派繪畫中的圖像與文字之“筆”;希望能創造「以水彩媒材的特質結合文學故事的想像」之水彩繪畫風格。 茲就上述概念將本論文分為以下四個部分: 壹、緒論:探討本論文研究的動機目的、範圍限制、架構與方法。 貳、理論基礎:主要引用現有之敘事學的觀念與文獻,來探討拉斐爾前派與顧愷之《洛神賦圖卷》的繪畫風格;並研究西方女性裸像繪畫之演變與分析其美感。 參、創作表現:本章節透過筆者對創作理念的詮釋、內容形式的經營、及個人對於水彩領域的認知,並詳細記載創作歷程之種種,包含如何將抽象的文學意涵詮釋成具象的水彩繪畫作品,意即「洛神賦→文本→故事內容→洛水之神→草圖形式→圖像→洛神圖」。 肆、結論:歸納檢視出本篇論文之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