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當代寫實繪畫實驗- 草莓族系列之創作研究
    (2009) 羅展鵬; Lo Chan Peng
    摘要 藝術創作與時代、歷史與人文精神無法分開,由於台灣的地緣、政治、歷史以及其文化環境十分特殊,由於歷史的總總巧合而使的台灣現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有著十分特殊的現象,政治上,有著與中國密不可分的曖昧關係,文化上則有全球的文化特色,使的許多年輕族群在服飾上、語言上甚至是思維邏輯上都有其獨特之處,更由於八0年代後出生的年輕族群,因為遠離了二次大戰的經驗,與台灣戒嚴後的體驗,而有了與前世代相當程度的差距,更由於網路,數位科技為主的台灣產業,台灣年輕族群在吸收資訊上也達到相檔程度的影響,這些現象均使得八0年代的台灣人被稱為”草莓族”,本論文即是在探討台灣當代社會下,草莓族們的各種樣貌以及背後的焦慮感並且闡述數位科技如何影響台灣新世代的年輕畫者。 筆者本身即是上述所歸類的族群”草莓族”,也經歷過戒嚴後的台灣經濟起飛與政治寬鬆的時期,也與許多年輕人一樣,徘徊夜店,享受午夜時光,也迷戀網路與3C產品,但身為藝術工作者,勢必會對整個時代的特質敏感,筆者關切著自身以及周遭的文化現象,意圖去理解草莓族們對於台灣的政治、經濟以及時尚文化等等的觀感。   本論文的重點共分六張,謹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說明創作動機與目的,將台灣的特殊氛圍作一簡介,並且介紹如何將其導入筆者的創作理念,透過草莓族的華麗外表談論政治、歷史以及文化。 第二章:創作理論基礎───透過歷史中繪畫的派別,去談論關於寫實藝術的概括,並且釐清歷史中寫實藝術如何在回歸寫實與背離寫實,談到攝影術的發明對於寫實繪畫的影響,以七0年代為分水嶺。 第三章:創作理念───透過數位影像的發展,筆者闡述如何將其影響導入創作,並且解析當代年輕族群由於大量接觸3C電子產品,而產生了相異於以往的觀看模式。 第四章:創作形式、內容、媒材與技法───探討草莓族的定義,並且試圖挖掘其背後更為深入的可能性,筆者以恐怖電影的發展為導入的可能,探討著恐怖電影所暗喻著當代社會的焦慮感,將其作為草莓族系列作品的創作元素。並介紹筆者如何運用數位科技來進行創作,探討繪畫的可能性。 第五章:作品解說與分析 第六章:結論───欲透過本創作,持續對台灣藝術及台灣社會進行更為深入的討論,並且秉持著入世的態度,關懷自我生長的環境、提升心靈成長。
  • Item
    繪畫中社會關懷與象徵手法的結合
    (2006) 林煊哲
    繪畫中社會關懷與象徵手法的結合 摘要 綜觀古今中外美術史,有許許多多藝術家在創作中反映出對社會環境的關注與感發,而社會環境包含的範圍非常廣闊,似乎只要是牽涉到人類活動的領域,都可說是社會環境的一環,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藝術家透過雙手與畫筆,在畫中表現出對政治現象的闡述、對戰爭的厭惡、對當權者的擁戴或是抗議、對階級型態的態度等等,從中或許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藝術與現實生活之間某種契合性、紀錄性。 個人在此研究計畫中,針對的是自身生長的土地上,社會中尤其是政治層面帶來的現象在自我內心引發出的感觸,再藉由繪畫手法抒發出來。面對著近年來台灣政治的風風雨雨,似乎也可在其中探索人性奇妙的特性,個人認為這在藝術表現上不失是個可運用的題材,因此嘗試在當中找出一些實現的可能性。 也許是本身個性使然,筆者自覺在情感表現上比較隱約,比較缺少外放的強烈特質,因此在創作表現上,似乎也比較偏愛混沌不明的視覺意識,在反覆思索推敲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之後,最後在諸多藝術形式的表現方式裡,決定採取象徵式的繪畫表現手法,來傳達個人心中的想法。過程中,筆者試圖在眾多藝術家與流派之間找出一些類似或符合個人需要的構成因子,並冀望從中找到值得學習與探討的特點,進而當做提升自我創作、立論的養分。 在本論文的研究架構上,第一章以動機為出發點,由個人欲探討的對象先做闡述,算是創作中的內容層面;第二章為表現手法的基礎,是形式層面;第三章是兩者之間的融合探索;第四、第五章則是筆者個人創作的說明與解釋。
  • Item
    想像的共同體:島嶼未來─黃旭辰繪畫創作論述
    (2015) 黃旭辰; Huang, Syu-Chen
    本研究以「主體意識」及「認同」兩條軸線為探討方向,試圖在平面繪畫之媒介描繪、刻畫自我想像的台灣主體樣貌,並透過視覺文化及後殖民理論加以詮釋、論述,目的在反思後殖民情境下的台灣主體性,以及在歷史脈絡以及集體記憶的爬梳當中尋找島嶼未來共同之想像─想像的共同體。 無論從政治或是藝術發展的脈絡來看,台灣始終深受多方外來文化的牽引與制約,然而主體性的呈現,必須回到在地文化及其認同之上才得以進行。台灣歷經不同外來政權的統治,夾雜在各方文化霸權之凝視,觀看台灣近四百年來的歷史,可以詮釋為「持續遭外來政權殖民統治」的一部殖民史,而在社會及政治不確定性的焦慮中,反映台灣在去中心及認同矛盾的集體意識,因此今日處在後殖民狀態的台灣,在「認同」與「主體性」的建構即深具意義,筆者盼透過創作實踐,藉以油畫媒介表現水墨山水畫風格,在貓熊、台灣黑熊擬人化的角色扮演圖像以及風景背後的文化表徵中描繪出台灣主體樣貌,並在文化政治學等理論之梳理、歷史脈絡與集體記憶的情境之下點出台灣主體性的困境,或針對今日政治時局展開批判;或畫出島嶼人民對於未來及共同體的想像,成為未來命運的見證者、書寫者、創造者。
  • Item
    馬克思.貝克曼三聯屏繪畫之研究(Max Beckmann, 1884-1950)
    (2005) 詹志婉
    綜觀貝克曼(Max Beckmann, 1884-1950)的藝術生涯,啟發作品的靈感始終不墜,創作的驄量相當豐富,媒材以油畫居多,版畫亦有其獨特之處。本研究擬以貝克曼創作的三聯屏繪畫為主,從三聯屏繪畫的形式發展論述其脈絡,以及在脫離宗教附屬品的角色之後,如何定義其產生的新意義。以外,貝克曼的圖像爭議性頗大,似是而非的場面與情節,往往造成研究上的困難。因此,本研究將針對攸關貝克曼生活背景的歷史事件加以探究,從中找出其關聯性。最後,再從貝克曼的三聯屏繪畫創作中 理出他的創作理念與藝術觀點。 縱使貝克曼這一路堅持著具象的繪畫方式,但是在風格的呈現上,卻有著明顯的轉變。年輕時的貝克曼,採取傳統與保守的作風,畫作中處處有著先前大師的影子。一九○七年柏林所舉辦的德拉克洛瓦(Delacroix, 1798-1863)的展覽,給予貝克曼很大的影響,轉而呈現悲劇式的主題與壯偉的場景,這樣的創作方式為他贏得了「德國的德拉克洛瓦」稱號。一九一二年的首次個展,貝克曼的作品被形容為「有著魯本斯(Rubens, 1577-1640)的悲情,林布蘭(Rembrandt, 1606-1669)的光與印象主義(Impressionism)筆觸的偉大聚合體」。這段時期,他的畫作一度得到很高的評價。後來,第一次世界戰爭爆發,戰爭的經驗改變了貝克曼的人生與藝術。畫作的內容不再著重於英雄式的壯偉,取而代之的是戰醉的殘酷與傷害。夢魘般的場景,就此縈繞於貝克曼內心,精神上的焦慮,像是不時從畫布上透出的無言吶喊。 從貝克曼創作他的第一幅三聯屏畫開始,他從法蘭克福遷居柏林,接著流亡到荷蘭的阿姆斯特丹,最後落腳於美國。這段曲折的歲月給他磨難,也給他歷練,同時也成就了他繪畫生涯中的精采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