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50
  • Item
    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1907-1954)人生歷程與繪畫創作之關係研究
    (2004) 江美玲
    墨西哥女畫家芙烈達‧卡蘿( Frida Kahlo,1907-1954)一生充滿傳奇色彩。傳承自父親匈裔德國猶太及母親西裔印地安文化血脈,出生年代正逢墨西哥走向現代化與民主化,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她的藝術天份與個人色彩徹底結合,在動盪的年代以充滿生命力的筆觸創作無比真實情感的作品。 卡蘿一生坎坷,六歲時不幸患小兒麻痺症,十八歲遭逢車禍,一根金屬扶手刺穿骨盆而出,造成身體傷殘及無法生育。除了肉體的痛苦,她與丈夫狄亞哥‧里維拉( Diego Rivera,1886-1957,墨西哥壁畫家)之間的愛戀分合,成為她生命中繪畫的主題,畫中流血、哭泣、體無完膚的景象,彷彿在尋求某種自我救贖、關照與治療,尤其自畫像大多反映她人生境遇與強烈的心情感受,獨特的形式與風格成為二十世紀畫壇的異數。 由於芙烈達‧卡蘿本身撰寫的資料有限,對於其繪畫創作思想歷程,則有必要循著藝術家的生平活動,依序從養成教育的過程與作品風格的形成進行理解,因此本論文的第一部份先從卡蘿繪畫風格的醞釀與形成著手,探究其成長背景與印地安文化根源的影響,瞭解其藝術啟蒙與藝術發展的概況,並剖析卡蘿人格特質與繪畫發展的關係。 論文第二部份就卡蘿的畫作分析與詮釋,首先論述其繪畫創作過程與一生所遭遇的挫折病痛有關,接著由卡蘿畫作類型一一剖析,闡述其繪畫表現的獨特性,最後探討卡蘿的自傳式繪畫特質,描繪了一生的經歷與強調文化認同,畫作中圖像的語彙與象徵意義,傳達了更為深刻的訊息,而她的藝術特質與當時藝術發展的關聯,也促成她在近代藝術佔有一席之地,然其作品背後所蘊藏之內涵才是值得深究之處。
  • Item
    愛德華.霍普(Edward Hopper)之「寫實」繪畫研究
    (2004) 陳芳后
    本文將初步探討美國寫實畫家愛德華.霍普之寫實繪畫與美國寫實主義的關聯,從美國寫實繪畫的發展源起與當代寫實主義在各方面影響的蓬勃景況切入,分析霍普之寫實繪畫與美國寫實主義在意義上界定的分際,並從藝術評論的分析以及霍普個人的回應與論述等,了解霍普對繪畫的觀念,藉以澄清並界定他在美國寫實主義繪畫潮流中的角色與定位,還諸合宜的歷史評價;此外並就霍普豐富多元的繪畫特質與主題,基礎的平面構成,心理層面的溯源,兩性關係的呈現以及文學或戲劇取材的文本來源等,評估霍普使用這些元素所構築出的繪畫世界如何反映其個人內心與時代互動、思辨的軌跡;再者,由於近年來對霍普寫實繪畫中有關心理、精神分析以及與文學、電影理論相關的創新研究相繼出現,加上學者們對霍普繪畫作品與傳記的寫作之重要文獻紛紛相繼問世,使得對霍普的研究與批評開始走向一個嶄新的模式,逐漸擺脫傳統風格傳承的狹窄定義,為霍普寫實繪畫的研究領域開闢之更新、更多元的途徑,成為相當有趣且引人注目的方向。本文最後將綜合霍普在藝術觀念、表現手法上對寫實繪畫的啟迪與發展,探討霍普所表現出二十世紀初美國文化表象之下的潛在精神風貌,以突顯霍普寫實繪畫真正的價值。
  • Item
    親密的秩序:食物‧人─邱燕君膠彩創作論述
    (2013) 邱燕君; Chiu,Yen-Chun
    本研究以生活中的食物與人的關係作為探討對象,食物與人的關係是長久且深遠的,從人類學的角度來看,最早可以追溯至文明的起源。而日常生活中食物與人更有不同層次的互動關係,從物質文化的角度來看,物質使我們在社會中與他人產生聯繫,作為中介,得以分享彼此價值、活動與生活方式。聚焦於食物上,則食物在不同場合,不同文化裡有著多重的意涵,並且與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從文明的起源到飲食結構的變化中,探討食物在不同時空背後的意義。若關照於繪畫中的食物,則將中國及歐美繪畫演變中的各種食物形象梳理出來。從早期繪畫中的食物到二十世紀食物的意義演變,再到當代有關食物的繪畫討論,從中找出自己的創作脈絡與歷史關係,最後透過梳理出自己的創作脈絡,找到作者的創作定位。 經過上述的資料整理,作者試著透過對食物與聚餐的社會意義的論證,勾勒出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並且透過繪畫,將食物與生命禮俗;情感堆疊與聚餐的關聯經過美學的轉換展現出來,將人與食物、人與人之間不可見的那層「親密的秩序」捕捉呈現。
  • Item
    黑夜城市中的流動光影:林葆靈繪畫創作之意涵試探
    (2012) 林葆靈; Lin Bao-Ling
    本文以個人對世事無常, 流轉不停的感受出發,藉由城市夜晚的光影為載體來抒發情感, 通過承載著象徵意義, 又有著相生相剋本質的光與影來探討生命中無處不在的二律背反/悖論, 即世間種種一體兩面的矛盾人事物,以及真理的辯證性和相關的中西方理論, 同時試著學習包容與欣賞矛盾。 藉由吸水性弱的羊皮紙結合水墨複合媒材, 營造有別於在宣紙上所能呈現的流動感; 黑色顏料和白色顏料流動交融, 產生了光影流動互滲的效果, 彷彿二元對立的融合, 最終造成了場域辨識性的模糊而使得光影凸顯, 彷彿那看不清的是非對錯與真實。
  • Item
    繪畫中社會關懷與象徵手法的結合
    (2006) 林煊哲
    繪畫中社會關懷與象徵手法的結合 摘要 綜觀古今中外美術史,有許許多多藝術家在創作中反映出對社會環境的關注與感發,而社會環境包含的範圍非常廣闊,似乎只要是牽涉到人類活動的領域,都可說是社會環境的一環,我們可以看到許多藝術家透過雙手與畫筆,在畫中表現出對政治現象的闡述、對戰爭的厭惡、對當權者的擁戴或是抗議、對階級型態的態度等等,從中或許可以讓我們了解到,藝術與現實生活之間某種契合性、紀錄性。 個人在此研究計畫中,針對的是自身生長的土地上,社會中尤其是政治層面帶來的現象在自我內心引發出的感觸,再藉由繪畫手法抒發出來。面對著近年來台灣政治的風風雨雨,似乎也可在其中探索人性奇妙的特性,個人認為這在藝術表現上不失是個可運用的題材,因此嘗試在當中找出一些實現的可能性。 也許是本身個性使然,筆者自覺在情感表現上比較隱約,比較缺少外放的強烈特質,因此在創作表現上,似乎也比較偏愛混沌不明的視覺意識,在反覆思索推敲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什麼之後,最後在諸多藝術形式的表現方式裡,決定採取象徵式的繪畫表現手法,來傳達個人心中的想法。過程中,筆者試圖在眾多藝術家與流派之間找出一些類似或符合個人需要的構成因子,並冀望從中找到值得學習與探討的特點,進而當做提升自我創作、立論的養分。 在本論文的研究架構上,第一章以動機為出發點,由個人欲探討的對象先做闡述,算是創作中的內容層面;第二章為表現手法的基礎,是形式層面;第三章是兩者之間的融合探索;第四、第五章則是筆者個人創作的說明與解釋。
  • Item
    自然觀照―繪畫中的意境探索
    (2016) 羅一慧; Lo, I-Hui
    摘要 「意境」出於文化的孕育,除詩詞、曲賦、書畫等,更深入日常生活中,建築造設中小橋流水、亭台樓閣,無不增添生活情趣、修養品性。從各項藝術形式觀之,意境的傳遞與展現微觀於生活情調,宏觀至對生命和宇宙的包容與尊重之胸懷。相對於西方強調人文主義的外張強勢,東方溫謙內斂的性格多了神秘性,這種只可會意不可言說的,正深入意境的核心。 意境從詩學中脫穎,與中國文學發展、社會變遷、人文環境有相當關係,其思想體系融合文學、哲學與美學、藝術等範疇。意境乃是觀照人性之真諦與社會民族的情感,蘊藏耐人尋味的內涵與獨特的形式語彙,體現了東方文化的精神。風晴雨露、四時運轉,天地萬物在各情境中自有意境。意境表現與自然意象始終密切相關,而時空轉變自然更迭,意境隨著展現各種風貌。本創作研究擬以探索意境為旨趣,探析意境的時代源流與意涵,以及東方繪畫中意境的表現,並梳理以自然意象作為主題的意境思維。透過自然主題之詮釋、轉化,嘗試藉由油畫形式實踐創作,融合東方繪畫特質與意境思維於繪畫中。 藉由本創作研究對應「自然觀照―繪畫中的意境探索」之主題,探究個人創作脈絡與繪畫理念,審視創作內涵與形式表現的一致性。期能建構個人的創作美學觀及繪畫風格的形成。
  • Item
    不合時宜的戰鬥姿態—蔡宗祐創作論述
    (2020) 蔡宗祐; Tsai, Tsung-Yu
    我們自然而然地拿起筆來畫畫,理所當然地以繪畫來從事藝術創作。不過,在藝術世界中,我們卻要面對「要畫什麼?」、「如何去畫?」以及「為什麼要用繪畫?」的創作問題。這樣的創作問題並非只是個人的創作瓶頸問題,也是藝術世界許多人努力思考的問題。 一直以來,我要做的是,把自己的姿態放到作品裡。雖然創作是一個個人行為,尤其是以繪畫來說,它的開始與結束都是在工作室中完成。不過,對我來說,與繪畫的戰鬥並不只是在工作室內,也在工作室外;要面對的不只是當下的感覺,還要逃離許多堆積在畫布上、在腦袋中的舊資料,希望能夠在當下看到屬於未來的某片風景。你會發現,要找到自己的繪畫,是那樣的困難。 本論文它是從我的創作經驗出發,是一本著重在創作的論文,以作品為出發的藝術問題思考,它只能是很主觀地透過我的作品去碰觸到可以討論的作品問題及藝術問題。不只是思考繪畫問題,也思考水墨問題,並且關於作品的表現語法、照片的使用及關於繪畫的物質與平面性的討論提出個人的經驗看法。本論文並非是要替自己的創作背書,只能是很誠懇的經驗分享,期望書寫能涉及到作品、藝術及創作者三個部分的內在及外在問題。
  • Item
    繪畫中空間感知及其實踐:從日常景物到枯山水
    (2020) 李宏泰; Li, Hung-Tai
    在視覺藝術史的範疇中,藝術家們藉由描繪日常景物,表現出不同空間的個人感知,以及個體歷程之內在生命。繪畫作為一種重要的媒介,乘載了傳達訊息功能。因此,一部繪畫史其實可視為一部人類探索空間的視覺史。然而,隨著社會與文化的變遷,人們透過不同視點,觀看角度亦隨之改變。筆者認為,圖像的理解與觀看的方式,不僅影響了創作者的心理狀態,同時也在藝術創作中扮演重要的推力。 本論文以繪畫中空間感知為主軸。透過繪畫、影像、照片、符號與文本等元素相連並用,本研究將藉著探索圖像與觀看方式的關係,試圖賦予豐富且深刻的見解討論。相對於此,就藝術特徵和空間現象與之連結的相關理論,及其獨特的書寫觀點,將於文中一併闡發。另外,於此其中亦進一步思索繪畫的本質與藝術家獨到的表現語彙。藉由符號與圖像之文本並置互為,希冀從視覺經驗、文化脈絡與物質記憶的繪畫空間當中,開展出一場多元對話。 身為一名創作者,筆者試著把這些思考轉化成自身的藝術實踐。依循這個過程,個人從日常生活當中發掘自然風景、窗框、花草動物的形象等意念;並且在此期間,進而將之轉為對枯山水獨特意境的感知與探索。這套日常景物的轉變歷程,也在我的創作裡成為關鍵重要的思索與省思。
  • Item
    生活中的雨——雨景繪畫創作研究
    (2020) 黃筱君; Huang, Hsiao-Chun
      本創作研究將雨中的風景,也就是「雨景」,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雨」在筆者生活多年的北臺灣十分常見,相信全臺島、甚至世界上許多地區的民眾亦不陌生,故而以雨景作為出發點,進行「生活中的雨」之雨景繪畫創作研究。   以文學探討雨景繪畫意象,從中獲取靈感,接續回顧歷史上之雨景繪畫作品,創作者涵蓋東、西方及臺灣藝術家,分析研究其創作背景、繪畫意象與表現形式,甚是豐富。另外,現今的世代,日本動漫產業盛行,筆者之繪畫表現形式亦與漫畫、動畫之二次元繪畫作品有關,繼而探究二次元雨景繪畫對於「雨」的表現,藉以上文獻回顧雨景繪畫藝術之精華,並實踐在本創作研究中。 「雨」不僅用於表現憂傷與禍難,其在於風景可能產生各樣的面貌,筆者亦在此論述「雨」在風景繪畫中的特殊性及重要性,及「生活中的雨」之雨景系列創作理念。將創作過程詳細紀錄於本創作研究中,闡述創作內容與形式,並個別說明系列中的作品,紀錄創作過程與媒材技法,最後結論本創作研究之研究、創作歷程與成果。 關鍵字:生活中的雨、雨景、繪畫
  • Item
    質:身體感:繪畫-宇書儀創作論述
    (2020) 宇書儀; Yu, Shu-Yi
    由無以名狀的感受起始至再現與理解的思尋,透露著現今結構體系與規範系統外,隱含著無法被現實涵蓋及表述的真實。如何將超載的真實顯露於現存的理解,並加以由繪畫本身的語彙去重塑一種繪畫的表述體系,讓感受與「質」建構在抽離表象的已知、與非我主觀的未知之間,試圖通往體現真實的途徑為本文研究之核心。 首先,本文將從「繪畫」與「身體」展開表述路徑的探究,從兩種路徑的異同,標示出它們於再現上知覺實踐的體現方式,透過對其體現的理解,逐步推敲出一種關於身體感所轉化的知覺操作。其次,進一步於自身的創作實踐反觀,對應著繪畫所再現的語彙是否具備某些共建的知覺項目,並依循一定的常項與常量所組織而成的表述空間,讓感受與「質」的體現能從中釋出真實的再現。其三,透過自身創作的體現,以類比三者:質、身體感、繪畫在實踐體證上,憑藉多者中介的過渡操作,以雜染的相異之處堆砌出紛殊多樣的本質,讓任何介入其空間的想像,能指向那個想像自身原真的模樣,由此成立一個知識經驗架構外,更為無限廣闊且恆持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