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玩美-當代水墨女性圖像表現之探討(2007) 呂育娟; Lu Yu-Chuan藝術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在藝術的表現形式上,受到當代社會價值觀的影響,筆者以身為女性創作者,探討當代水墨女性圖像的表現性,而以當代女性在社會審美價值觀下的體會與感受為表現目的,探討當代水墨女性圖像內涵;並試從其歷史意義、時代背景、生活層面中,尋求相關的連結。從現代的觀點出發,上朔至早期傳統東西方女性圖像的意涵,了解當代水墨女性圖像之創作方向。 首先,以當代女性的思考觀點,探討女性心理狀態所表達之內在精神,為其研究的範圍。不同的時代背景,形成東西方各自擁戴的審美標準,這些不同的審美標準影響現代台灣女性的思考模式,研究目的期望能更深刻表現,具有時代性的當代水墨女性圖像。配合基礎學理探究,以女性主義論述、中西方女性圖像在繪畫圖像中所扮演的角色意涵,以及女性圖像在繪畫中象徵意涵等差異性的探討。 利用歷史研究法來探討,傳統中國人物畫發展史中,中國女性圖像的繪畫意涵為何?並與民初之後的水墨女性圖像作比較,了解女性圖像在中國水墨畫中,是如何發展及演變的;再從當代畫家水墨女性圖像作品中,試論水墨女性圖像未來發展的方向。將創作理念與實踐分為「創作理念」與「形式技法」兩個部份來說明,在「創作理念」一節中,說明整個創作靈感來源;探討中國傳統水墨人物畫的「形式技法」,將其為三個重點 –「氣韻傳神」、「意象造型」、「位置經營」,用以連結創作與研究的關係。再來以完整的作品分析,詳盡的說明創作作品的形式、媒材、內容等細節,將作品與研究內容再次重整與建構;最後,對這一階段的創作進行反省,期能探求未來創作方向的開創與探索。Item 浮光掠影–––光影下的女性圖像之創作研究(2009) 范秋霞; FAN CHIU HSIA研究西洋美術史中「光」在繪畫中呈現的軌跡和象徵意涵,以及有關光影表現的畫家及其作品分析,演繹出屬於個人對「光」的詮釋方式。進而探討女性圖像在西洋繪畫史上的美學理論、脈絡發展作為主要的理論依據。並以光影交織女性圖像為手段,傳達筆者內心情感為目的,作為個人藝術創作的新嘗試。 長久以來對「光」及「女性」題材的關注,轉而成為繪畫創作的思想來源,本創作論文以鎖定「光影下的女性圖像」為所有創作的連結,透過眼睛的觀看與心靈的反思,以具象寫實的創作方式,透過個人思維、美感經驗的構成,擷取生活場域中片段時間的凝止以及生命流轉不同時期的情境,進行作品中女性人物與自然及環境的組構,作為形式表現的基礎。並認為所有創作必須穿越外在的表象形式,回歸到以「人」為主體的基本核心,即是回到自我,創作的本質才能找到最初的真實。藉以從中剖析個人的內心思維、人生價值及對生命的觀感,,進而探尋豐富生命的泉源。茲將各章節所涵蓋的內容概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闡述本人創作的緣由與關注方向及本論文的核心價值。 第二章 「理論基礎」探討美術史中不同時期的光在繪畫中扮演的角色。其次針對西方繪畫中對女性人物畫、祼體畫及身體意象的探討。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題材探討」是個人階段性繪畫的自我省察,選擇與生活經驗最為關切的方向為主要表現,企圖傳達個人心境及人生價值。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媒材與技法」討論創作過程中運用的媒材、技法及形式表現外,更進一步探求作品所欲呈現的實質意涵。 第五章「作品解析」 以光影為畫面主要符號,透過寫實情境讓物象造型能準確傳達筆者的心象世界。 第六章 「結論」將個人此次研究的心得內容做一統整的歸納,並展望未來努力的方向。Item 出境、混合體與疆域─許維頴創作論述(2019) 許維頴; Hsu, Wei-Ying本論文由視覺藝術創作者所書寫,屬於創作論述型態之學位論文。它根據筆者的創作經驗值與實際產出作品為本源,以筆者的創作思維、行為與關懷作為引發議題的研究主體。主要涉及了筆者自身作為創作者的存在感,作品形式、內容,以及創作觀點與行為等。研究主體具有高度混雜、難以名狀的特性,在本論文中被筆者稱之為「混合體」。 此研究的形成,並非將對象視作一個完整主體來進行中心軸式的描述、分析、研究。而是將對象拆解成幾個部份,以碎裂的方式開展出一片論述場域。實際操作方式為:從自身作品的創作思維、形式與內容當中,提取幾個主要特徵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分別是關於人物作為創作主體、性別意識、工筆的當代意義、自然觀、線條與空間等不同「疆域」,屬於創作上的本質性探討。 撰寫的目的在於探究自身創作本質的思想與行為,這個探究的過程在本論文中被筆者稱之為「出境」。整個研究主要不是為了說明筆者現階段系列創作畫面的形式與內容而存在,而是以這些作品的實體存在為線索。認識筆者的創作行為從何而來、未來可以往哪裡去。透過開放、交錯、跨越的研究方式,成為本論文問題意識的技術支援,提供一個持續性離開原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