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5 of 5
  • Item
    當代物質文化與靜物圖像之繪畫研究
    (2012) 王皓諄
    在原始的社會裡面,人類已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好比方說以一隻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交換物資類別的種種限制,則必須另外再尋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彼此接受的物品。最原始的貨幣便從這裡開始。像是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在過去的時空中被作為貨幣被使用過。 而在現代的社會中,我們能視貨幣為一種“物”而這物被呈現一種價值間的交換作用轉化成我們身處世界裡一個重要的原素,藉由這樣物的體現換取了似乎等同價值的生活物件,換而言知它讓我們在社會中與其他人產生了更多的聯系,這樣一個物件的力量深深的影響了現今人們的價值行動及生活狀態,不論食、衣、住、行、育、樂等現代人的各種生活型態,都脫離不了這樣一個物件的影響範圍,物的價值是人們賦予的,所以它不但提供了比使用言語或直接互動更具體也更恆久的方法,更分享了價值活動與生活方式﹔在現代,貨幣促進了交易的繁榮,為文明的社會帶來了貢獻,它不僅提供財富與享受,使我們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為擁有的人帶來勢力、更為其帶來不可思議的力量,也因此金錢它遠遠超越了他原本因該具備的價值性,而被人們永無止盡般的獲取、迷戀著。 本創作研究在探討當代物質文化的貨幣符號在現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同時也探討靜物圖像在畫面中所呈現的意義,並以現代社會中對於消費文化的產物,如錢幣、紙鈔、紙袋等物件來詮釋筆者對於後現代社會中以金錢為架構的資本主義下,內心的困惑、躁動與不安。
  • Item
    窺視中的情慾表象—畫面中人體結構美學的分離與重組之研究
    (2011) 陳振豪
    情色圖像,向來不被主流文化所接受,直至現在也以次文化稱之,遑論入中國話中並成為主題;但此類慾望,卻是大部分群體都曾主動或被動接受的資訊,何罪之有? 仕女畫從古至今也已發展千餘年,從傳統的勸說婦女如何立身處事,修養品德,到展現婦女的審美觀念,直到民初仍以表達當代的女性特質為繪畫主旨。隨著西方文化的刺激,女性意識的抬頭,現代的仕女畫,必須擺脫傳統禮教的束縛、主流價值的囹圄,並且融合當代的背景元素,回歸創作者本身的自我察覺。 窺視,往往脫離道德價值,卻能發覺被窺視對象最真實的一面。現代的女性,講求表達自我的情感,甚至情慾的解放;但受到中國傳統禮教的觀念,情感必須在眾人面前壓抑,惟有最隱私的空間、領域,才能做真正的自己。而從窺視的角度、視點來重新解讀女性,才能進一步的感受他們的思潮。 在此次研究中,創作者運用多視點的構圖方式,在寫實的手法中融合了立體派的構圖精神以及畫面主體的線條延伸來造成主題的分離,也利用畫紙的裁切來造成猶如從窺視者視點的特寫及畫面壓迫感,讓觀者可以在分離的紙上看到獨立且多元化的情慾表象。但是當所有分離的畫面獨立卻連續的重組時,原本獨立表現時所展現的情慾力量,卻未以倍數的方式增強,而是一同被削弱,因為觀看者必須回到自身的主動省思以及被動的創作者所給予的觀念,所有最初所建立的觀感,又將導回於對一幅畫的美感認知─美的十大原理原則。
  • Item
    權力慾望性別演義-父權觀照下的女性圖像之創作研究
    (2010) 羅淑芬
    本創作研究從榮格的集體潛意識談起,分析兩性的習性與特質,和因特質不同而發展出來的不同行為模式,在原型中探討男人、女人潛在的自我認同,繼之,透過拉岡的鏡像階段來探討性別何以形成主從關係。 心靈是自我的主體,也是理性與權力散佈的場域;但是當身體成為歷史、知識、權力演變的交會地點時,身體便取代心靈而成為主體。女性身體是心靈與身體的共同載體,「權力慾望與性別演義」以女性主體的社會角色和生活面向做為研究的出發點,探討男性凝視如何影響女性的自我認同,女性又如何在男性凝視下求取男性的認同,甚至是將男性的凝視當成普世價值。在創作「父權觀照下的女性圖像」中,更透過圖像來解讀男性眼中的女性,和女性如何因應男性觀看的眼光。 女性在維護家庭和諧和繼起宗族生命上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因此要在充斥父權價值觀的環境中求生存,呼籲男性能尊重女性,並做到「兩性平等,多元尊重」的要求。 本創作研究以後現代手法組構畫面,將相關的物件組合在一起,使它呈現主次關係,在色彩重新編排下,畫面容易傳達故事性內容。有時挪用前人巨作,使新作獲得舊作的養分,有時批判前人的觀點,這樣的手法讓畫作更具有閱讀性。
  • Item
    「儲夢計畫」-繪畫創作研究
    (2017) 黃文祥; Huang, Wen-Hsiang
    摘要 筆者以存錢筒撲滿這個載體為繪畫創作對象,探討儲蓄的動機,人類的慾 望,與夢想的實現。 慾望與能力,人類的慾望來自於生活當中的食衣住行育樂,當能力無法滿足這些慾望的時候,會藉由儲蓄的行為,累積自己的財富,以達到滿足這些慾望,在儲蓄的過程中想像自己的夢想,期待完成夢想的那天到來。 「夢想是人們基于現實而又超越現實的對未來美好願景的構建和希望.一方面, 夢想與現實存在著某種張力狀態,主要表現在:夢想是人對客觀現實的不滿,夢想,是人指向未來美好的希望,夢想是人的思維對現實的完美想像」 本論文架構分為六個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創作研究的動機及目的在敘述研究方法及範圍。 本創作研究主要以慾望以及夢想兩者來做為主要的創作架構,以筆者的生活環境為出發點,探討儲蓄對筆者繪畫創作的影響,以及筆者將如何用繪畫創作詮釋慾 望與夢想 。 第二章為「創作理論基礎」,研究慾望的產生及儲蓄的行為意涵。 第三章為「創作思想」,分析作品表面之下要傳達的理念。探討儲蓄對筆者 的影響,與筆者思考創作的方式。 第四章為「儲夢計畫系列創作內容、方法、技法與媒材」,以整個系列創 作的角度說明作品中包含的內容、元素,以及筆者如何使用媒材及技法來將意念轉化為創作。 第五章為「作品解說」,分析筆者儲夢計畫系列之作品理念,共16件作品。 第六章為「結論」,該章將筆者創作之研究成果做一總結及心得,並期望在 將來能有更為精進的突破與表現。 關鍵字:儲蓄、夢想、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