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4
  • Item
    原始主義與東方主義新解---非西方現代藝術轉化的跨文化研究(1980 年代前後)
    (2011) 曾長生
    在全球性的後現代世界中,跨文化途徑(transcultural approaches)將是一項重要的工具,它可以讓我們重新將視覺文化定義成不規則、而非線性式的事物。非西方視覺文化研究應該要以動態、流動的方式來運用文化,而非以傳統的或純西方的觀點來進行,這種觀念正是古巴批評家歐帝斯(Fernandi Ortiz)所稱的跨文化(transculture)。 本研究擬從80年代之前與之後,西方與非西方的跨文化辯證演變,探討「原始主義」與「東方主義」對現代藝術發展的影響。尤其是與西方不同的「野性思維」及「東方主義」的轉向,在跨文化演變上對非西方現代藝術家所給予的啟示,並舉例說明,它在80年代之後,已逐漸演變成為非西方的「跨文化」基本精神與主要策略。而華裔現代藝術家的跨文化另類表現---「禪境」,亦即新東方主義或跨東方主義的核心,是否正是華裔當代藝術發展可行的第三條路? 本論文研究方法採用: 文獻探討、新歷史主義、藝術場域批評理論、後殖民論述,及密特勒(Gene Mittler)批評模式。研究架構,先從跨文化的基本精神探討,檢視原始主義的演變與東方主義的轉變,進而以<從舊剛果到新剛果的跨文化演變>、<墨西哥壁畫運動的重新定位>及<亞裔美洲藝術家的跨文化辯證>為案例,申論西方與非西方之間的跨文化辯證實情。 同時擇代表性的成功實例,諸如: 俄羅斯地區<野性思維的另類發展>、拉丁美洲地區<超現實主義的另類發展>、阿拉伯地區<新東方主義---傳奇與現實之間>、以及東南亞地區<印度之道: 發現者與守護者的雙重角色>、<跨東方主義: 東西方藝術交流中的日本效應>等,探討非西方現代藝術跨文化發展情形與特質,並分述其在80年代之前與之後各自所面臨的不同議題。 最後除了分析華裔現代藝術跨文化發展的源流與類型,並在結論中,從非西方現代藝術的跨文化演變,對台灣當代藝術發展的啟示,歸結成八點。同時以2008年及2009年台灣視覺藝展現象,所透露的跨領域徵候與跨文化趨向,做為佐證。
  • Item
    「魔幻寫實繪畫」之探索
    (2013) 鄧仁川; Jen-Chuan Teng
    在繪畫上,一次大戰後由德國藝評家佛朗次.羅(Fronz Roh,1890 -1965)所提出的「魔幻寫實主義」(Magic Realism)這種稱謂,大致適用於任何顯示出小心翼翼於草圖工程與精雕細琢的平面表現藝術,他們將現實加工或重建,在畫面中創造出高度的離奇感和困惑的情境,但反對「超現實主義」之過度幻想。 隨著時代的演變,魔幻寫實主義加入了不同文化的觀點與轉化,時有和「象徵主義」、「超現實主義」與「幻想藝術」等相重疊的地方。整體而言它是:基於「人性的」與「現實的」主題精神,採用具象寫實方式,而且往往是以「人的形象」為符號進行創作;其詮釋手法各異,但又共享某些特點,諸如重視傳統繪畫技能、回歸秩序與永恆,以及改造與轉化自然現實成為具有個人風格的「心靈畫境」等。其所關心的主題與表現方式,一直以來也是筆者在創作上所認同與追求的。 本論文研究之目的,乃藉由「魔幻寫實繪畫之探索」檢視筆者之思想脈絡與創作軌跡、探究個人作品與魔幻寫實繪畫的相關性,期能較完備地建立自我創作風格與理論體系。
  • Item
    達利的「偏執狂批判」研究
    (2009) 楊衍畇; Yang Yen Yun
    理性主義主宰著西方人文思維體系,致使與理性主義所牴觸的情感面向不斷地被遏止壓抑,過於單一化的價值判斷,使人類文明面臨窒礙難行的危機;法國革命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浪漫主義,代表著解放幾世紀以來所否定的情感、所不見容的多元意念。 異於常人思考或舉止怪異的藝術家、創作者,外界常以瘋狂的原罪加諸其上,而精神分析看待瘋狂並非是負面的,達利更假借瘋狂作為自身創作的核心意念,發展「偏執狂批判」方法,別於超現實主義團體的自動技法,全然以意識主導,一旦所見影像卻又受到情感的衝擊,就會扭曲實際的物像,以相應於「內在模式」。在意像創造的同時,達利著重於詮釋文本的書寫,企圖將其物像偏執聯想的過程合理化,這合理化的依據並非是理性邏輯,而是感性直覺。 筆者自達利生命史與創作表現觀察到,一九二九年達利提出的「偏執狂批判」方法,作為其創作觀念與實踐技法,達利終生創作一以貫之,其創作文本卻呈現超時空的豐富性。無論是影像的原創性與複製性、多重閱讀影像的可能性、大眾文化滲透潛意識,或是對陰性異質的推崇,玩味神聖與褻瀆的一體兩面,達利的「偏執狂批判」創作,不能再以二分思維判定現代性或後現代性,達利將其「力比多」不斷擴延,持續吸納各時代的哲思精華,直覺選擇生活中的影像,轉換並體現於跨領域創作中,造就達利無所不在的藝術成就。
  • Item
    「嶼.海共生」-生態系下的循環與衍變
    (2014) 徐聖淵; Hsu,Sheng-Yuan
    筆者曾就讀於國立台東大學,在幾次經驗中到過綠島及蘭嶼,更見識到原來島嶼上還有美好的地方,島上居民與海的關係不管在交通、經濟、觀光…等都非常密切。都來自於海洋,但近年來人為破壞,水底逐漸黯淡無光,生命力日漸枯竭,使得海洋不在美麗。 在一次的浮潛中我看見小丑魚與海葵間的和平關係,海葵提供小丑魚安全的避所不被大魚攻擊,而小丑魚則引來獵物幫助海葵獵食,兩者間是和平共生的!然而台灣是一座四面環海的島嶼,海洋資源又是特別的重要,許多資源都來自於此,擁有寒暖流交會,所帶來豐富的漁業資源,港口的吞吐更造就了台灣出口貿易與經濟奇蹟,奇特的海岸地形也促進了觀光發展!這些一再的顯示出「海洋」對台灣的重性,也表現出人們與海洋之間是一個巨大的生命共同體,彼此牽引著對方。海洋是一個孕育生命的地方與人類存在著複雜的「共生」關係,只要有一方破壞了這個機制將會造成毀滅。 台灣與海洋在過去彼此和平共生,兩者間共生的關係是一個嚴密且循環的生態系統,彼此環環相扣,近年來人類慾望的高漲破壞了這個和平的共生機制及生態平衡,因此筆者將藉由島嶼與海洋間共生的關係作為研究的對象,並以海中生物共生的情形與人類結合,予以圖像化,運用象徵主義,將筆者之意念寄託於圖像之中,貫穿筆者此階段創作精神,以魔幻寫實作為視覺效果呈現,最後使用超現實主義之下意識書寫之技法表現海洋生物,並予以人類做連結。
  • Item
    異世界—吳孟鴻創作論述
    (2012) 吳孟鴻; Wu,Meng-Hung
    本研究以探求個人潛意識為目的,故以超現實主義的思想與有關夢境的繪畫創作來作為研究目標。輔以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學學說來做為個人夢境之探討。於本創作論文中,以膠彩畫創作為發展主軸,並配合相關心理學論述的文獻,探討作品中出現物象的象徵意義。 肉眼所能看到的現實世界有限,而人類與生俱來的豐富想像力更是彌足珍貴的創作泉源;早自遠古時代的先民們早已開始透過神話與傳說中的各式奇異幻想,來打破現實空間裡早已既定的慣性思考邏輯與諸多規範;而十九世紀的超現實主義,深入人類潛意識進行探索,更是全無忌憚地打破了保守社會的眾多禁忌,透過種種夢境再現的畫作帶領人們徜徉於各式不可思議的想像世界。 身處在資訊流通快速的時代,人們接收了過多外在訊息,而內在的真實思緒早已被慣性思考邏輯與固有陳規所淹沒;傾聽內在的聲音,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夢境,創作上探索自我內在的本質與潛意識,並試圖配合「異世界」主題的作品解析,探討人類潛意識之美感運用於繪畫的可能性。希望藉由人類企圖打破現實既有限制的異想空間,與近代具超現實風格的創作表現中,尋找在藝術創作中可依循的軌跡,進而發覺真實的自我研究,並透過東方媒材的創作形式與技法,來應證自己的創作。
  • Item
    繫 ‧ 情─平面繪畫題材象徵性與物件間關係研究
    (2011) 朱書麒; Chu,Shu-Chi
    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相容交雜並存的自由國家,島國四面環海的地理特性,加上文化歷史上的演變,讓我們及其容易去接納許許多多不斷輸入的訊息。而藝術創作者對環境的反應是十分靈敏的,往往透過使用各種創作的手法形式來表達自己的理念,或隱喻,或批判,都是體現自己對生活環境的關懷,同時也揭示了藝術與社會變遷間的緊密關係。藝術家期望透過創作的行為來傳達自己的想法,反映自身對環境的感受,進一步將創作具體化表現出根本自我核心存在價值。 本創作研究是以筆者生活中栽種的一些仙人掌植栽來做為主要題材,並藉由對創作題材的喜愛與感受進一步探究其造型、色彩並與其他物件元素或是不同場域結合來重新詮釋。 第一章在筆者的創作中無論是探討外在表象或內在思想,其最根本的源頭應該在於“我”(也就是創作者本身)這個起點,而存在主義正是從此觀點來構築他們的理論。第二章在創作過程的演進中筆者將此將研究所一系列創作分為一個時期三個階段來探討,用象徵主義的觀點來詮釋及統合筆者創作的題材語彙,並提出超現實主義的寫實表現手法來做為作品表現的外在形式語彙。第三章筆者覺得既然創作關鍵是在藝術家的詮釋上,因此精神上的脈絡是一定會延續的,即使是不同時代也許都會因某些事件而產生創作上的心理共鳴,因此研究靜物圖像的發展脈絡與精神性。第四章筆者就自己創作上的題材、形式及表現作更深入的說明介紹,第五章再加強筆者作品的個別創作理念、環境因素及筆者分析檢討後的結論,第六章為此研究做一個總結的反省與對筆者未來創作的期許。
  • Item
    魔幻情境的烏托邦─平面繪畫圖像創作研究
    (2012) 張宇騰; yu-Teng Chang
    夢想,替我們找尋一個目標;夢想,替我們築了一個想像的空間。 人人心中都有都擁有一個對未來無限憧憬的夢想,打造一個屬於自己內心的「烏托邦」。以日常生活中的現成物來編一個屬於自己的幻化美好世界,在真實與虛擬的強烈對比,訴說著筆者的心境,遊走在亦虛亦實的境界,讓筆者瞭解心靈才是豐富的創作內涵。 本研究探討在魔幻情境的烏托邦以平面繪畫圖像創作上的應用,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序論,介紹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及範圍與限制。第二章探究創作理念脈絡演變與學理基礎,透過超現實主義的表現形式及象徵主義的寓意與象徵性佐證援引為筆者創作的學理基礎研究。並以與烏托邦風格形式類似的超現實畫派的名家馬格利特、達利及米羅做為分析研究對象。第三章介紹筆者在烏托邦系列作品的內容、形式、表現技法與媒材。第四章則是詳細介紹說明烏托邦系列的十二件作品的創作理念與想法。第五章對本論文作一總結與心得感想。
  • Item
    城市水墨的超現實意涵—劉蕙華創作論述
    (2012) 劉蕙華; Liu Hui Hua
    當今全球進入了多元的『後現代』時期,台灣水墨面臨前所未有的思想衝擊,許多畫家致力於水墨革新,並以融合中西為要務。超現實主義源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是二十世紀影響最大的心理學派,西方之文學、藝術皆受其理論啟發而有新風貌。台灣水墨畫既有承襲中國風格,亦引用了西方超現實主義之夢境潛意識表現方式,創造出獨具風味的超現實水墨。 本文探討作者身處現代社會,回顧中國山水畫傳統,以自身都市經驗為出發,因藉西方超現實主義之精神,把城市意像與自我感受透過水墨語言表現出來,希望藉著創作的過程去發現潛藏在記憶中的片斷,透過圖像投射出現代生活的多采多姿、華麗想像或冷漠疏離、寂寞焦慮。本次創作有兩個系列,『夢想山水』以超現實的手法呈現出繁華都市表象之下的寧靜荒蕪,投射出視覺經驗以外的的心理狀態。『城市童話』著重於視覺經驗與個人印象的重組並意圖在作品中,闡述個人對於時代與生活環境的體認,衍伸出自我的繪畫創作風貌。
  • Item
    高爾基(Arshile Gorky)抽象繪畫之研究
    (2009) 劉麗玲
    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的先驅:亞美尼亞裔美籍畫家高爾基,他在1920年代末期到生命終了的1948年所創作的抽象繪畫,首先受到的影響是畢卡索立體主義的平面空間,繼之康丁斯基即興系列的表現性,進而超現實主義的心理自動運作與多義的啟發,再加上他自己的繪畫語彙而形成一種既抽象又超現實的形式風格。本文旨在探討,由於個性或生活經驗使然,高爾基的繪畫內容具有強烈的個人自傳性,幾乎不具有社會、文化的關聯性,呈現一種心因性以及內化式的大自然圖像。因為具有具象/抽象、植物/動物器官、大自然/人體等異質融合特性,除了暗示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繁衍,也喚起人體情色的想像空間。而畫中的自傳性,流露出他與生俱來的悲劇性格、長期的心理衝突以及身分認同上的矛盾,表現在繪畫中,就是形體呈現相互對立甚至攻擊的特點,用色不論鮮豔與否,總是瀰漫一股灰色調性,呼應他心理上之憂鬱與不安定感。 高爾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與流亡到美國的歐洲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以及日後成為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的美國年輕畫家之間有密切來往與互動,扮演承先啟後的角色。本研究亦對其藝術觀及表現手法加以闡述,再連結到現代藝術史的脈絡中,將高爾基的繪畫和兩個藝術流派的異同做比較,可發現其地位介於超現實主義和抽象表現主義之間的過渡人物,通常被歸爲抽象表現主義的啟發者。本文最後以詮釋高爾基的半抽象繪畫特質作結。 關鍵詞:亞希爾‧高爾基、亞美尼亞、立體主義、畢卡索、超現實主義、抽象表現主義、生物變形
  • Item
    幻域‧浯洲─金門場域繪畫創作研究
    (2011) 李婉琪; Li Wan-Chi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現實主義的風格與創作手法,尤其比利時的超現實主義畫家馬格利特(Rene Magritte, 1898-1967)的繪畫語彙,嘗試結合金門在地特色風貌,如戰地遺蹟、閩南古厝、洋樓建築與風獅爺等,繪製筆者所熟悉的家鄉空間場域,進行個人繪畫創作研究。 第一章緒論先說明研究動機,進而提出研究目的,往下界定研究主題與範圍,然後說明研究方法與詳列研究步驟,並將重要名詞加以釋義。 第二章針對超現實主義與金門相關文獻探討創作理念與學理依據。以在地人角度挖掘故鄉對個人創作之影響,分三部份論述:1.浯州歷史遞嬗2.浯州場域風華3.內化的風獅爺信仰。學理依據先探究超現實主義發展脈絡與理念風格,並分析創作手法;下接對於後現代主義多元創作手法的分析。 第三章就創作內容、形式與技法來探究。在創作內容中,分為「戰地奇觀的轉化」與「文化地域的揉和」二面向陳述。創作形式則以「超現實空間」與「複合性物質」來分析。技法上論及超現實主義中寫實描繪的方式,和後現代主義兼容並蓄的挪用與拼貼手法。 第四章就個人創作作品進行解析,分為三方面:戰地遺蹟幻象、人文信仰傳承、自然生態永續。 第五章結論對整體研究作事後評估與檢討,說明待改進部份與可能的進步空間,最末對將來可能的創作研究方向與教學方法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