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從自然主義與印象主義探討具象藝術的價值
    (2006) 林昇瑾
    具象藝術廣泛的存在於人類的美術活動中。從歐洲原始的岩洞壁畫,到文藝復興時代的宗教壁畫;從印度的佛教藝術,到中國的畫像磚石,都可以看到這類藝術作品的形式風格。十九世紀的具象繪畫的藝術形式,有著與以往不同的新面貌出現,前半葉寫實的自然主義繪畫風格之普遍流行,風景畫從以往的附庸地位,自此獨立出來而形成新畫種,這種對風景畫的重視也形成了十九世紀後半印象主義風景畫的盛行,印象主義繪畫風格對於光與色的重視,影響日後的現代藝術的全面流行。所以,十九世紀的具象藝術,大部分是對大自然的重視,畫家走出畫室,在戶外作畫,仍然是稟持具象的風格,顯示出具象藝術以不同的具象形式與內涵,來表現具象藝術所要表達的美感與真實,寫實主義如此、自然主義亦然、印象主義也是,都是以不同的形式與面貌傳達具象藝術的真、善、美。因此,更顯示出十九世紀寫實的具象繪畫藝術的多樣面貌的可貴與它們的藝術價值,使得至今具象藝術仍是美術創作中重要的藝術風格。 在二十世紀前,具象繪畫已在歐洲延續了將近四百年,人們對寫實的不滿意,促成了印象派的產生,之後又歷經後印象派、野獸派、立體派、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達達、普普、歐普、照相寫實、超寫實⋯等流派的變革,藝術家揚棄具象繪畫,造成藝術曲高和寡的現象,才開始重新思考什麼是人類的共通美感經驗,找回了失落的寫實元素,重拾具象繪畫。
  • Item
    憶「宅」今呈-陳昱睿的創作研究論述
    (2010) 陳昱睿
    本研究主要透過對自我內心與個人生活的洞悉,觀察當今社會壓力與束縛對於現實生活所產生的影響。創作中運用了生活週遭常見的題材與場景,組合並錯置個別情境空間,期望依此構築方式,平衡個人內心感受,進而刺激大眾意識。 文中引述佛洛伊德學說作為人性探討的出發點,進一步針對圖像表現方式,釐清具象與抽象的價值意涵,藉由理論與作品的相互融合,內化出創作的潛在能量。此外,本研究作品主體係以生活中常見、但卻易受忽略的變電箱與擬真人的SD娃娃為主要描繪內容,同時搭配超現實場景,營造出詭譎多變的畫面空間。在創作理念部分,則涵蓋了個人對生活的省思與靈感思維,透過創作展現自我的獨特性,以詮釋情感的流露,並為面對現實的無奈找尋一個宣洩的窗口。 最後,在文章結論中,筆者將針對創作實踐過程的心路歷程與省思做一剖析與檢討,並期許個人在未來的創作旅途能廣泛涉獵新知,使作品呈現多元樣貌,內容更具深度與可看性,同時帶給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與心靈上的慰藉。
  • Item
    抽象與具象之虛實意境—曾俊明繪畫創作研究
    (2020) 曾俊明; Zeng, Jun-Ming
    此創作研究論文,由筆者自己的探索追尋技術和生活的經驗萃取而出,由前人抽象到具象經過內化後,並自成一格,創造出新的元素作品,擺脫傳統的繪畫表現。在作創的形式風格上,化有形於無形,給予觀者對於繪畫有新的面貌感受。在繪畫道路上,創作始終記錄著筆者的心境寫照與人生觀點。經由論文的支撐,來貫徹作品的實踐。 第一章緒論,表態出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架構範疇和主題界定,創作發展性。 第二章創作理論與基礎,文獻的探討,分析過往較特色的抽象畫家和具象畫家所影響之處,說明繪畫上的虛實意境與思維,從中確立自我的創作方向。 第三章創作形式與內容、媒材、技巧,透過媒材的運用,繁衍出不同的繪畫效果,理念經過內化後,慢慢從形象結構轉變入意識狀態。 第四章作品解讀分析,筆者展現作品樣貌,說明繪畫創作背後的象徵寄情和故事寓意,反映著筆者每一件作品的藝術思想,以及成果驗證。 第五章結論,藉由創作的總結,導出研究的結果,和創作的心得、價值,同時能做到繪畫涵養與趣味。
  • Item
    「自然‧心象」繪畫創作研究
    (2016) 林美珠; Lin, Mei-Chu
    「自然與心象」創作研究是希望透過繪畫的表現,呈現個人經歷最深刻,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美好或瞬間靈感創作的喜悅,自然不只是花草、樹木、山川、河岳,而是可以在任何的地方,包括自然景觀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生活周遭、或旅遊經驗,在平凡中確有不平凡的存在。本文以自然為師,取物象之形,造心中之象。 本系列創作是以具象繪畫為主要表現方式,透過旅行尋找生命的意義與價值,記錄與萃取自然萬物中隱藏的可視與不可視的世界。並藉由現代主義繪畫之啟發,經由心靈觀想,將腦海中的影像浮現,幻想與創造相互融合所產生的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