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7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異景.心戲-張亞蓁創作論述與實踐(2024) 張亞蓁; Chang, Ya-Chen本篇創作論文異景.心戲,紀錄著2020─2024年的創作研究,筆者的個性比較容易沉浸在自我幻想的世界裡玩耍,覺得所處的生活環境都像是一個充滿寓意的場景,藉此筆者在繪畫創作上,從景觀的觀察塑造出心理的寄寓空間,與個人內心小劇場的投射。本篇論文共分為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講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內容,並對於在本篇論文中所使用的關鍵字進行相關概念的釋義。第二章學理脈絡的研究,探討寓意的表現,異質性空間的景觀觀察,從現實景觀銜接筆者在繪畫創作上的空間想像,到第三小節逐步探討一些古典水墨畫景物空間的再現手法,運用到筆者作品的表現形式當中。進入第三章創作理念與表現,發展出的系列作品有「宅山水系列」與「人造樂園系列」,談論創作理念與創作方法、形式的梳理,並紀錄創作的過程。第四章作品分析,分別從兩個系列的創作成果敘述個別作品的綜合分析。第五章結論,分成兩個小節,統整這個階段的研究結論,個展的展覽記錄,和未來創作的後續發展,進行整體的回顧與省思。Item 合歡山景油畫創作研究(2024) 錢文屘; Chien, Wen-Man筆者從小喜歡繪畫,也喜歡在天氣好的時候騎重機旅遊,經過中部橫貫公路的合歡山,俯視群山,山的陵線層次分明,雲霧繚繞,呈現的美感,讓筆者印象深刻,念師大研究所論文的主題,就選擇合歡山景油畫創作為研究的主題。研究的目的是選擇合歡山的山岳景觀,呈現個人的觀看、經歷的感受與腦海中的圖象。研究美術史上高山的景觀繪畫,在不同的時空,呈現的不同創作方式及其特色。研究的方法是,文獻分析法、實際觀察法、創作實踐法、內容分析法,關鍵字為合歡山、崇高、風景、層次、雲霧。探討歐洲繪畫,從文藝復興時期人物為主,風景為陪襯,到發展成風景繪畫。歐洲山景畫家,用繪畫表現高山空無或崇高浪漫的氛圍或是峭壁的場景,美國山景畫家畫美國原始荒野崇高的巨大山脈,或與神話故事結合而表現美國的偉大形像,日本的山岳畫家,創作日本富士山的神聖形像,臺灣的高山畫家,描繪崇山峻嶺,或雲霧飄渺的高山。山景屬於崇高美學,站在峭壁懸崖邊,讓人感到驚恐害怕,合歡山過去是泰雅族的獵場,保有原始的景觀,合歡山屬於東緩西陡峭的地形,有水鹿、山羊等原生物種,有箭竹、玉山圓柏、玉山杜鵑等高山植物。本論文之架構為緒論,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之方法,名詞釋義,文獻探討包括;風景繪畫,繪畫中的山景題材,崇高美學與合歡山的地理人文,合歡山景的創作理念與實踐,合歡山景創作理念,創作的形式與內容,使用的媒材與技法,創作的歷程與實踐,合歡山油畫的作品內容分析,並作成結論。Item 道法自然—楊喆水墨創作論述(2021) 楊喆; Yeung, Chit本文探討當代水墨創作與傳統水墨畫繼承發展的課題,從筆者自身對老莊的道家自然審美觀的理解與認知出發,以道家自然觀中的人與自然的關係及批判性思考特質來審視其創作,進而了解自身創作與道家自然審美思想的相關性。當代水墨創作與自然美的關係,對筆者自身創作產生啟發與借鑑作用。在道家自然審美觀的觀照下擴充不一樣的創作方式。筆者運用非傳統文人畫筆墨表現方法來詮釋山水的抽象性,當代水墨創作與道家自然審美觀的連接,具有承先啟後發展的意義。針對當代水墨創作發展的意識啟發,其意識包括了自然審美的發展歷史內容,拓印的發展歷史背景及繪畫史論中非文人筆墨思維發展的歷史,前輩水墨先行者對水墨新技法中的拓印技巧運用方式的功能與意義。筆者運用拓印技巧形成的人體元素意象而呈現抽象山水的表現,是人體與大自然的內部結構與功能呼應的關係,是中華文化基因中的道與自然的體現。 第一章主要是簡述了研究的動機、背景、內容與範圍,以明確論述的方向及重點;第二章扼要說明老莊自然與審美觀的重要理念,闡述老莊自然觀中的「道法自然」內涵與自身創作的理論依據,再從拓印的發展的源頭、內涵及發展去了解分析其審美意識,以五位前輩先行者運用拓印技巧特性中分析其審美意識,從中得到不少感悟與啟發;第三章主要是闡明個人創作理念的特質,是「道法自然」的創作觀、山水作品意象融入身體造形元素的理念,即是與道家自然審美觀的密切關係的緣由;第四章透過分析個人創作媒材、技巧、形式與內容來詮釋「道法自然」的創作審美觀、人與自然之間的關聯;第五章透過具體分析個人不同系列作品的特色來說明如何實踐「道法自然」的創作方式及內涵 ; 最後第六章是個人對水墨創作發展方向提出相關觀點及自身將來繼續探討方向的論點。追求繪畫的自然而然的風格特色正是「道法自然」的自然審美特性。透過自身創作理念與老莊自然審美思想對話,體悟藝術創作的「道法自然」自然審美特性的重要性,創立自身藝術創作特色與理念,是探索當代水墨創作的意義及價值的地方。Item 如夢之境山水的建構 再造太魯閣峽谷的創作研究(2010) 呂坤和創作研究的意義在於創作實踐可能性之拓展以及創作理論之探索,透過深入探討繪畫技法與學理,試圖以此將創作的領域大為擴展與理解。筆者認為,做為一位台灣的山水畫家,應該用心體會台灣的山林形貌,反應本土自然與在地特色,見證時代的脈動。因此,筆者希望藉由相關文獻理論的梳理探討,充實繪畫創作的美學思維與提升創作技法的研究 本創作研究論文以太魯閣峽谷作為題材,以「如夢之境」為題探討新的山水創作組構與表現的面向。論文共分五章,依序為第一章:緒論。第二章:如夢之境山水境域的再生。第三章:創作如夢之境山水的美學與實踐。第四章:如夢之境山水的建構系列作品解析。第五章:結論。 本論文採用法蘭克福學派中阿多諾的美學理論,以藝術的社會批判功能及「間離」創作手法來論證「如夢之境山水的建構」之意涵,並從中國歷代的哲學思想中,汲取道釋思想、空間意識,加以整理、融會,轉化為個人創作上的泉源,藉此深化創作廣度與內涵。反映在筆者以太魯閣峽谷為題材的山林夢幻作品中,探索它在山水創作中的獨創性與地域性,透過個人對當前台灣環境生態的體認與觀察,作為創作研究之切入面向,繼而開展出具體可行的實踐方法。 新的社會型態促進新的時代氛圍,不一樣的生活體驗必然會有新的感受與新的表現方式;筆者從生活體驗出發,嘗試將藝術的「間離本質」學理與實務探討結合,應用現場寫生進行創作整理的資料,以「如夢之境」四大系列「峽谷美的呈現系列」、「峽谷山河變色系列」、「峽谷超越真實系列」與「峽谷原鄉關懷系列」為創作主軸,將太魯閣峽谷的形貌與生態變化,擷取記錄,再應用各種媒材工具以及水性壓克力顏料、版畫的拓印技法,以壓印、擦拭等手法,進行各種技法的實驗、挪用、混搭與重組。巧妙地記錄出山水景觀的變異,意圖展現太魯閣峽谷如實若幻的夢境,來彰顯藝術的批判功能,讓「夢境」的呈現是以虛假性、擬境、反諷來批判現實。建造屬於自己理想中的「如夢之境」,不僅完成山水繪畫美學與技法的探討,更完成一系列「異在性」特質的山水創作。Item 探討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之關係―以西門町為例(2006) 李坤山; Kinnie K. S. Lee摘要 「西門町」原是日治時期舊街名。歷經百年的時空轉化,在政治、經濟、人口、家庭、教育、交通、文化、全球化等社會變遷因素的影響下,西門町的文化環境,從清末「三市街」(艋舺、大稻埕和城內)之間的自然荒原墳地,經過日本殖民政府的空間改造(艋舺窪地填土計畫及市區改正)而成為文化殖民的娛樂消費空間,及至光復後和中華商場連結以及電影工業的蓬勃發展,而將西門町推展至鼎盛的消費社會。 九十年代,台北商圈東移和拆除中華商場而進入衰退期。1999年底捷運西門站開始營運,大量人潮湧現,地方社群合力推動商圈復甦和地方政府的介入規劃,在原有棋盤式街道的基礎上,設置「行人徒步區」,使西門町擁有消費「東京淺草區」的空間想像,開始邁入以青少年為主的流行商品文化的消費空間。 本研究首先回顧現有的文獻,界定「文化環境」的意涵與案例研究的省思,探討台灣的社會變遷與國家政策,進而探討青少年次文化與流行文化。 其次,分析跨越百年時空的西門町,在清末、日治時期、光復後的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相互作用下,如何將其推展至戰後鼎盛的消費社會。 最後,進行西門町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的現況檢視,提出對西門町文化環境有關的自然、人文、文化與社會面向的關懷,並進一步探討西門町的流行文化空間與消費社會景觀,以及在社會變遷與文化環境的相互作用下,青少年流行商品文化的消費景觀,如何變成西門町獨特的空間地景。 從以上逐步推展的局部研究,獲致研究的成果:(1)文化環境與社會變遷是相互作用的,社會變遷會賦予西門町不同時期的空間意涵,而文化環境的活化與轉化也會影響到社會變遷。(2)西門町的文化環境在社會變遷的催化下,從清末三市街的折衝空間,經過日治時期文化環境的營造而成為文化殖民的娛樂消費空間,至光復後,因政治與經濟變遷而形成消費社會。(3)西門町的空間文化,呈現以「青少年次文化」為主的流行文化消費空間,其中包括:身體和性的流行文化、大眾傳播媒體的娛樂化、自我身體認同的紋身美學和整型美學、街頭塗鴉文化的異國風情消費、歐美日韓電影文化殖民的空間消費等。(4)青少年對於西門町的空間消費,除了經由流行商品消費以滿足「符號消費」和「階級消費」外,最具特色的就是將西門町當成嘉年華會場和消磨青春歲月的走街秀場,使西門町建構成消費台北城市的空間地景。(5)西門町空間的消費文化,除了青少年流行文化的消費景觀外,還包括:家庭親情社會儀式的實踐空間、老年社群的消費文化空間以及傳統漢人社群的廟會文化空間等的多元文化景觀。 關鍵字:西門町、文化環境、社會變遷、全球化、本土化、消費、地景、次文化Item 景框與風景-吳乃慧創作論述(2019) 吳乃慧; Wu, Nai-Hui本創作研究圍繞「與風景相關之藝術創作」及「作品之觀看方式」兩條軸線,試圖探索藝術創作者如何藉由獨特的藝術語彙,描繪人們對於周遭環境的感知與認識,並且經由風景相關之藝術創作,探究不同藝術作品間,在空間再現方式上的異同,包涵了縱向的藝術史脈絡以及橫向同時期藝術家作品間的差異。 隨科技演進,與風景相關之藝術創作,再現空間不再是只單純專注於描繪眼前所見的景物,更多的是針對視覺在空間裡作用以至將之呈現於平面上的這個過程,以此過程做為作品討論之對象。再現方法的演變,使得傳統繪畫中慣用的透視法遭到拆解,觀看者、對象物、畫布三者間的相互關係趨向多元,對於感知的描繪,在不同的藝術作品中存在著諸多不同的路徑。 筆者亦藉由創作研究,提出個人貫穿本系列創作的核心元素——「景框」,更進一步討論到後設劇場中的「劇中劇」表現形式,即經由釐清自身的觀看方式並對其進行反思,以了解到自己對於周遭環境的認識一如人們在當代接收與傳遞訊息的模式,均帶有虛擬的性質。 繪畫能將立體的空間體驗轉化為平面呈現,憑藉的便是人類的想像能力,同時,繪畫的自由性也記錄了在生活中難以言說的視覺感受。筆者盼藉由創作,發覺觀看的複雜性,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去體驗及認識所見所感,並發展具個人特色的創作語彙。 關鍵詞:風景、景框、觀看、再現、劇中劇Item 墨染水鄉山城-方紫泉創作論述(2019) 方紫泉; Fang, Tzu-Chuan論文主題「墨染水鄉山城」是以中國山水畫形式,運用筆墨與彩墨之媒材繪畫描寫觀賞生平對週遭大自然景物的自娛,同時透過大自然的描繪可展現自我的見識。 筆者以至國內外各地遊山玩水的旅程中,將所見不同區域的大自然風景及特殊人文魅力的視覺響宴及親身的體驗,以想像用語言描述出杜撰的故事,將腦海中製造的圖像繪畫出來。換句話說在創作過程中是自由驅馳,直到作品完成之前是無法百分之百預知其成果將會呈現出什麼樣的風貌。直到與人共享,才能算作成功的作品。 本論述中第一章:研究動機與目的、範圍、方法。第二章:闡述「水鄉山城」景觀寫生之動機、古今山水生態的對話、傳統墨染的風格演變及中西方景物觀。第三章:個人創作理念、創作的思維、筆墨的呈現、觀念的改變與創新。第四章:個人創作解析與表現、創作題材的收集、作品構圖的經營、筆墨特性與技法的呈現。第五章:個人作品解析。第六章:為本文的一個結論及個人期許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