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源於愛—祝家媛版畫創作論述(2023) 祝家媛; Chu, Chia-Yuan本創作研究《源於愛》在闡述筆者自身的生命情感經驗於語言表達限制及文字解讀差異下,通過圖像作為一種非語言表達與抒情。藉由漢字與圖像在漫長文明相輔相成的符號關係中,將愛字追本溯源出人物形象,並將其延伸為有機圖像的創作內容,串連起生命情感經驗的產生與連結,重新定義、了解愛的情感本質:是人從出生開始,透過與世界的交互關係下不斷學習與成長下所產生的情緒感知,即是生命與世界的能量創造。本創作研究通過探討符號學、存在主義及分析詮釋東西方藝術家的創作思想和背景,建立藝術創作的學理基礎。筆者以版畫凸版單版覆刻為創作主軸,並在創作實踐的進程中,不斷探尋版畫作品形式的情感展現與連結。《慾》系列作品以版畫的複數型態,拼接串連起圖像,傳達情感的綿延與龐大。《肉身》系列作品探討版畫中版與圖像之間的存在關係,版的消磨成就了圖像的構成,如同世界與肉身般,能量相互流動、共存共榮的狀態。透過版畫媒材的繁複操作過程以及堆疊語彙,版與紙張之間的能量循環與圖像繁衍,呼應人複雜的情感呈現,是肉身在與世界的層層關係中能量的相通並不斷累積建構著,體現了生命的規律。 筆者藉由繪畫語言的表達及版畫媒材的操作,揉合內容與形式,將所感所想轉換成實體的圖像。在理性與感性之間,體驗和變異的過程中,更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生命歷程,找尋真實的自我,發掘出個人獨特的藝術語言,作為往後創作的根基養分,以及對未來進一步研究和創作的展望。Item 「意象」重塑-在這個環境高度不確定性的年代(2023) 馬潔思; Jessica Makowski在這個論文發表會中,我所創作的混合媒材作品使用了持久性的符號與敘事手法來表達現代性經驗。我們生活在一個人口快速增長和工業化的時代,引領全球文明日益走向消費主義和便利的文化,這些變化將會對地球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帶來什麼影響,這些狀況又將如何影響我們個人,當代社會可以採用什麼樣的敘事方式來構建我們的現代編年史,這些都是我在創作研究過程中試圖回答的問題。本論文將探討深刻影響西方文化的因素,以及基督教如何影響了我的審美觀。之後,透過比較分析,本文也將檢視這些我個人的經驗跟藝術史的關連。在西方的藝術史全集中挖掘這些創作中的隱喻,就像我們對當代藝術所做的一樣,藉此我能更清楚地表達我的創作方式及含意。最後,本文將探討我作為一個藝術家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我的創作研究促使我對我的藝術作品形成了個人立場,同時也打造了一種創作哲學。為了更好地理解我的創作過程和與公眾的關係,本文將重新檢視「我的藝術應該為什麼服務 或是「我希望我的作品如何被觀眾接受」等重複出現的問題,進而探究現代性和全球化如何揭示出多樣的觀點,從而影響藝術的詮釋。我主張展覽應避免過多的話語進行調解/中介,並邀請觀眾自發性的藝術作品做出反應,就能實現藝術解讀的多元性,使所有人的觀看體驗民主化。我將審視我的審美和表達方式是如何被我的觀眾在感官層面上所影響,並思考在展覽過程中引起觀眾參與和反應的可能方式。Item 生命的開口—「窗」(2009) 常業宏; Yeh-Hung Chang作為建築「開口」部門的「門」與「窗」有著截然不同的個性,尤其是窗。窗不是設計來讓人跨越的,窗下的牆具有阻隔的性質,欲迎還拒的態度,使得打開的窗子並不代表全然的接受,同樣的也不代表窗內的人可以任意離開。而關上的窗,仍常可使視線穿越無礙,所以也未必就是禁閉和拒絕,再加上各種不同設計、功能的窗、有限的肉體和無限的精神、虛實之間的轉換……,種種既模糊又矛盾的特性,都使得窗更像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更適合作為文學和藝術上表現的題材。 以生命的開口-「窗」為主題,從過往的生命經驗和思考為出發點,藉由不同形式的窗來對應和探索個人生命底層的記憶和思惟,進而轉化為藝術創作的養分。本論文共分為五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創作的理論基礎:從建築和文學中的窗,到作品中的虛實意象和象徵進行學理上的探討。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分析:就個人創作的理念、內容、形式和媒材技法作進一步的分析。 第四章 作品解說:從創作思考、作品內容與形式、表現技法三方面,逐一分析說明每件作品。 第五章 結論:總結創作研究之感想與省思。Item 符籙美學-符籙的符號、象徵與圖像之創作(2005) 楊盛錩; Yang ,Sheng-Chang「符籙」,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巫術文化,具有神聖的象徵意涵與心靈圖像;更蘊含著不可解說的玄學意義,經由道士長期施用與道家的論述,已經形成一系列的符碼系統,這一系統,以信仰為基礎,被運用來治病、祈福、鎮災、解煞、求財等,是一龐大而又神秘的道家符碼系統,這個符碼系統,以書寫與圖像為主,孕藏強烈的道家思想,具有神秘、不可解、未知與玄學的情境。 本文藉由「符籙」的圖像與符碼,試驗水墨創作中可表現的多元面向,以一系列藝術理論為論據,強調創作的觀念、意境、形式與技法,並以「符籙文字的神聖性」、「符籙圖像的象徵性」及「符籙儀軌的通靈性」三種觀念為出發,反省本土文化與國際思潮的相容性,進而將式微的本土文化,建構出台灣本土另一種新的訊息符碼,並試圖從中國「符籙」的素材中,加以運用水墨、水彩、膠彩、蠟筆等媒材的實驗來表現,並開發出一系列可以欣賞、可以閱讀,且耐人尋味的「符籙美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