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38
  • Item
    妖怪、陰影與個體化—曾冠樺繪畫創作論述
    (2023) 曾冠樺; Tseng, Kuan-Hua
    本篇論文試圖以「妖怪」為主題,並以古今中外的妖怪、神仙、鬼、妖精、童話傳說⋯⋯等等故事為藍本,成為創作論述的主軸。本文對於神仙鬼怪是否真實存在,抱持存而不論的中性態度,而是將重點放在:「妖怪的形象為人心狀態的的一種顯現」,透過相關理論的研讀以及系列創作的探索,期望能更加了解群體、體察自身,進而達到思考激盪與自身療癒的目的,並開發出自身的創作語彙。本篇論文將會在第一章介紹整體論文的架構規劃,並闡述筆者的研究動機以及執行方式。而在本文第二章將會以藝術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脈絡切入,先以藝術人類學的角度探討妖怪傳說生成的原因,接著本文會引用瑞士心理學家卡爾 · 榮格(Carl G. Jung, 1875-1961)的心理學理論,並針對其中的「陰影」(shadow)、「個體化」(Individuation)等論述進行討論。在此章節中也會試圖推敲妖怪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其中會特別以馬克思(Karl Marx, 1818-1883)「異化」(Alienation)以及馬庫色(Herbert Marcuse, 1898-1979)「單向度的人」(One-Dimensional Man)等理論,探討筆者所認為的現代人「妖化」現象。關於妖怪藝術作品中的圖像演繹和美感表現,將會在第三章進行探討,其中會整理相關藝術創作的系譜,並針對其風格美感進行討論。在本文的第四章、第五章將進入筆者本人的創作脈絡中:第四章先梳理妖怪系列的個人化意義,再針對創作技法和造型發想歷程進行討論,並在媒材表現和實踐上加以記錄、分析。經過上述理論的整理與分析,第五章接著以不同的子系列分別探討,筆者以《妖怪異域》為整個系列的主題,結合前述的心理學與社會學討論,以相應論述和圖像符號的延伸,在情境創作與風格開發的雙重面向下整合出個人的創作思路。
  • Item
    離域計畫:張芷蓁水墨創作論述
    (2022) 張芷蓁; Chang, Zhi-Zhen
    本文將筆者自身研究所時期所創作的作品作為此次研究計畫之對象,其創作脈絡源自身體意向衍生的情感連結。研究內容多為筆者自身對各式「場域」的記憶與情感,並藉由創作將相關經驗以計畫形式展現於畫面中。第一章是為本次研究之緒論,針對創作動機目的、內容範圍、方法與相關名詞釋義進行研究上的初步梳理。第二章學理依據是以現象學角度為主,藝術治療相關書籍為輔,探討「離域」中「域」與「離」的意義界定與相關連結,並整理以此創作形式呈現主題「離域」的原因與計畫儀式性的相關意向。接著第三章為闡述創作研究的思想內容與形式表現;首先說明創作理念與思維,探究作品中顯現的重要表徵,如:碎片場域、線與時間性;並講述創作的形式風格與脈絡,是說明離域計畫與水墨意象的連結與創作脈絡的重構、線體表現,而後針對媒材與技法表現,分析本次研究的媒材選擇、表現技法實踐與創作步驟。第四章部分則會進一步分析各系列創作內容與意涵,從「想像」、「珍藏」至「沈澱」系列,分別詳加解釋各系列作品的創作形式概念與畫面呈現之特殊意涵。
  • Item
    森羅萬象 如實人間-白志棋水墨創作論述
    (2023) 白志棋; Pai, Chih-Chi
    本論所欲探討的命題,來自於個人水墨人物畫創作過程中的各種疑問與發 想。所欲解答的是筆者自學畫以來即求索難解關於水墨畫的「當代」;遂藉此論, 運用西學哲理之「現象學」海德格「存有學」之論述方法,結合水墨畫上承本有 的文化特質與精神內涵。待釐清並確立個人的創作思想信念後,運用從習於諸位 老師的技法,再將個人之眼見心念昭然揭示於畫紙之上。首章緒論簡介筆者學習歷程,接著提出個人對當代水墨畫之問題意識;主張 以海德格《存有與時間》作為探索研究之依據。第二章簡介現象學核心思想與發 展演變;面對台灣文化處境,從後殖民主義到存有學面向切入思考。第三章運用海德格存有學描述台灣文化特色,嘗試對李奇茂和于彭兩位水墨 人物畫家進行存有學分析,章末提出論述心得與確認創作方向。第四章聚焦於個 人畢業創作內涵與方式,第五章作出結論。「現象學」的意義是「讓那顯示自己者,正如其顯示自己般地被看見」,此 學即「覺」是所謂看清楚的過程。那麼,海德格的「存有學」就是以「此有」來 看清楚世間一切的「存有」的過程。這與大學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的進程是相同的。筆者認為,具備了看清楚的能力,才具有展現「當代」的可能性。即是海德 格說的「本真」狀態─要如何從人云亦云的「人人」中脫穎而出?這樣的狀態換 一種說法或許看起來是「不合時宜」的。 有趣的是,佛教中的「菩薩」即是覺有情之義,「覺」是自覺覺他;也就如 上述的「存有學」一般,是從個人「此有」出發清楚感受世間一切「存有」的過 程。另外,在李長俊的杜象研究《蒙娜麗莎的鬍子》認為,杜象的 Dada 指的是 佛教中「施無畏者」的觀世音菩薩,也有其獨到的推論。 「森羅萬象.如實人間」個人水墨人物畫作品的呈現,筆者主要就是在上述 的思想背景下,根據自己所身處的時間、空間、人與人之間,以水墨媒材和技法 畫出自己眼前所見的「森羅萬象」,表達自己內在的「如實人間」。 每一部佛經的開頭,都有「如是我聞」四個字,用來標示佛典的紀錄者─阿 難尊者的那種負責任態度,「我當時聽到佛陀是這樣說的」。「如實人間」筆者所 強調的也就是在於它的「如實」感受而非「據實」的表象。
  • Item
    經營位置的古與今 —葉帆水墨創作論述
    (2021) 葉帆; Ye, Fan
    從現象學和象徵主義的角度,來對建築空間展開思考和想像的話,那麼空間 並不是填充物體的容器,而是人類意識的居所,建築學就是棲居的詩學,筆者的 個人創作是以此為題材開始的,而本研究將圍繞繪畫藝術中的空間表現而展開。本文將研究範圍縮減到敘事學背景下山水畫、界畫、人物畫和風俗畫中的空 間表現,這與筆者自己水墨畫創作中的空間表現方式有很大的關係,雖然較強的 形式感是筆者作品的特點,但這特點主要也是為了表現暗含在作品中的敘述結 構。期望通過對比研究中西方繪畫作品中的空間表現,釐清一些關於繪畫空間表 現的脈絡與視覺經驗,進一步深化並應用在個人水墨創作作品中。筆者發現,敘 事性情節相關的空間處理,都是有一定經驗和規律可循的,空間表現的發展深受 時代的觀看方式影響。研究空間轉向問題,對空間表現作深入的探討和經驗積累。本文通過對比研究中國古代敘事性圖像的空間營造法則,與西方同類型圖像 的空間營造進行對比,主要採取圖像學研究、作品對比分析法、以及文獻分析 法,分析中西空間表現差異性的成因。在本文的結構安排上,首先筆者主要探討了敘事學背景下,中國與西方的空 間概念的表現。其中第一層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敘事性圖像中空間的表現,包括人 物、山水、風俗畫,並將最為特殊的一類——敦煌壁畫中經變畫單獨提煉出來, 進行圖像分析。第二層著重以西方 14-19 世紀敘事性圖像中的空間表現作為研究 對象,討論西方對於「空間概念」的認識,以及在繪畫中的表現方式。然後,筆者在比較研究中察覺中西方空間差異,並研究這種差異的成因,主 要分析源於中西方空間觀念的根本不同,以及作品創作時表現媒材和表現手法的 差異。基於這些研究筆者進行了大量的水墨作品創作實踐,分析了筆者的創作理 念以及作品的形式,並對代表作品作詳細解析。最後,筆者認為空間表現與視覺觀看的關係是成互相影響的關係,這一部 分,據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上了筆者自己的一些想法,一是、為體察藝術創作者 如何通過繪畫語言進行空間表現,在視覺表現的引導下,讓觀者看到更多維的空 間,有更豐富的視覺體驗。其二、是在水墨畫語境中如何表現空間,形塑水墨中 特別的空間表現語彙,拓展水墨藝術語言的邊界,這是筆者研究空間概念並運用 於個人創作實踐中的重要環節,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幫助指導筆者的創作實踐。
  • Item
    朦朧.隱蔽-吳惠淳水墨創作中的漂流心象
    (2022) 吳惠淳; Wu, Hui-Chun
    本文為筆者在移動與遷移的離散狀態之下,回溯自身生命歷程,對自我存在路徑的探索與思考,其中包含了空間移轉中的自我跨界、離散狀態下的認同歸屬、無限綿延與回返的記憶⋯⋯等,筆者透過理論論述及水墨創作研究去回應上述議題,利用水墨媒材本身氤氳迷濛之特性,複合其他媒材,如:膠彩、箔、蕾絲布料、拓印⋯⋯等等,企圖藉由朦朧與模糊的敞開性去開拓個人在創作上的視覺語彙,並在此隱蔽與自由的空間裡重構出有別於現實的平行宇宙與心象,也作為個人生命軌跡之紀錄與梳理。第一章為緒論,敘述筆者創作的動機與目的,並簡述創作方法論以及創作範圍與其限制,最後輔以本文中較為關鍵和重要的名詞釋義;第二章以「離散」作為切入點,探討人面臨離散時的生存境遇,綜合時間與空間因素,論述離散個體徘徊於中心與邊緣之間,藉由記憶的時間性與反記憶特質重新返回過去,並在時間的綿延之中達到空間上的自我跨界與重構自身藝術場;第三章連結「離散」與「朦朧.隱蔽」之關係,敘述一個從外到內的轉向過程,藉由「朦朧.隱蔽」語境中的象徵及隱喻呈現自身內在的抽象情感,最後梳理此種「朦朧.隱蔽」中內含的虛境審美;第四章為統合「離散」與「朦朧.隱蔽」而得出的創作思維與創作模式,由筆者自身「出走與返家的遊牧經驗」為開端,到過程中意識之「零碎與片段的意象堆砌」,最後刻畫出自身「模糊而隱微的生命軌跡」去對應筆者以水墨形式與技法去塑造「朦朧、模糊」的創作模式;第五章為創作實踐與代表作品解析;第六章為結論。
  • Item
    鄉愁的形狀—徐薏婷水墨創作論述
    (2021) 徐薏婷; Hsu, Yi-Ting
    本文係以筆者大學畢業製作之探討主題「家」至研究所期間探討「鄉愁」之系列作品為對像,試圖以心理學、社會學、風格學等梳理自身創作的脈絡,並嘗試在創作上找到新的作品詮釋方法。第二章,以梳理英文中不同的鄉愁概念開始,試圖釐清筆者所言之鄉愁為何物。接下來則以榮格心理學的角度探索鄉愁在筆者作品中所欲訴說的情感。第三章接著以筆者喜愛之文學、繪畫、電影作品分析、探討其中鄉愁與前述榮格所討論之「情結」議題的關係,以及其對筆者創作本系列作品《鄉愁的形狀》時的影響。在第四章中,筆者首先對於影響自身之鄉愁情緒、創作理念做整理,後續並以三位藝術家之藝術作品之風格與形式,探索自身創作之元素與手法,以及未來可能創作的方向。最後,以三個於筆者生活中對於「鄉愁」主題不同的討論視角,對於本次研究之創作作品做詳盡的分析。
  • Item
    果物·異源空間—李苡閔水墨創作論述
    (2021) 李苡閔; Lee, Yi-Min
    新的科技及技術有眾多可能性,從近年生命科學的研究日新月異,觀察生命的現象不再侷限於生物個體,人類不斷探析基因的存在以及它的功能性,在現代人的生活上醫療、食品、保健、生育都有新的選擇,基因科技的植入、改造發展至今,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人類未來可以被複製出來,甚至製造出人造環境的空間,這些科技產物引起全球性的熱門討論話題。本研究藉由自然界中的果物西瓜,試圖組構成一個異源世界,在情境中加入筆者幻想的特殊生物們可以說是人類科技改造下的產物,探討新生物生存的狀態、自我生命與環境的共生關係,透過系列作品中生物變化、改造的獨特符號,以象徵、擬態的手法,去詮釋環境異態的奇幻世界。本研究共分為五章節進行,第一章是說明以果物西瓜作為創作主題的研究動機、目的、研究範圍限制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是學理的依據,以基因的存在、科技生命的生存變化、藝術家對生物擬態在藝術中的詮釋進行探討;第三章則以筆者創作思想的內容與實踐,並舉例影響筆者的畫家、東西的方奇幻題材;第四章是以筆者創作的內容與分析,將作品分為《異地》、《蛻變》系列兩個部份透過此二系列,來呈現果物與生物們的自由意識,探討形式、媒材技法,第五章則紀錄著筆者在此研究創作中的若干心得、對未來在水墨創作上的自我期許。
  • Item
    人間析‧繫─人際回返心性之創作歷程研究
    (2014) 趙懿琳; Yi-Lin Chao
    東、西方在談論「藝術」時,時常將其與「遊戲」之間作多處聯繫,「墨戲」或是「禪畫」等,便是以此哲學思想,藉水墨為媒介所體現出來的繪畫作品。 「遊戲」最重要的本質即為「快樂」─在當下與內心共存的狀態。透過意識的解放,理解自我與外在的關係,並褪去社會制約下的種種束縛,才能回到自然、自在及自由的本性。另一方面,人無法離群所居,從社會中觀照自我,再經心的修練參與社會,這種互為主體的動力,便是人際回歸心性之遊戲。 因此,我以「析.繫」二字囊括前述兩者之義,是取 「嬉戲」的諧音詮釋人的心理狀態;及分、疏(析),聚、合(繫)的字義,呈現人與人之交往關係。 通篇論文主要援引莊子所談「精神自由」、「主客合一」,以及禪宗思想中的「遊戲三昧」作為研究主軸。如果說, 「主客合一」和 「三昧」為方法的話,「遊戲」及「精神自由」即是去除了偏見與執著,追求人類心靈無所繫縛的結果。無論是何者,都體現於自我的認識、了解,創作的技法、過程,以及作為參與社會的條件。 因此,藉由主動的經驗與探索,觀照本心,消除對立,作品呈現等便構成了一個循環的動態過程。而這過程並非平面的原地循環,我期許,也應是立體的向上成長!
  • Item
    水彩‧墨韻─劉庭豪繪畫創作研究
    (2013) 劉庭豪
    二十一世紀高科技的發展快速而短暫,便利的交通、網路資訊打破了時空次序,開放性的全球世界觀,使全球的政治、經濟、價值觀、文化,在商業活動主導下,出現趨於一致的現象。因此,對各國而言,本土自主性的捍衛和文化的保護及傳承顯得格外重要。 體現在藝術上,筆者以為有必要將自身文化特點透過作品彰顯出來,於是筆者思索將東西方美學的元素融合為一運用至創作中,在西方媒材的框架中發揚東方藝術之特質,而「以慣用的西方媒材表現出東方氣質」便成為筆者近來創作時所關切的課題,也試圖從中找尋更多東西方藝術相互對話之可能性。 為了充分發揮個性並直接傳達情緒心念,筆者選擇抽象繪畫作為創作主題,因而在學理基礎方面,筆者先討論中西抽象繪畫思維的形成,試圖由中國繪畫和理論思想中,特別在自然觀上,探索中西抽象繪畫在內涵和形式上可融會之處。 了解東西抽象繪畫觀點後,從本次創作主題「心象」出發,結合中西抽象繪畫觀點,將創作理念分為人與自然、人與意境、人與心象三部分說明。從人與自然的觀照,明白「天人合一」的道理、自然與生命和諧共存的關係,經由不同視角觀看、解構或重構景象,讓空間得以延展,表達意境,並使用直覺捕捉最飽和、生動的心象。 根據上述理念的建構,作品實踐以水彩模擬水墨效果的方式表現,透過驗証水分流動撞擊的技法,感受自然的脈動並與之結合,藉此探索藝術意涵,豐富個人精神層次,造就自然與人文間相互依存、對應的語境,發展新的繪畫風格。
  • Item
    失焦的視覺:「動」在水墨創作中的表現
    (2012) 林績宇; LIN, Chi-yu
    從悠漫的鄉村社會來到台北都會城市,訊息的接收與理解從悠閒的品味轉變為瞬間的強迫接收。在當代的社會中,科技訊息在電腦與網際網路的基礎建設上可說是以秒速來進行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伴隨著社會心理、審美觀念的變化,這必然會使得藝術形式產生多變。 本創作研究將以「動的表現」為核心,分為三個部份來探討。第一:「萌發及奠基理論思想」,從自身對於自然與社會環境的改變與體現,發掘出創作的契機,並且描述對於動的詮釋與背後的意涵來述說創作面向,最後藉由哲學的分析,以時空思維與循環概念來闡述對「動」的瞭解。第二:「藝術思維分析探討」,經由對「動」這一概念在藝術美感中的呈現,探討藝術家畫面形成的創作理念、思維的建構,並藉由分析藝術家之作品來了解其創作手法。第三:「自我創作理念研究分析」,透過自我創作理念的建立及作品的解析,以敘述失焦的創作觀點。 當一切的心象化為水墨形象的那一刻,心靈的建構便趨於成形,在此過程中自我、本我、感覺、知覺,以及想像的昇華過程,將內在的世界揭示於前,任憑主體即是創作者的自由建構,而建構的作品就是主體精神的凝結與成形化。藝術的內容是情感的體現,並受到情感所支配。面對著瞬息萬變的都市環境,創作者抱持過往經驗所建構出自我對於這都市的感受,透過創作來述說著自我內心的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