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87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Facebook使用行為:社會資本累積影響使用者散播口碑的意圖(2012) 邱怡蓉; Yi-Jung Chiu近年來不同類型社群網站的興起,尤其以Facebook最為流行,使用者在網路世界分享個人內心感受、揭露個人資訊、散播口碑、產品經驗或評論等等行為已經非常普遍。Facebook的使用不只能揭露個人資訊也能與家人、朋友或工作夥伴做社會互動,以往只能在現實社會中進行社會資本累積,現今已能在網路上累積和經營社會資本。透過Facebook社群融入度提升,進而會影響使用者在Facebook上散播口碑的意圖。但網路上經營社會資本反而會愈有壓力,使用者在Facebook發表言論且同時進行累積社會資本時,可能擔心會傷害社會資本本身,且愈在乎別人眼中的自己,本研究認為社會資本累積愈多會正向影響自我意識的程度。 本研究以Facebook為施測場域進行問網路問卷調查,取得325份有效樣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結果自我揭露正向影響Facebook社群融入度,且社會連結正向提升使用者的社會資本;另外,Facebook社群融入度為社會資本累積影響散播口碑意圖的中介變數;社會資本分成三種:結構性社會資本、認知性社會資本、關係性社會資本;社會資本累積證實會正向影響自我意識的程度。最後將論述管理意涵與未來研究建議。Item Facebook使用行為:角色間衝突與知覺識別確證對使用者行為之影響(2014) 劉怡君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瞭解臉書(Facebook)使用者的使用行為。我們整合了角色衝突理論與知覺識別確證的概念,提出一理論模型,試圖了解使用者積極使用行為背後的人際流程。本研究認為Facebook中朋友的異質性、親屬數量,以及權力會正向影響臉書上的角色衝突;同時我們也認為能促進虛擬共存、持續標籤、自我呈現,以及深層剖析的社群工具能夠正向影響使用者的知覺識別確證。本研究蒐集了434份網路問卷證實了此模型,並於最後提出學理與管理上的意涵,以及未來研究方向。Item 依附風格與社會資本對臉書使用者個人隱私信息揭露的影響(2016) 徐侃衎; Xu, Kan-Kan近幾年,互聯網的蓬勃發展帶動了線上社群網站的普及,網路上也出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社群網站,其中,又以Facebook為最受歡迎,且使用人數最多的社群網站,使用者通過Facebook維繫現有人際關係的同時,也可以利用Facebook拓展新的人際關係。因此Facebook用戶不可避免的需要在Facebook上填入一定的個人隱私信息。本研究提出了一個理論模型,探討Facebook上的個人隱私信息揭露與社會資本以及依附風格間的關係。 本研究借助網路問卷調查,取得了389份有效樣本。研究結果顯示,結合型社會資本對於個人隱私信息的結露揭露有顯著的影響,橋接型社會資本對個人隱私信息的結露影響不顯著。對自己看法愈正面,愈能提升結合型社會資本。對自己看法愈正面,愈能提升橋接型社會資本。安全依附和忽略拒絕對個人隱私信息揭露有正向影響,其中,忽略拒絕影響更大。焦慮依附和害怕依附則對社會資本和個人隱私資訊揭露無顯著影響。最後,結合這樣的結果,提出了管理上的意涵和未來研究的方向。Item Facebook使用行為:角色間衝突與身分綜效對使用者行為之影響(2015) 王怡臻; Wang, Yi-Chen本研究的目的為瞭解Facebook使用者的使用行為。近幾年社群網站的普及使人們開始在網路上分享生活、資訊、心情、撰寫評論與發表對事件的看法,其中以Facebook最為流行,使用者人數最多,且有別於傳統,社群網站使人們開始能夠在線上快速累積社會資本,且Facebook有一獨特的現象即「群體共存」,在群體共存之下,隨著社會資本的累積,可能會為Facebook使用者帶來不同的效果,即角色間衝突與身分綜效。在群體共存之下,隨著社會資本的累積,Facebook的使用者可能會感到壓力,擔心自己的行為與發言無法符合別人的期待,另一方面,群體共存之下社會資本的累積,亦可能讓Facebook使用者感受到所擁有的不同角色、身分之間產生綜效,進而影響對Facebook的參與程度。 本研究以自我監控程度與歸屬感需求為干擾變數,以Facebook使用者為施測對象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共取得506份有效樣本。 本研究證實社會資本會正向影響身分綜效,且身分綜效會正向提升一個人Facebook參與程度。最後將論述管理意涵與未來研究建議。Item Facebook使用與幸福感之關係:個人和社會途徑的影響(2015) 鍾雅婷; Chung, Ya-Ting近幾年幸福感在學術界是熱門的議題,最早開啟網路幸福感論戰是來自Kraut等人(1998)的研究,他們指出網路的使用與憂鬱、孤獨和壓力有關。後來Schiffrin等人(2010)將此幸福感議題移至目前最多人使用的社群平台―Facebook―縮小了研究範圍且專注於特定網路平台,引發研究Facebook幸福感的一股風氣。由於先前研究各自所持的觀點不同,至今Facebook的使用是否能為人們帶來幸福感仍未有一致的定論。而本篇研究據Facebook帶來幸福感之立場進行討論,探討Facebook幸福感的來源,嘗試以「社會―個人」為研究主軸,將社會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納入模型,檢驗在Facebook中如何透過社會途徑和個人途徑達到社會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並進而影響Facebook用戶的網站黏著度。 本研究以Facebook為研究範圍,進行網路問卷調查,取得528份有效樣本。研究結果顯示,Facebook的社會連結和自我揭露意圖,分別正向影響社會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其中的社會途徑是以感知社會支持為中介變數,個人途徑是以自我價值為中介變數。此外,研究結果發現社會幸福感會增加黏著度,但心理幸福感則無此效果。管理意涵與未來研究建議於末章論述。Item 自我意識對臉書使用者之應對策略與參與度之影響(2016) 許雅涵; Hsu, Ya-Han近幾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帶動了社群網站的普及,而網路上也出現了許多不同類型的社群網站,像是:Twitter、LinkedIn、Instagram等等,但其中,又以Facebook為最受歡迎以及使用者人數最多的社群網站,並且使用者能夠利用Facebook來分享各種資訊、維護現有關係及拓展新的人際關係,藉由大量的呈現自我資訊來經營個人身份及建立社會資本。一位使用者的Facebook上,會同時出現許多來自不同領域的好友,像是過去大學同學、同事、親戚家人及老闆,因此,Facebook出現了一個獨有的現象,稱為「群體共存」。本研究提出一理論模型,探討在群體共存下,使用者在進行資料處理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擁有不同的個人特質而採取不一樣的管理應對策略,進而再驗證採取應對策略後是否會影響對於Facebook的參與程度。 本研究藉由網路問卷調查,取得523份有效樣本。研究結果顯示,公眾自我意識程度較高的使用者,傾向於採取預防型應對策略;而私人自我意識程度較高的使用者則採取矯正型應對策略。參與度影響方面,研究發現採取預防型應對策略者會提升對Facebook的參與程度,而矯正型應對策略者對Facebook的參與程度並沒有影響。最後,採取矯正型應對策略者會促使正向提升採取預防型應對策略,並於最後提出管理上的意涵以及未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