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街廓漫遊-社區圖像創作研究
    (2011) 李坤興
    本創作研究論文主要以筆者漫遊於街廓、社區途中所經歷之街道景觀、人文風貌等圖像作為創作研究之題材,將所觀察到各式各樣的人、事、物與生活片段景象,透過平面繪畫之媒介,以具象寫實的創作表現形式,描繪出隱身於老舊社區寧靜、平凡角落等各種事物中的親切感與樸素之美,同時展現寫實景物背後的特殊意涵,並結合筆者自身的生活歷程與經驗之深刻感觸,以呈現筆者對生活的體驗、思維與情感。 本研究論文組織架構,依序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創作理念,在研讀、分析美術史中各種美學理念與藝術家生平、作品之後,並以西方美術史的寫實主義美學為創作論述基礎,以及接受照相寫實主義與台灣懷鄉寫實繪畫風格之影響與啟發,將創作研究之作品內容、形式、媒材與技法逐一論述,並分析每件作品之創作緣起、作品內容的呈現、構思與畫面的安排、創作過程與情感之表達。再以此次創作研究之心得與未來研究或創作目標的方向作為總結。 期望能透過此藝術創作的實踐,傳達筆者生活中的體驗與感觸,在人們不斷追求金錢慾望與物質享受的同時,能看見傳統街廓屹立不搖的生命力與希望,在忙碌的現代社會以及日漸冷淡的人際關係中,能夠感受與體會到務實的生活態度與真摯的人情味、與俯拾即是的生活美感。
  • Item
    勞動中的美感-勞工生活圖像
    (2011) 吳佳謀
    傳統農業社會勞動者是社會金字塔結構的最基層,他們的人數最多、影響的範圍最廣,也可以說他們是社會金字塔最堅固,最重要的份子。台灣以勤儉及勞動聞名,近年受到國際大環境的影響,勞動的結構產生大變化。因此,筆者透過分析研究「寫實主義」畫派的社會意義及其以勞動者為題材的畫作中所蘊含的人道精神及社會關懷,以理解藝術家對再現現實世界的精神意涵,及美學概念,作為本創作的基礎。 本創作研究主要是探討台灣基層的勞動者,尤以建築工人為主軸。在都會地區,因建築物林立,且進行多項公共工程,建築勞工比農耕勞工更常見,由於工作的要求,建築勞工身型也較粗壯。雖然工作艱辛,收入不豐,建築勞工很有尊嚴的以身體勞動的方式,回饋社會大眾。 本創作研究在於表現自然客觀存在的形體與色彩,先從藝術社會學的層面深入的探討社會與藝術的互動,及藝術活動對社會生活的反射與再現、聯想與移情,進而了解勞動與自然藝術、勞動與人文藝術、勞動與嚮往藝術的混合意義,並運用審美組合的能力,加上油畫的語言,藉由具體物象寫實的平面繪畫創作,把建築勞工與環境─人與自然─緊密的結合,再現勞動者外在堅強的毅力及內心深層的期望,呈現出打動人心的藝術表現,希望能激起社會大眾對勞動者的重視及關照,為勞動者贏得生命及生活的尊嚴。 關鍵字:勞動者,寫實主義,建築工圖像
  • Item
    「記憶‧顯影」-照片圖像與意象再現的創作研究
    (2011) 吳品瑢
    本研究從自我的生活圖像出發,借由此一媒介來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記憶的存續,透過影像的再製呈現及還原當下的人、事、物、地,並一如歷史般的經由繪畫作為連結刻劃出過往的視覺經驗,引發人們曾經共同存在的真實感。誠如康德所言:「美是愉悅的表現」,由此來闡明藝術無論是貴賤或貧窮、主觀或是客觀的表明人的思維意志,圖像確實能為我們創造出美好的普世價值 在創作作品中,將孩提時代的人物圖像,輔以攝影美學所呈現的照片場景,運用寫實主義繪畫理論基礎,視覺圖像的象徵主義,以及心理學上的移情作用透過生活中的物品,經由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進行對照、挪用、拼貼,將我們生活上的林林種種,隱含在不斷逝去的記憶裡,猶如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使超現實的慾望更顯真實與甜美。 從台灣早年的生活型態中,發掘民間藝術起,讓擁有這塊土地的人們體認到文化的傳承與創造是一脈相傳的,而裝飾藝術與色彩的試煉為得尋求更多元的創作方向。而「記憶‧顯影」-挪用舊照片來再現心意象的創作研究,正是喚醒著我們曾有過的美好時光、不帶批判與芥蒂的單純信仰。
  • Item
    「醫療映像」繪畫創作論述
    (2015) 周佳靜; Chiaching Chou
    《醫療映像》繪畫創作的背景是由於現在社會上醫療糾紛層出不窮,醫護之間、醫病之間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有的時候是不被信賴與支持的,因而盼以透過《醫療映像》的創作研究,可以給醫者或醫護工作者一些回饋與思考,如果他(她)曾經在工作當中受傷的或是曾歷經醫療糾紛等事件,得以從繪畫感受到些許溫暖與支持的力量,進而再去回憶、思考當初選擇進入醫療場域工作的理念或熱情。 本文依研究目的,將整體架構分為六章節:第一章說明筆者在面臨疾病與醫療的成長歷程中,對醫護照顧的體驗與感受,加上近年來台灣社會結構的變化,引起了以「醫療映像」的創作動機與目的。第二章以「醫療映像」的理論基礎,探討醫療、疾病與心理之間的關係與影響、寫實主義(Realism)的理念與特質、繪畫與醫療創作的理論之檢閱與整理,並藉由了解早期與當代畫家如何以「醫療」為題作畫。第三章探討「醫療映像」的源起,描述台灣醫療環境之概況,從藝術與治療的角度看待繪畫。第四章將以「醫療映像」為題說明作品中所含之內容與元素,透過何種創作形式與媒材技法傳達。第五章則是筆者「醫療映像」創作的表現與解析,透過作品給予醫病之間、人與人之間一些反思與回饋。第六章為作品結論與建議,並提出筆者對於本創作研究之感受與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