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慾望塵世花敘言--陳幽利繪畫創作研究(2024) 陳幽利; Chen, Yu-LiItem 花遊記-林素玲油畫創作研究(2022) 林素玲; Lin, Su-Ling花遊記,乃是取花卉為主要題材,以油彩、亞麻畫布為媒介,融滙西方繪畫、中國繪畫、日本繪畫的理念、技巧,結合中外著名詩作、中國文物器皿、生活中特殊的感受或回憶;來完成本論文之繪畫創作。花遊記,包含四大主題內容,詩、椿、瓶花、蒲公英系列;以具象、或意象、或抽象來呈現。詩;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將讀詩的感動、幻想,轉換為永恆的圖象,與觀者共享。椿;筆者以特別喜愛的茶花為主題,用中國畫的聯作、日本屏風畫的方式呈現,既可單幅微觀、也可多幅構成大景欣賞。瓶花;運用中國古老的青銅彝鼎、陶瓷瓶為盛花器皿,自然和人文、舊與新的溫柔相濟,以具象來完成;引觀者既可欣賞花卉的自然之美,也可沉浸於古玩的思古幽情裡。蒲公英;以意象、抽象的形式來呈現,單純運用色彩,恣意擦、搓、拓印、滴流來構成畫面意境。透過美術史相關的文獻蒐集與整理探究,建構本創作論述,共分五章。第一章緒論,包含創作動機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與架構、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創作學理基礎,包含西方與東方花卉藝術之發展與精粹,詩與電影之選擷,茶花與蒲公英之自然形態與文化意涵。第三章創作理念、內容、形式、媒材與技法。第四章作品解析,包含對個別作品作色彩、構圖、意涵的說明。第五章結論。藉由本研究不斷的探索與修正,持續地擴展筆者創作的發展內涵與風格。Item 沉默的悸動──花卉意像繪畫之研究(2012) 吳玟靜在人類歷史發展當中,花卉與人類的生活與文化息息相關,舉凡食用、藥用、觀賞、社交禮儀、宗教慶典等等,無一不與人類的物質文化與精神領域相連繫。舉凡文學作品、藝術的領域裡,以花卉作為題材的千古名作不在少數,正因花卉特有的美感與雅逸,能溫暖、潤澤人類的心靈、豐富人類的精神生活。而花卉更在歷代文人與藝術家的巧筆下,溶入了情懷與思想,將花卉引領至更崇高的意涵層次與藝術境界。若要嘗試在美的領域中,能超越時空背景,能不分國家、種族、文化、地域、性別與年齡,能夠擁有屬於共同且共通的審美觀,作為美的感知對象的話,筆者相信,花卉會是蠻好的代表例子。 正因花卉因其生長環境、對季節與其風土的適應,外觀與特性上的不同,加上地域性民俗性文化,人類總能在不同花卉裡找到與自己精神上相對應的特質,作為援引與象徵的對象,如梵谷將向日葵視為對好友高更的熱切友情。探究到花卉在東西方藝術史中的發展前期中,「西方為裝飾,東方為藝術」,西方將花卉做為獨立主題入畫已經是約十六世紀末期;而在中國宋代(960-1279)期間,花鳥畫已被視為是獨立的畫科,發展到極高的水準。 本研究著眼在探討花卉在平面繪畫創作上的應用,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包含前言、研究花卉的動機與目的。第二章創作理念的脈絡,並探究東方與西方巨匠以花卉作為主要題作品的脈絡研究。第三章創作的學理基礎,從西方靜物畫中的花卉圖像發展、以十六、十七世紀花卉靜物畫做為分析研究對象。第四章介紹花卉系列作品的內容、形式、表現技法與媒材。第五章則是花卉系列作品說明。第六章為此研究的結論、關於創作的體悟及期許。Item 靜觀萬物皆自得-照像寫實繪畫研究(2019) 古雅仁; Ku, Ya-Jen本文論述與創作的核心,希望透過繪畫作為自我檢視與探究的手段,回到繪畫的原點,重新審視其意義與初衷價值,藉由描繪對象以及創作手法的繪製歷程,與個人的藝術思想和創作理念,察覺自我慣性的現象,放下自我習慣的藝術性,以及思想探索的建設與破壞歷程,建構出本文創作系列的作品,和進程的美學思想。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及目的,透過論研究的靜物及花卉,釐清創作的理路,探索繪畫的心靈及物我兩造的覺知。第二章創作的方法及分析,透過寫生的靈感收集,以及照相機及App軟體的輔助,對於色彩、光線及表現技巧的分析。第三章在說明創作的理念以及思想,創作過程中觀察、感受、理解、表現的創作模式探討,了解繪畫過程中意念的變化,探索觀看與大腦運作的關係。第四章主要針對「靜觀自得」、「蛻變」、「寂靜潔白」、「花」和「詩意蔓延」等系列作品進行分析與探討。第五章由「靜觀自得」到「詩意蔓延」等系列的創作,是加法與減法的創作歷程,先化繁為簡,純化提煉,再由簡入繁,萬取收一再以一寓萬。 透過這本文研究與探討,發現從初期的加法概念創作,慢慢地每一次都如同是在減法的過程,但每一次的減法讓自己更進入另外一個沒有探索過的小世界,也讓筆者體會到還有許多浩瀚的空間,值得繼續去探討與感受,當下的感動透過創作讓自己不斷地進行物與我的對話,也不斷的向內探索進去,發現未知的自己,不知覺形成藝術理念的加法之法。Item 創作理念與作品 - 由客觀的寫生進入主觀的表現 - 「書香與花語系列」(2002) 吳芳鶯; Fang-Ying Wu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藝術的創作形式、技法與表現內涵,達到空前的自由;加上科技的進步,資訊的發達,藝術家可以採用或運用的技法與媒材就變得非常多樣化,表現的面貌更是五花八門,令人眼花撩亂,難以了解,何為「藝術」?「藝術」是什麼?「藝術」在表現什麼?常成為大家研究的課題。而「傳統藝術」與「現代藝術」又有很大的差異性,自己以前的創作表現都著重在「客觀的描寫」類似傳統的表現手法,以自然形體的再現為要,對於「現代藝術」或「後現代藝術」並不是很清楚,希望能透過此次的研究與探討,能以傳統藝術的表現特色為基礎,再去嘗試改變自己創作的風格與面貌,擺脫客觀形體的束縛進入主觀表現與富有創意的境界,在所謂的「新」與「舊」之間取得一平衡點,得到和諧與有創意的美感。此次的創作的內容,離不開生活的範疇,以「客觀描寫」的花語系列和「主觀表現」的書香系列為創作研究、探討的兩大主題,來表現出「生活的關照,美的追尋」的精神內容來。創作研究的媒材,大都以油彩為主,只有在少數的作品上使用一些不同的材質做些試驗性的練習。整體創作研究的結果,共有大小不同面積的作品 32幅,於師大畫廊A廳發表展出,就教於老師、先進,期望自己能更有成長與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