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1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景觀敘事–文化景觀時空並置藝術創作研究(2024) 李素馨; Lee, Su-Hsin景觀敘事隱含著歷史敘事文本,也連結著個人成長歷史、經歷與記憶的圖像。本創作研究旨在透過文化景觀,探討記憶圖像對自身生命存在的意義,與景觀所承載的場所故事,並進一步探討對觀看者個人與社會之意義。研究首先透過回憶與探查,爬梳童年成長空間的記憶圖像,擴展至個人所參與考察評審的文資空間,選擇對個人及社會具有意涵之文化景觀,建立問題意識與研究範疇。第二章文獻回顧探討相關景觀敘事、地方感、圖像敘事等文獻,並由藝術史剖析藝術創作思想脈絡,探討創作觀點與表現比較,建立圖像、空間與時間的系譜脈絡。第三章建構創作理念與實踐步驟,整合為創作實踐三系列。第四章為創作作品解析,針對「懷舊敘事」、「不存在的存在」、與「時空並置」三系列之作品進行詮釋。研究並收集展覽現場創作者與閱覽者互動交流的感受與回饋問卷共144份,歸納閱覽者喜歡之原因有(1)與個人記憶、文化歷史、地方感之情感相關;(2)與畫境氛圍、虛實空間、寧靜溫暖所形塑之感知相關;(3)與美學構圖、色彩、繪畫技巧等相關。最後總結討論景觀敘事對藝術創作者與觀看者之意涵,景觀敘事創作實踐,與社會生活美學的期許與展望。Item 球體/謂語—李孟芳水墨創作論述(2013) 李孟芳; Meng-Fang Li此研究以球體作為創作的對象,藉由探討山水繪畫在歷史中的意義,與現今所具有的表現性,以球體的結構來進行當代的山水詮釋。 山水畫在此研究中,以風景作為一論述的角度,來進行創作表現形式上的呈現,球體則是創作中表現的基本形式,筆者的一系列創作則由此延伸,產生不同樣貌的風景表現。 研究先以球體在東方中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東方思想觀的連結作為探討的主軸,進而引出球體在風景的繪畫中所能呈現的樣貌。筆者則是以「石」的質感作為一球體在實質上的表現。 無論是球體或是「石」本身,在東方繪畫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筆者則是接續球體與東方思想觀的討論,延伸其與山水畫的連結。探討球體在創作表現中,以風景形式展現出的可能面貌。 筆者並藉由討論自身的創作作品,進行開發以球體作為素材的可能性,球體為一個圓的造型,本身就在意義面上具有無限的可能,創作並不是只單單要表現出我眼所見、我心所思,而是在過程中我對「對象」也就是球體自身,所展開的追尋與辯證,並開展出創作更多的可能。Item 一座可能為「宅庭」的現象- 園林自然、身體空間與繪畫創作關係之探究(2014) 蔡美姿在繪畫創作的題材裡,自然風景中所蘊藏的幻妙與神秘,一直以來都吸引著畫家注目的眼光,宛如理想之域的形象。相對於西方至十六世紀,才逐漸成形的「風景」繪畫,中國「山水畫」已於很早之時就獨立且一直倍受重視。其中,盛行於唐代「園林」文化的景觀美學,除了如畫般建構出可居又可遊的真實空間,又同時被歸納為山水繪畫題材的一環。「園林」設計介於複製自然與人為操縱,符合人居於世所需各種條件的夢想之地。此造景空間的內容和功能,在早期社會中時常伴隨貴族遊憩和文人雅集等活動被塑造,至唐宋時期更為盛行。特別以唐代的「私家園林」為例,因社會階層和居住環境的變動,發展出獨特的住宅園林與遊賞方式,更接近現代城市中,住宅裡的小型庭院與前庭花圃形式的思維縮影。 本文的研究內容和創作方向,是以上述的文史資料,作為對傳統山水畫和園林文化認識為基礎,再透過梅洛龐蒂的「知覺現象」的觀點,重新審視我們原有認定的園林自然和模式,是如何再造與轉變;習慣對固有空間的認知與看待事物的方式,還隱含著多少可見的範圍與未知現象。回歸到自身為開始,探討主體的生活空間與原初的身體空間,開啟「身體」知覺所能感受和可見的「肉身」世界。利用「身體意向性」來形構出知覺之後的知覺空間與內容,再將此知覺感受移轉到繪畫行為跟平面圖像,創作出屬於平面繪畫的知覺現象。其中,還採用建築空間之「間」的理論,運用在實體園林空間和繪畫空間的創作實驗上。從可知覺的「間」,嘗試轉換到第二層的繪畫空「間」,以處理平面化的圖像與視覺的時空感等意象,使作品的言說得以再次獨立,重塑觀者對作品所營造的知覺空間與情境的印象。Item 偶遇-風景的再現與移情(2013) 趙乙璇; I-Hsuan Chao本文共分為六個章節,透過對藝術史、美學和前輩畫家們的研究分析以及旁徵博引,加以闡述筆者自身的創作。第一章緒論主要是探討在現代多元紛雜的藝術型態之下,繪畫對於自身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創作興起的動機,生活環境的改變所造成的心境變遷對創作的影響和選擇「偶遇」作為主標題的原因,還有創作研究的範圍。 第二章主要是說明創作理念與背景元素:分別探討「再現」與「移情」的意義和發展,冀望能兼容並蓄西方繪畫之景物再現的傳統和中國繪畫主體移情的精神,達到筆者所謂「五感」繪畫的境地。 第三章是關於創作的學理基礎之研究,包括西方風景畫的起源和演變,現代都市生活中人們的集體心象,波特萊爾對於「現代性」的定義,社會學家沃斯和齊美爾如何解釋都市性格的形成原因,以及影響筆者創作的四位當代畫家-傑哈.李希特、愛德華.霍普、傑弗利.史馬特和彼得.多伊格。 第四章是關於創作內容、形式、技法與媒材的說明:創作內容主要為筆者與周遭環境景物在某一特定時空下偶遇所激發的情感,並藉由景物的描繪來體現筆者內心世界;創作的形式包含早期「理性的旁觀」與後期「直覺的抒情」,並加以闡述「直覺」對繪畫創作的重要性;技法主要呼應「直覺的抒情」之創作形式,不重形體的清晰明確,注重筆觸及色彩所營造之氛圍。 第五章為各幅作品的創作背景與理念之詳細說明。第六章則為對整體創作的總結與感想,以及對未來創作發展的期望。Item 阡陌‧意象 - 臺灣鄉土風情系列之繪畫創作研究(2007) 吳佳音; Wu Chia-Yin本篇論文以「阡陌.意象」為主題,是以筆者對臺灣鄉村的意象作為視覺藝術創作研究之方向,透過描繪臺灣鄉村景色為出發點,從藝術史和美學的理論基礎中,探討藝術創作的可能性。 繪畫創作總計有十二幅;論文共分為五個章,各章節摘要如下: 第一章 緒論,針對本研究的主題詳述研究動機與目的,闡述個人對於臺灣鄉土的印象,並在名詞釋義中詮釋創作主題「阡陌.意象」。 第二章 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除了從臺灣美術史領域的探討中,了解臺灣鄉村的變遷與繪畫發展外,並從美術史的表現形式中汲取創作元素,作為創作的理論基礎。 第三章 創作內容與形式分析,則綜合前述之理論基礎,發展個人的創作形式、技法與媒材運用。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創作歷程分析,針對筆者個別作品的探討,來延伸對於主題的論述以及視覺呈現。 第五章 結語與展望,對於作品呈現之相關問題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作為省思。Item 水彩風景畫技法研究-以台北縣風景為例(2008) 麥仕能; Mak Sze Nang台北縣腹地廣闊,秀麗山川比比皆是,然這些年來因為發展觀光興盛、交通便捷,致使每逢假日各風景區都人潮蜂擁,許多自然景觀都因未能及時維護而遭致破壞、生態受損、山河變色甚為可惜。筆者雖非土生卻是土長,在台北縣生活二十多年,以關懷的心為出發,用認真的態度去創作,期能喚起大家對環保的關心和公共道德的倡導,共同維護和保有這些天然生態資源,把無限風光留給子孫。 筆者水彩繪畫創作多年,希望藉此機會嘗試運用各種技法來表現北縣美麗風光,期盼經此研究後,就創作而言,無論在繪畫技巧或觀念的建立都能有更精進、創新的體悟和嘗試,開拓一條創作的新路,也衷心期待觀者能與筆者產生共鳴。Item 張萬傳風景畫研究(2008) 蘇毓絢; Su, yu-hsun台灣第一代西畫家們,多數是藉由到日本留學,吸取經由日本西畫家消化過的西方美術,再將那經過篩選的一部份西方美術帶回台灣。而張萬傳則是將野獸派與表現主義風格帶回台灣的第一個野獸派畫家。 留日時,受到當時以野獸派風格活躍日本畫壇的二科會啟蒙個人主義思想,加上參觀烏拉曼克展覽的影響,風格逐漸趨向野獸派畫風。張萬傳所處之環境與時代,讓他同時深受當時印象派與野獸派之影響。執著於野獸派的張萬傳以「在野」的姿態活躍於畫壇。 本研究意在了解張萬傳風景畫的藝術成就,運用「文獻探討法」、「作品收集與彙整」、「田野調查法」、「風格分析法」、「統計法」,企圖深入了解張萬傳風景畫各個時期的風格特色,包含風景畫的色彩、風景畫使用媒材、風景畫主題分析、風景畫構圖、風景畫簽名方式、風格演變脈絡以及藝術價值。Item 山海情‧人文心─建構台灣自然景觀圖像之創作研究(2007) 陳清海論文摘要 本論文以中國山水畫、西洋風景畫及當代台灣自然景觀圖像之建構進行探討,並鎖定以表現自然景觀為對象的題材作為研究範圍。 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雖同以大自然的景觀作為表現對象,但因分別處在兩種不同的文明當中,人民所處的地理環境、歷史發展、生活習俗、認知理念、文化精神取向均不相同,致所表現出的藝術精神、審美理念、風格形式、媒材技法等均各異,互擅所長。直至一百多年前,因西方工業科技的進步,向東方擴展,才開始兩種藝術類型的接觸和交流發展。而不管那一種藝術,要想獲得更堅韌的生命力,得到永續的發展與茁壯,唯有在相互的交流中,互相融合吸收各方所長才能達成目的。 而作為與中國文化同源的台灣,其現代美術的發展,亦在此時期開始,並分別匯入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影響,在兩種藝術的交流激盪中,思考兩者的融合問題,同時亦在比較中見證到不同的地域、生活環境,將會產生不同的生活習俗與思惟模式,據以產生具有地方「獨特性」的藝術,而此乃是藝術的價值所在。 台灣的美術家在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中,開始思惟建構台灣自然景觀圖像的嚴肅問題,當代畫家重新認識台灣並反省其所處的文化背景,深入地觀看台灣景觀,並以歷史的、人文的角度去思考其內在的精神特質,是台灣美術的新一波風潮,而其面貌尚有許多待開發的空間。故個人嘗試以「山海情‧人文心~建構台灣自然景觀圖像」作為創作研究的主題,企圖以「油畫山水」的表現形式,作為探討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兩者融合的可行性研究,結構分為六章來分別論述。 一、就研究動機、內容、目的與研究方法作敍述說明。 二、詮釋個人之創作思想理念與理論基礎。 三、以作品分析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的發展,及特質的比較,並探討近代與當代台灣風景畫的發展。 四、論述個人創作之主題內容、表現形式、表現媒材、技法等 五、以個人的作品就主題、內容、形式結構、心得感想作分析。 六、結論與期許。 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就像孿生兄弟,人文歷史將影響人們對自然景觀的認知。 關鍵詞:山水畫、風景畫、油畫山水、台灣自然景觀圖像Item 生命遷流的止息:闡述生命本質之象徵性風景畫創作研究(2017) 陳韋辰; Chen, Wei-Chen象徵(symbol)是指用具體的事物寓意某種特殊的意義。藝術家通過描寫與主題有關的事物並予以間接的暗示,以傳達更為豐富的內涵。本論文重心將放在象徵性之風景畫,以及個人灌注於風景畫中的生命本質之探討,並加以解析個人之創作實踐心得。論文架構首先是關於風景畫的文獻探討,再者是象徵主義繪畫的分析,以及與有關在風格上相近的超現實主義和魔幻寫實主義之比較;另外關於探究生命本質的理論,從個人較熟悉的宗教及哲學的觀點出發,透過象徵性的手法傳達對生命本質的省思,最後整理個人創作脈絡,揭示本論文的研究內容與範圍。 筆者一直以來希望透過具象寫實繪畫傳達生命本質、思索自然萬物之真相,透過象徵性的觀點和創作手法得以有效的表現,現階段創作題材上以風景畫為主,藉由風景創作可適切地融攝中西方探討生命本質之理論,東方佛學思想中「緣起」,為一切事物皆依因緣條件而生起或出現之論述;以及萬物之構成元素「五蘊」是研究重心之一;西方詩人波特萊爾的「萬物照應」論,其充滿隱喻暗示的創作思維,即來自於觀察自然,體會萬物之相互依存、彼此照應的關係。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乃藉由象徵性風景畫之創作與研究,檢視自身之思想脈絡與創作軌跡、探究個人作品與象徵性繪畫的相關性,以及將哲學及宗教對於生命本質的理解及看法深植創作內涵中,期望能較完備地建立自我創作風格與理論體系。Item 從臺韓水墨發展脈絡的應與變探討康倫禎「細‧密境」創作(2019) 康倫禎; Kang, Yun-Jeong本文試圖藉由爬梳從1960年代開始幾位韓國與臺灣水墨畫家的作品、時代背景、文化發展等情況,藉以瞭解韓國與臺灣現代水墨畫發展。同時亦參考美術評論家和藝術家的論述,比較韓國與臺灣現代水墨畫跟過去的差異和發展變化,做為個人水墨創作開展之參照。因爲韓國與臺灣水墨界的發展在1960年代都有劇烈的變動,因此筆者決定從60年代研究至現今來探討水墨界的流變。 筆者至臺灣留學期間,對於韓國、臺灣的水墨畫發展與其美術史試圖做進一步的比較研究,尤其對於臺灣之自然文化、環境、社會也有更深入的體會和充分的了解。筆者更發現臺灣和韓國在水墨畫發展之現代化的過程,其背景十分相似。在過去畫家們所活躍的時代背景和潮流中,他們發展出許多富含特色的創作和個人風格,雖然筆者所吸收、學習和內化的知識很難以一概全,但也成為了筆者的創作養分。 再者,本文也呈現筆者在韓國與臺灣兩個不同時期的創作心路歷程,並嘗試使用不同媒材進行創作,找尋自己未來水墨發展之方向。 筆者的創作主題是山水,並且一直以來秉持著精緻、細密的創作理念, 如同筆者的個人展覽「細·密境」中的意境表現,並探討「意境」在現今山水畫的創作和欣賞中是否仍具有效果。對於新一代的水墨畫家來說,山水畫被認為與西方風景畫相似,也被視為是過去一種典型的傳統繪畫,因此山水畫的認同感逐漸被遺忘。因此本論文中,以山水畫為主軸,擬將意境及其作品進行用現代的語言和概念來分析並將其與本人的山水創作理念聯繫在一起。從現在追溯到過去,不僅可以理解山水畫,還可以研究山水畫發展的可能性,進而從真正的意義上繼承傳統藝術。 在表現手法方面,筆者平常使用的是硬筆(ink pen)繪畫而非傳統毛筆。筆者認為藝術不限媒材,當代藝術家可以研究並以各種媒材來創作山水畫,也希望透過在臺灣的學習經驗,擴展筆者水墨畫發展的各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