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當代物質文化與靜物圖像之繪畫研究
    (2012) 王皓諄
    在原始的社會裡面,人類已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好比方說以一隻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交換物資類別的種種限制,則必須另外再尋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彼此接受的物品。最原始的貨幣便從這裡開始。像是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在過去的時空中被作為貨幣被使用過。 而在現代的社會中,我們能視貨幣為一種“物”而這物被呈現一種價值間的交換作用轉化成我們身處世界裡一個重要的原素,藉由這樣物的體現換取了似乎等同價值的生活物件,換而言知它讓我們在社會中與其他人產生了更多的聯系,這樣一個物件的力量深深的影響了現今人們的價值行動及生活狀態,不論食、衣、住、行、育、樂等現代人的各種生活型態,都脫離不了這樣一個物件的影響範圍,物的價值是人們賦予的,所以它不但提供了比使用言語或直接互動更具體也更恆久的方法,更分享了價值活動與生活方式﹔在現代,貨幣促進了交易的繁榮,為文明的社會帶來了貢獻,它不僅提供財富與享受,使我們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為擁有的人帶來勢力、更為其帶來不可思議的力量,也因此金錢它遠遠超越了他原本因該具備的價值性,而被人們永無止盡般的獲取、迷戀著。 本創作研究在探討當代物質文化的貨幣符號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同時也探討靜物圖像在畫面中所呈現的意義,並以現代社會中對於消費文化的產物,如錢幣、紙鈔、紙袋等物件來詮釋筆者對於後現代社會中以金錢為架構的資本主義下,內心的困惑、躁動與不安。
  • Item
    當代彩墨形式結構新蘊 —林洪錢創作論述
    (2008) 林洪錢; Lin Hung-Chien
    中國的繪畫向來注重的是精神方面的表現,對於形式卻較少去談論著墨。而在文人畫方面,陳衡恪認為「文人畫首重精神,不貴形式。故形式有所欠缺,而精神優美者,仍不失為文人畫。」但是物質與對象的存在,終究必須以某種形式面貌展現出來。形式是物象的外貌,透過形式的呈現傳達出作者的觀點與思維。藝術的創造,一方面是感性的形式,一方面是理性的表現。而形式的創造是為了表現理念而來。理念是什麼?就是普遍性之內容。藝術家在自然現實與人間世界中所感受的、接觸的、體驗的,在他的思索與探討之中,所獲得的最高理念,雖是抽象化的結果,但卻構成了藝術作品之靈魂與內蘊者,不外就是理念,亦即是在自然現實與人間世界中所蒸餾攝取而得的普遍性之原理。 里德在其著作《現代繪畫簡史》中說到:「藝術作品是形式和色彩具體因素的結構,形式和色彩經過綜合的安排下,變得富有表現力;藝術作品的形式本身就是內容,藝術作品的任何表現力都起於形式。」任何藝術創作都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任何藝術作品的內容都是主體與客體統一的結果。 形式是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包含了內容的內部結構與形象的外觀,兩者是結合在一起的。而內容所以成為內容,是因為它具有了形式,如果沒有相適應的特定形式,就不可能表現特定的內容。反之,藝術形式也不可能獨立存在,再抽象的形式也有自己的內容。內容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情感,可以是鮮明確定也可以似是而非。即使是那種完全說不出的內在心理狀態,只要它(內容)有所表現,就仍然是掩蓋在藝術形式之後的內容。 「人生有情感,遇物遷我思」,「外事牽我形,外物誘我情」。一切藝術作品的由來,可說是莫不來自藝術生活的經驗。在普遍的原則下,都是與一個有形、有色的對象聯結在一起。情感、感覺必出自有所見、有所聞,由此而感動,而創作的想像(理智),而靈感,而選擇,而意志命令實行,而作品生出。如無外物的經驗,方則是無法生出創作的。
  • Item
    傳統戲台彩繪施作規劃設計與創作之研究- 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傳統戲台彩繪施作工程為例
    (2003) 李奕興
    台灣傳統彩繪技藝運用在傳統木構建築裝修部門,自前清道光年之後,一般表現在祠廟與宅第建築彩繪為常見,至於傳統戲台建築類型的彩繪裝修,則因台灣現存可資探究的傳統戲台案例,無論就文獻史料或實物均極為有限,導致當今相關傳統戲台彩繪裝修工程,從服務建議、規畫設計、發包到如何執行創作的學理或實務,就變成是一個亟待探討解決與重新研究整建的課題。 本研究創作擇以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傳藝中心)園區新建傳統戲台之彩繪施作為題,主要是該戲台位該中心園區動線要衝點,同時又是獨立單棟建築標的物,且為該園區所屬傳統建築類型中之將施行彩繪工程的第一個案例,因此就傳統建築如何施行傳統彩繪技法,並顯現出傳統藝術精神的風采,且藉此施作流程的經驗傳承,以提供日後相關工程的參考與規範,即成本研究創作一個核心意涵。 針對傳藝中心傳統戲台彩繪的執行實務,本研究創作將就該戲台內木結構部份,自屋頂桁木、五瓜三通棟架、列柱、斗拱看架、檐板、太師屏壁及美人靠欄干等構件,以遵循傳統彩繪工序、工料、工法的前題下,考量木結構與戲台空間的關係,配合色彩和書畫圖案之運用,試圖重新建構傳統戲台彩繪設計創作實務的學理,並冀望透過此研究創作成果,確切得以讓傳統建築彩繪研究創作領域的學界或建築彩繪相關業界,獲啟一個重新審思與法則依循的參考時空。故本文論述共分五章,其內容概要分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提出本研究創作課題設定的緣起動機與預期目的,同時為落實本研究創作申論的可靠性與可行性,將就傳統戲台彩繪或論及傳統彩繪課題等相關文獻先行解讀回顧,並理解其發展趨勢,且確定本研究範圍及擬定具體可行之方法。 第二章中國傳統戲台概論,將以全覽式角度說明中國傳統戲台發展與台灣傳統戲台類型與特色,其中有關台灣部份,將就現存且可觀的傳統戲台案例說明,其中霧峰林宅大花廳戲台儘管已毀於九二一大地震,但因該戲台曾為重新彩繪施作的實例,故仍有為傳統戲台彩繪案例說明的價值及必要。 第三章傳藝中心傳統戲台彩繪工程,主要將析理該戲台設立背景與建築結構上的特徵,並對該戲台彩繪工程將如何推動的具體策略和工法,逐一分項解釋,期與現存案例作一個對應外,也表達該戲台彩繪工程的可適性和可行性。 第四章傳統戲台彩繪工程之設計與創作說明,就傳藝中心戲台彩繪設計理念、創作形式中之技法、媒材與裝飾的圖案分別論述,主要作為建構該研究課題的核心價值和特色。 第五章結論,表達本研究創作成果的時代意義,同時將延伸工程經驗作為後續者應用可能性的探討,最後並提出可供後續研究及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