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從攝影探究家的意象—以臺灣攝影家及離鄉者的照片為例(2022) 王茜瑩; Wang, Chien-Ying家是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地方,家的研究在臺灣視覺藝術領域逐漸受到關注,呈現在攝影、紀錄片及電影等面向。然過去的探討多以藝術家的作品為主,較少針對一般民眾的家庭攝影照片進行家的研究,家庭攝影是實踐廣泛的攝影類型,且對人具有獨特心理意義,應可作為探究人對家的觀點之研究材料。因此,本研究希冀透過攝影家與民眾代表家的照片,探尋離鄉者家的意象。離鄉者的身分聚焦在少數族群中的原住民與新住民配偶,選擇了攝影家關曉榮的原住民離鄉者作品《八尺門—再現 2%的希望與奮鬥》、侯淑姿的新住民配偶離鄉者作品《望向彼方—亞洲新娘之歌》,以及原住民和新住民配偶離鄉者作為研究參與者,透過照片引談法進行深度訪談,並針對攝影家與離鄉者的照片進行詮釋與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一、攝影家與離鄉者透過家人、與家人共同的經驗、家屋、重要物件與特殊事件之照片代表家。而照片中所蘊含之家的意象,以家人與關係網絡為主體,家屋的佈置與重要物件反映出人的情感與認同,不同世代間的相聚和陪伴經驗,建構了家的集體記憶,且家的意象中隱含著家庭文化與儀式展演。這些照片是家對個體形成的心理印跡,呈現出與家人、親戚、朋友、寵物以及地方之間,深刻的連結關係。 二、研究參與者透過離家的經驗思考家對個人的意義,共同道出以下經驗內涵與心路歷程: (一)偶然契機啟動離鄉生命;(二)差異衝突學習調適成長; (三)在家的真實我與責任我;(四)親人與情緒牽動家思念; (五)通訊網絡縫合離散裂隙;(六)人生經歷引發意義轉變。 三、研究參與者家的意義建構是一個變動性的意義形成歷程,受到人生發展階段與重要事件的影響,研究參與者認為最重要的家意義為:家是家人及與家人的關係。另外,家也是安全感的基地、心靈的庇護所,家反映人的想法與價值觀,是傳承創新與永恆,也是自我及自我認同。四、研究參與者在遷移互動歷程中所形成的,對於家的認同與歸屬,具有層次上的不同,包括三種形式:完全以原生家庭為主;以原生家庭為主,現在的家次之;以現在的家為主,夫家、原生家庭或妻家家庭次之。且研究發現家認同與歸屬感的建立,與對地方的依附、社會網絡關係、被愛與被認同感、主控權與住宅所有權有關。 五、攝影家與研究參與者照片中家的意象相似處為:對子輩的情感與關心、家人關係的相處學習、與家人朋友歡聚之情、與故鄉的連結和關係、習俗信仰的心靈支持、在地與無地的家轉換。兩者的相異點為:經濟背景的差異、家的矛盾與衝突、長輩的照顧內涵、父母的親職角色、子女的教養方式、家屋的內在轉變。Item 微風景----微距攝影創作研究(2013) 田 正; Cheng Tien本創作研究者於第一章緒論論及,試圖提升放大率,針對平凡的客體為拍攝對象,以非再現的手法,形塑自身的創作語彙。研究方法採用文獻探討法、深度訪談法及實驗創作法進行論述,由文獻探討可以前人的作品為鑑,避免重蹈覆轍及閉門造車的窘境,與資深攝影家的訪談,以補文獻之不足,最後經不斷的反覆實驗後,篩選出可作為拍攝的對象進行創作論述。 第二章學理依據部份,針對符號學、錯視、生活美學、當代攝影的主要流派、及攝影器材進行論述,為本創作研究提供學理上論點依據。在第三章中針對錯視作品及微距攝影作品進行解析,整理出可供創作的參照。研究者利用符號學中符徵與符旨的的關係,在微觀下的尺度,使日常生活中普通的物件 (符徵),與僵化的固有意義 (符旨) 斷裂,再以研究者的文本,使符徵與符旨重新鏈結,使物質的意義產生轉變以得新意。研究的對象均是生活周遭的物質,在不同的觀看方式下產生新意,藉此傳達筆者研究所三年求學的創作歷程心境。因此,於第四章陳述本創作研究者的創作歷程及作品說明,論述創作歷程中所遇瓶頸、改進方法及個人的創作理念、內容、技法等相關經驗。 經不斷地實驗創作後,研究者於第五章整理獲得三項成果:一、除常規鏡頭外,還可以鏡頭對接的方式提升放大率,若需環境說明時,魚露目8號是值得推荐。二、生活中的物件並非每個樣本均可作為拍攝對象,只有在特定的拍攝距離、觀看角度、光源種類及光源強度等條件下,才可能成為創作的元素。三;、在原本的畫意攝影上,結合研究所三年所學及物理專業,可形塑自身的創作風格。Item 「記憶‧顯影」-照片圖像與意象再現的創作研究(2011) 吳品瑢本研究從自我的生活圖像出發,借由此一媒介來探討過去、現在與未來之間記憶的存續,透過影像的再製呈現及還原當下的人、事、物、地,並一如歷史般的經由繪畫作為連結刻劃出過往的視覺經驗,引發人們曾經共同存在的真實感。誠如康德所言:「美是愉悅的表現」,由此來闡明藝術無論是貴賤或貧窮、主觀或是客觀的表明人的思維意志,圖像確實能為我們創造出美好的普世價值 在創作作品中,將孩提時代的人物圖像,輔以攝影美學所呈現的照片場景,運用寫實主義繪畫理論基礎,視覺圖像的象徵主義,以及心理學上的移情作用透過生活中的物品,經由現代藝術的表現手法進行對照、挪用、拼貼,將我們生活上的林林種種,隱含在不斷逝去的記憶裡,猶如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使超現實的慾望更顯真實與甜美。 從台灣早年的生活型態中,發掘民間藝術起,讓擁有這塊土地的人們體認到文化的傳承與創造是一脈相傳的,而裝飾藝術與色彩的試煉為得尋求更多元的創作方向。而「記憶‧顯影」-挪用舊照片來再現心意象的創作研究,正是喚醒著我們曾有過的美好時光、不帶批判與芥蒂的單純信仰。Item 臺灣攝影藝廊與攝影學會組織的發展(2009) 梁昭玉摘要 研究者自1980年代末期,任職於財團法人恆昶富士軟片文教基金會暨恒昶攝影藝廊。當時正是股市上衝萬點之際,社會一片榮景。臺北市許多攝影藝廊也都在1980-2000年間,如雨後春筍般一一成立。 當時攝影精銳盡出,而攝影活動之頻繁、展覽場次之密集,以及大型攝影活動接二連三之策辦如:臺北攝影節活動,串聯全臺攝影同好一起響應等。以當今的景氣低落看來,近期內很難再達到當年的輝煌燦爛。 那是一個美好的年代。在攝影界,攝影家們除了汲汲於向前衝刺之外,也不忘回過頭去探討自1950年起的臺灣攝影發展,研究攝影前輩的脈絡與足跡及其對攝影界晚輩們的影響與提攜。 因此之故,本研究針對1950-1990年間,臺灣攝影藝廊及臺灣攝影學會組織之發展、各個時期的特色、攝影藝廊的發展與攝影學會組織的結構運作等,作了概括性的描述,希望能藉以詳實紀錄一路走來之篳路藍縷、發展之艱辛,作為日後分析、比較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