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私・園林—黃宇丞創作論述
    (2023) 黃宇丞; Huang, Yu-Cheng
    此創作論述是以園林作為發想,「園林」一詞概念大至公園小至居家庭院一花一草一木,此次創作聚焦在街景庭院、植栽盆景,文青風的觀葉植物與復古風的花磚交織出台灣的園林特色。本研究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為園林;二為園林繪畫。在園林的部分,主要梳理園林的歷史脈絡、分析園林美學的表現性與再現性、探討園林與各項藝術的相互影響;在園林繪畫的部分,筆者將園林繪畫大致歸為三類,分別舉出相對應的藝術家做為分析:一為「私・園林」中的植物象徵以董小蕙和王興道為例,董小蕙透過描繪茶花表得對母親的思念;王興道以松樹植栽比喻成自己,警惕自己如同植栽一般需不斷的修剪與矯正,方能盡善盡美。二為「私・園林」中的空間表現,以陳其寬為例,陳其寬以想像的「意眼」戲劇性的佈局,以「游」的心境,以移動的視點構築曲曲折折的宅門深院,空間動線連綿無盡的流動性與時間週轉不息的流動性,交合爲一,營造出如真似幻的空間情境。三為「私・園林」情境營造,以于彭、潘信華為例,于彭以裸身相吻的男女、或是相鄰但不互動的男性與女性形象,更隱晦表現出現在社會中錯綜複雜情慾關係。這些圖像流露出濃厚的都會性格,看似疏離冷漠的外表下,寓含著內在的不穩定與對心靈烏托邦的追求。潘信華以嘲諷揶揄又詼諧的情調手法,讓孩童刻意模仿古代文人的生活場景、古典詩詞的意境情懷,凸顯出過去與現在的差距感,也正如被現實望斷而不存在的桃花源。透過梳理園林各項資料、文獻,歸納園林繪畫創作方式,加上筆者個人的生活經驗,尋找出屬於筆者自己的創作語境。
  • Item
    一座可能為「宅庭」的現象- 園林自然、身體空間與繪畫創作關係之探究
    (2014) 蔡美姿
    在繪畫創作的題材裡,自然風景中所蘊藏的幻妙與神秘,一直以來都吸引著畫家注目的眼光,宛如理想之域的形象。相對於西方至十六世紀,才逐漸成形的「風景」繪畫,中國「山水畫」已於很早之時就獨立且一直倍受重視。其中,盛行於唐代「園林」文化的景觀美學,除了如畫般建構出可居又可遊的真實空間,又同時被歸納為山水繪畫題材的一環。「園林」設計介於複製自然與人為操縱,符合人居於世所需各種條件的夢想之地。此造景空間的內容和功能,在早期社會中時常伴隨貴族遊憩和文人雅集等活動被塑造,至唐宋時期更為盛行。特別以唐代的「私家園林」為例,因社會階層和居住環境的變動,發展出獨特的住宅園林與遊賞方式,更接近現代城市中,住宅裡的小型庭院與前庭花圃形式的思維縮影。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創作方向,是以上述的文史資料,作為對傳統山水畫和園林文化認識為基礎,再透過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的觀點,重新審視我們原有認定的園林自然和模式,是如何再造與轉變;習慣對固有空間的認知與看待事物的方式,還隱含著多少可見的範圍與未知現象。回歸到自身為開始,探討主體的生活空間與原初的身體空間,開啟「身體」知覺所能感受和可見的「肉身」世界。利用「身體意向性」來形構出知覺之後的知覺空間與內容,再將此知覺感受移轉到繪畫行為跟平面圖像,創作出屬於平面繪畫的知覺現象。其中,還採用建築空間之「間」的理論,運用在實體園林空間和繪畫空間的創作實驗上。從可知覺的「間」,嘗試轉換到第二層的繪畫空「間」,以處理平面化的圖像與視覺的時空感等意象,使作品的言說得以再次獨立,重塑觀者對作品所營造的知覺空間與情境的印象。
  • Item
    時空臥遊:洪小澎的水墨VR創作論述
    (2018) 洪小澎; Hong, Sio-Pang
    筆者本次嘗試融合山水畫與電腦技術,創作新媒體藝術作品。前半以理論為主,為第一至二章。第一章作為緒綸,先提出筆者分析水墨創作於當代跨領域趨勢中的情況,筆者的研究動機是基於當代現狀的,再對本次研究橫跨山水藝術與科技藝術兩個差異較大的領域,進行分析及說明。其於本次論文及創作中的研究範圍,其界定的原因是基於如何的研究限制,以及主要的術語釋義。創作理念先梳理筆者對線條繪畫乃至對山水畫空間構成的喜愛,再提出電腦技術結合山水的幾點特殊性,以釐清本系列作品於當代、於水墨、於科技藝術的意義。第二章說明本系列作品的學理依據,分別從山水之臥遊、園林之遊賞及科技藝術虛擬實境之沉浸,梳理三者各自的文化脈絡,並探究三者的共同臥遊意趣,再系統整理園林融合其餘二者時所出現的藝術性、當代性問題,是否仍能呈現臥遊的美學感受。 後半則偏重創作論述及結果分析。第三章說明創作方法,第四章則分組討論四個系列作品,從初期的平面繪畫,至發展三維山水的互動裝置系列,到後來的穿戴式VR系列,到最後回歸平面卻仍能進行虛擬實境臥遊的全景360系列。第五章則進行作品的分析說明與總結,對本系列作品的各個衝突性進行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