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山海經》應用在社會議題之圖像設計創作研究(2011) 卓聖堂本創作研究主要探討《山海經》圖像差異,分析歸納出應用的模式,結合社會議題,實際運用於圖像創作上。從文獻探討的部份了解《山海經》的起源、各版本的圖像發展等,並依明、清時期《山海經》各版本特點來釐清圖像發展之脈絡,並用構成形式來歸納各版本圖像類型。圖像構成形式可分為「以山川為背,一神或多神圖」與「無背景,一神或多神圖」。在對《山海經》相關案例的分析了解後,將「想像、描述、創造、獲取」四個概念作為創作設計基礎。本創作研究以社會議題為題材,將《山海經》圖像重新設計,發展為「職場」、「崇拜」、「花」、「政治」四個系列主題,且依據主題搭配四種對比色彩,表現出個人圖像設計的獨特性,更詮釋出傳統圖像現代表現的概念。本創作研究第一章緒論主要內容為說明研究動機、目的以及研究創作方法;第二章《山海經》相關學理討論,包含各版本圖像的研究分析、相關案例研究分析、表現風格分析等章節逐一說明;第三章為創作理念與歷程說明,包含:創作理念、創作發展歷程、作品說明;最後一章提出具體結論與建議以及未來創作發展之可能性。 本創作研究之具體研究價值,在於以《山海經》理論基礎去分析應用在社會議題做圖像創作的可能性,創作的風格以線條、強烈的色彩對比作視覺表現,透過圖像的創作來反映對現代生活中的批判,試圖用圖像創作和觀者達成共鳴或是引發觀者內心的省思。創作四個系列圖像設計作品,反映現今社會的價值觀與道德觀,進而延伸出符合當代《山海經》系列創作設計。Item 群聚與隱蔽—蔡沛倚繪畫創作研究(2020) 蔡沛倚; Tsai, Pei-Yi古今中外的藝術史中,些許藝術家與政治、社會之間有著緊密相連之關係。舉凡台灣藝術史當中,解嚴之後的台灣社會促使藝術家們對於社會氛圍進行反思, 並衝擊了藝術思維的擴張。我們可以理解,藝術創作在現今早已不被任何形式所約束,社會與藝術創作之間的聯繫也愈來愈近,在龐大的資訊傳播與科技進步之下,繪畫的呈現方式變得更多元自由。 本論文題目為《群聚與隱蔽》,共有兩系列創作,分別為《曾經的荒謬》與《悲劇英雄式的反叛》,旨在探討人際關係中所造成的心理影響,以及討論人們在群體社會中所引發的各種行為與狀態,而創作的實踐部分及藝術史中相關作品的探討、與現今藝術家社會議題的表現形式等探索亦羅列其中。筆者試著以過往的人生歷程作為紀錄,觀察自我與周遭環境下所形成的狀態作為繪畫表現之方向,進而衍伸出對於社會議題的反思。 筆者的創作之中,寫實與抽象間的相互並存作為創作形式,試著給予平面畫面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