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6122
Browse
6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十八世紀西方學界對氣候與人體關係之討論(2009/08-2010/07) 楊彥斌本計劃希望以一年為期,探討啟蒙運動時期西方學者普遍相信「自然環境影響人體」 的看法。在十八世紀,不論英國學者阿爾布特諾(John Arbuthnot),還是法國學者布豐 (Buffon),都認為:處身於不同氣候環境之下的人類,其身體會有不同的反應。然而,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古代學者(例如Hippocrates 與Strabo)也有類似的看法。自文藝 復興時代以來,古典文學作品已經成為西方學界重要的知識來源。因此,本計畫將以本 人既有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經由研讀幾位古代希臘、羅馬作家的作品,試圖找出十八世 紀學者普遍接受的「自然環境影響人體」的可能知識來源。預計本研究將能夠展現啟蒙 運動時期科學知識與古典文學之間的密切互動關係,更可藉此暸解啟蒙運動對古典傳統 的轉化過程。Item 神創規律與物種不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3-06-01) 楊彥斌Item 遊記、通信與布豐的白子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 2013-06-01) 楊彥斌十八世紀法國學者布豐(Georges Louis Leclerc,comte de Buffon,1707-1788)參閱大量旅遊作品,以撰寫其巨著《博物誌》。本文將以布豐的《論人類》(1749)以及《論人類補遺》(1777)為主軸,探討這位法國近代學者運用遊記,以及透過通信以收集海外不同地區白子(albinos)資料的情形,並且經由比對十八世紀遊記相關的敘述內容,以呈現當時歐洲學者試圖建立較為可靠知識的努力及其侷限。Item 原始白色與變異黑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2-12-01) 楊彥斌Item 旅遊、閱讀與實驗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0-12-01) 楊彥斌本研究以孟德斯鳩為例,試圖探討啟蒙運動時期西方學者普遍相信「自然環境影響人體」的看法及其可能的學術資源。研究結果顯示,孟德斯鳩的知識來源相當複雜:他除了閱讀當時旅遊者所撰寫的遊記以及一些古代作家的作品之外,他自己還親自旅遊歐陸,進行個人實地觀察,並與他人交換意見。而他所閱讀的古代作品可能包括:希波克拉提斯的〈論空氣、水與地點〉、蓋倫的《論食物的性質》、呂克萊斯的《論自然》。藉由孟德斯鳩的個案研究,我們更能瞭解:當啟蒙哲士構思自然科學知識時,古 典學術傳統仍然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Item 「非洲內陸白人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9-06-01) 楊彥斌十八世紀許多學者相信非洲內陸有「白人族」:不論是主張人類單一起 源論的毛波推伊(Maupertuis)、布豐(Buffon),或是主張人類多元起源論 的伏爾泰,都相信非洲內陸地區存在著一些「白人」。當時有些學者認為這 些「白人」就是所謂的「阿爾比諾族」(Albinos),但是有些人則堅決否認 此看法。此外,林奈認為,在人類以及猿猴的中間有一個中間的物種,他 稱之為「夜間穴居人」。研究結果顯示,林奈「夜間穴居人」的知識來源主 要是近代歐洲人所撰寫的遊記,以及一些古代作家的作品,例如荷馬的 《伊里亞得》、希羅多德的《歷史》、亞里斯多德的《動物研究》、老普林的 《自然研究》、波寇披厄斯(Procopius)的《戰爭史》。由此,我們可以得 知:啟蒙運動時期哲士在構思自然科學知識時,古典傳統仍然相當重要。 本研究即以林奈的看法為出發點,探討西方近代知識形成過程中科學知識 與古典文學的互動關係。