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探討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之關係―以西門町為例(2006) 李坤山; Kinnie K. S. Lee摘要 「西門町」原是日治時期舊街名。歷經百年的時空轉化,在政治、經濟、人口、家庭、教育、交通、文化、全球化等社會變遷因素的影響下,西門町的文化環境,從清末「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和城內)之間的自然荒原墳地,經過日本殖民政府的空間改造(艋舺窪地填土計畫及市區改正)而成為文化殖民的娛樂消費空間,及至光復後和中華商場連結以及電影工業的蓬勃發展,而將西門町推展至鼎盛的消費社會。 九十年代,台北商圈東移和拆除中華商場而進入衰退期。1999年底捷運西門站開始營運,大量人潮湧現,地方社群合力推動商圈復甦和地方政府的介入規劃,在原有棋盤式街道的基礎上,設置「行人徒步區」,使西門町擁有消費「東京淺草區」的空間想像,開始邁入以青少年為主的流行商品文化的消費空間。 本研究首先回顧現有的文獻,界定「文化環境」的意涵與案例研究的省思,探討台灣的社會變遷與國家政策,進而探討青少年次文化與流行文化。 其次,分析跨越百年時空的西門町,在清末、日治時期、光復後的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相互作用下,如何將其推展至戰後鼎盛的消費社會。 最後,進行西門町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的現況檢視,提出對西門町文化環境有關的自然、人文、文化與社會面向的關懷,並進一步探討西門町的流行文化空間與消費社會景觀,以及在社會變遷與文化環境的相互作用下,青少年流行商品文化的消費景觀,如何變成西門町獨特的空間地景。 從以上逐步推展的局部研究,獲致研究的成果:(1)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是相互作用的,社會變遷會賦予西門町不同時期的空間意涵,而文化環境的活化與轉化也會影響到社會變遷。(2)西門町的文化環境在社會變遷的催化下,從清末三市街的折衝空間,經過日治時期文化環境的營造而成為文化殖民的娛樂消費空間,至光復後,因政治與經濟變遷而形成消費社會。(3)西門町的空間文化,呈現以「青少年次文化」為主的流行文化消費空間,其中包括:身體和性的流行文化、大眾傳播媒體的娛樂化、自我身體認同的紋身美學和整型美學、街頭塗鴉文化的異國風情消費、歐美日韓電影文化殖民的空間消費等。(4)青少年對於西門町的空間消費,除了經由流行商品消費以滿足「符號消費」和「階級消費」外,最具特色的就是將西門町當成嘉年華會場和消磨青春歲月的走街秀場,使西門町建構成消費台北城市的空間地景。(5)西門町空間的消費文化,除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消費景觀外,還包括:家庭親情社會儀式的實踐空間、老年社群的消費文化空間以及傳統漢人社群的廟會文化空間等的多元文化景觀。 關鍵字:西門町、文化環境、社會變遷、全球化、本土化、消費、地景、次文化Item 所有格關係理論:布希亞《物體系》研究(2018) 邱廷浩; Chiou, Ting-Hao本論文主要研究對象是布希亞《物體系》一書,企圖揭開《物體系》文本中布希亞特殊的「所有格關係」思考方式。本研究內容共分成四個部分,分別針對《物體系》文本的四個章節進行深入地分析與探討:第一部分,對應的是《物體系》第一章〈功能性系統或客觀論述〉,從中發現了布希亞於其中實踐了人類與物品之間「間接」的所有格關係;第二部分,是針對《物體系》第二章〈非功能物系統或主觀論述〉的分析,文本中顯示了人類主動投射情感予物並建立「主觀情感」的所有格關係;第三部分《物體系》的〈後設及功能失調體系:新奇的小發明和機器人〉中,布希亞描繪了物品技術層面的意識形態問題,指出人與物品之間不斷生產「精神強迫的所有格關係」;第四部分,指向了《物體系》最後一章〈物品及消費的社會-意識形態體系〉,內容揭示了現代文化社會體系其實就是建立在「否定所有格關係」的創造與彌補的循環中。研究亦發現,布希亞的《物體系》,其主要對於物品的關注焦點在於「功能性」這一層特殊意義,是對於物品知識上十分特殊的思考模式;此外,布希亞在書中所示範的這些所有格關係建立程序,雖表面上指向了消費社會的文化體系,卻在在體現了布希亞對於結構主義符號學、馬克思主義或傳統哲學思想理論的超越,是一個極富創造力、獨特非常的物品社會認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