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雲端上的爬蟲腦—洪國為彩墨創作論述
    (2023) 洪國為; Hung, Kuo-Wei
    筆者研究以「爬蟲」創作作品為發想,藉由美國神經科學家保羅‧D‧馬克萊﹙Paul Donald Mac Lean , 1913-2007﹚三位一體的大腦研究,經由認知及腦神經科學的基礎概念,作為本創作論述之詮釋。第一章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及名詞釋義之敘述,確立立論。第二章學理探討人類行為與數位化環境為主要文獻立論之基礎,內容大致分三部分論述,第一部分,人的演變與大腦運作為主;第二部分,數位環境對人的交互影響;第三部分,相關學者如何以文學或作品來傳達或反應當下社會狀態,隨著時空背景提出可預期的發展及觀點。第三章以人類行為及數位環境下所產生新型態社會現象,以對應至藝術領域中進行探究,並梳理「非理性」與「數位化」的相關美學、哲思與藝術表現等。第四章個人創作思維與實踐,建構個人創作思維與作品表達,提出創作模式及方法。第五章為筆者創作之作品論述分析及立論,論述主要以人類行為、數位化的影響為區分,並以此兩者間相互影響為主要脈絡。第六章結論,檢視研究之成效,檢討創作思路與過程中所遇之問題,究實以創作作品為目標提出成果,並以本次研究為基礎,思考未來可能之發展與規劃。
  • Item
    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應用之探索性研究-以中央研究院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為例
    (2016) 陳靜熏; Chen, Ching-Hsun
    在全球數位典藏計畫運作及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趨勢下,博物館藏品數位化、商業化在國內儼然形成風潮,我國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歷經兩期十年,完成中央研究院、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家圖書館等館藏數位化工作,累計近五百多萬筆數位化典藏品。本研究就數位內容產業的特性,提出「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模式十大要素」,以中央研究院數位核心平台計畫為例,透過參與觀察法、文獻分析法蒐集資料,並深度訪談計畫中核心成員,探究數位藏品商業化與博物館彼此之間的影響,數位藏品持有者、創作者、管理者及仲介者之間的合作關係,以及數位素材透過造型加值、技術服務及內容轉製等方式進行商業化的過程分析,最終針對個案及現況提出問題與建議。 數位核心平台計畫掌握核心資源及流程,擁有多元的產品及市場,與競爭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對數位藏品同時具備學術內涵及市場應用的專業素養,若能扮演介於博物館學界與產業界之間的中介經紀角色,擔任藏品加值的轉譯者,將有助於博物館藏品再活化,與實體博物館相輔相成。面臨數位內容鑑價機制及授權模式未定,加上對於博物館之數位圖像不具任何權利,因此,博物館數位典藏之商業應用不應聚焦在以授權經紀代理為獲利主要來源,應積極從事數位媒材再利用,創造新的作品產生新的權利。本研究發現博物館數位藏品加值應用的最大問題,是使用者對於數位藏品不方便使用且不知如何使用,並分別提出透過數位藏品內容或技術「再製」的方法,以及在產業化過程加入「中介者」角色協助藏品知識內容轉譯,以期在有限的資源情況下,讓博物館數位典藏商業化有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